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缠足洗脚谈民主课堂的形成

从缠足洗脚谈民主课堂的形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8 01:08:54
从缠足洗脚谈民主课堂的形成
时间:2023-08-08 01:08:54     小编:

近日,在讲述历史必修2 第14 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时,课上学生提出了一个搞笑的问题:小脚老太太如何洗脚?

问题一出,搞得我措手不及。现在的学生真厉害,如何应对呢?这个问题,超出了我备课的范围,本可以一笑了之,但是我觉得这个是学生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很具有教育意义。我当时对学生说:“我还真是不知道,我下课来查找一下,下节课告诉大家啊。”

课后,我找到了相关的资料。

1、缠足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时,缠足的风俗是由北方传到南方的,大约是在宋

室南迁之时。

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与此同时,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现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进进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这样的女子在当时还挺受欢迎的。

2、洗脚

一般人洗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是对缠足妇女来说洗脚却是生活中一件颇重要而费时的事,缠足妇女一双脚裹好以后,最怕让人看到脚,所以洗脚的时候,一定是躲在房间里,紧闭房门生恐别人意外闯入。烧一盆热水,准备好洗脚用的轻石、干布、小剪刀、矾粉、裹布、香粉,然后坐在小椅子上把脚上的腿带、饰裤、弓鞋、布袜,一层一层的解掉,解开裹脚布的时候,因为血液随着裹布解开会冲进脚掌,麻痛异常,所以须要慢慢解开,尤其到了最后一层往往因为汗水和着,裹脚布紧粘在脚掌的皮肤上,撕开来异常难受,所以最后一层要解得更慢,如果在积极裹小的阶段,为了怕解开裹布浸洗会把脚放松变大了,也有人和着裹布浸洗的。洗脚水要愈热愈好,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足部柔软,有的在水里加上香花、香料,脚先浸热了,才用手擦揉,久裹的脚,脚上都带着一种特殊的黏性,用手慢慢地把那层黏黏的洗掉,扳开畸形的足趾一折一缝清洗,陷折的脚心和藏在脚心里的小趾是最难洗的部位,再以轻石磨去脚趾上的硬皮,关节摩擦的位置容易长鸡眼,要用长针挑去或用小剪刀修掉,脚趾蜷在脚心里,趾端往往陷在脚掌皱折里,趾甲一长出来就会刺到肉里,所以得把拗折畸形的脚趾一只只扳出来,把脚趾修得极短再放同陷窝里,大拇趾为了裹得尖生动人,两侧承受极大压力,很容易被趾甲刺破造成甲沟炎,所以大拇趾趾甲尤其得好好剪短,尤其两个角边得修得圆短,这才用干布擦拭, 有的人在裹之前还以双手用力按着金莲,朝理想小脚的方向忍痛按几次,在脚上洒上白矾粉,尤其在趾缝里洒多一点,可以除去湿气,脚不容易烂,也有人在脚上扑上香粉增加小脚香味,这才换一条洗净的裹布缠起来,缠的时候每一层都得截了再截,截到极紧,这样裹起来脚才不会愈洗愈大,有的时候刚洗好不容易缠紧,得把脚抬高几个小时,再把裹脚布解开几层来重新束紧,脚裹好了才着袜穿鞋,因为小脚的妆饰都是合着尺寸自己做出来的,穿在脚上极为紧密贴身,所以着袜着鞋也都极为费时,往往一次洗脚下来得花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

有了这样的一些知识储备,第二节历史课内容就丰富多了……

在我穿插相关的历史知识之后,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古代的妇女的生活真痛苦。”“这简直是磨灭人性。”……

最后我总结到:“所以啊,我们要提倡民主,倡导男女平等。”我边说边用目光扫视着班级的学生,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新课程倡导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课堂中的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都非常重要,在这节课中,学生的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打乱了教师原本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计划。

在传统的课程观念中,强调预设与控制,课堂通常抑制学生不同的声音和新异的思想火花。而现行的新课程强调了生成与建构,着重从生命关怀和生存质量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成长,换而言之,新课程是在努力把生命的活力还给课堂。

从废止“缠足”,学生想到洗脚,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上课需要技巧,需要老师能从容应对一些突发的事件。对于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老师的选择有多种多样。一种选择是,老师可以当面回绝,批评这个学生。但是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也许这个学生从此就不再喜欢历史,也许以后就不在会提问题,学习的兴趣等等都被抹杀,也许一个爱因斯坦就此消失。

而笔者选择了另外一种,先示弱,向学生表明自己不知道。也许有人认为在这样的场合下会丢面子,但我个人认为恰恰相反,“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正能反映老师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会让老师更具有人格魅力。

就从“缠足”本身而言,它具有着不人道、丧失人性的一面。反思历史,我们要教育学生追求民主,追求平等。抓住“缠足”这样一个切入口,我们就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教学民主原则是民主意识在教师身上的折射”。民主的公民是通过民主的环境熏陶出来的。课堂中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就是现代社会公民环境的缩影。实施民主教育首先要有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理解学生的差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采用启发、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师生共同参与解决历史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学生的“天方夜谭”,使学生在及时的肯定激励中自立自强,自尊自信,勇于创新,开拓进取。通过自由民主的历史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而且能增进他们民主观念的养成。进而达到所说的“富有民主情怀的教师,把教育过程看成是

师生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让我们的教育有更多的民主,更多的平等,更多的科学,更多的个性;让我们的教育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历程”的境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