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河南商城:培育“产业树” 拓宽致富路

河南商城:培育“产业树” 拓宽致富路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9-11-08 13:16:49
河南商城:培育“产业树” 拓宽致富路
时间:2019-11-08 13:16:49     小编:

产业扶贫是致富之源、脱贫之基。河南省商城县在打好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创新提出了“产业树”的扶贫理念,探索培育了“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树”扶贫模式。

“我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形式,把千家万户的自主经营转变为有组织、有分工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产业链,结成利益共同体。”商城县县长周哲说。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商城县形象地将龙头企业比喻为“树干”,合作社比喻为“树枝”,贫困户比喻为“树叶”,三者构成的利益共同体比喻为一棵大树,即扶贫“产业树”。

据了解,目前该县已成功培育出粮油、茶叶、中药材、油茶、食用菌、青钱柳、乡村旅游、光伏发电、水产、电商、畜牧业、蜂蜜产业等12个类别的“产业树”,实现了对五保户、低保户外的贫困户产业扶持全覆盖。

坚持科学规划,择优扶持龙头企业,壮大“树干”

商城县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农”字招牌优势,积极挖掘“特”字带动潜力,积极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整合产业扶贫项目和产业扶贫资金,重点向山信粮业、其鹏有机茶、长园野生茶油、兴霖公司、和盛农业等产业龙头企业倾斜,加大企业发展帮扶力度,引导其切实承担起企业的社会帮扶责任,带领广大农户共同l展特色产业。

“我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儿,不便外出,常年就在这里干些手上活儿,一天可以挣百十块钱,一年下来可以挣一两万块呢,真得感谢周老板!”正在采摘春茶的苏仙石乡东河村贫困户潘祥贵笑着说。

潘祥贵所说的周老板就是其鹏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周其鹏。该合作社共种植茶叶6000多亩,茶叶销往省内外,年产值500多万元,旺季时带动周边300多名群众就业,淡季少说也有10多人,直接带动周边6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周其鹏每年还免费向当地茶农赠送6000株优良茶苗,并在茶厂设立培训教室,向茶农传授种茶、制茶技术。茶叶收获后,他还帮助茶农销售产品,签订购销协议,进行保底收购。

截至目前,该县已形成五大产业集群,分别是以山信粮业、千叶春粮油、兄弟米业等稻米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优质稻米产业化集群”,以大别山詹氏蜜蜂园、国祥蜂制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蜂蜜产业化集群”,以商都养殖、永鑫养殖、瑞安生态农业为龙头的“生猪养殖产业集群”,以长园野生茶油、龙潭茶油、华宝茶油等企业为龙头的“油茶产业化集群”,以和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商城县恒泰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食用菌产业化集群”。

经了解,商城县和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和经营联结方式,催生了一大批专业种植大户。3年来,在该公司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县食用菌种植已达320亩,搭建大棚2000多个,铺种菌棒400万棒,近2万农户从中受益。

坚持双管齐下,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强化“树枝”

合作社作为连接龙头企业和贫困户的纽带,作用尤为关键。商城县根据合作社的不同性质,一方面强化对已有个体合作社的监管,另一方面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双管齐下,畅通了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的沟通渠道。

目前,该县已发展种植大户900余家,养殖大户近500家,家庭农场35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00余家。2017年,商城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2900万元,支持58个试点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并在具体工作中探索出了土地流转、资源入股、实体兴村和外力帮扶等扶贫发展模式。

“年底可以拿到500元的分红,我常年在这里干活儿,还可以收入1万多块钱。”正在崔楼村农业经济合作社香菇大棚采摘香菇的鄢岗镇崔楼村贫困户贾福军乐呵呵地说。

“我们村是国家级贫困村,我们村靠集体经济组织种植的香菇带动了50户、165人脱贫增收。2017年下半年,我们村还在冷岗建立了一座60千瓦的小型光伏发电站,又带动贫困户12户。”崔楼村支部书记曹良美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商城县110个贫困村的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全部并网发电,仅此一项就可保证25年内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达6万元以上。该县在“十三五”期间共计划建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53座,总规模1.05万千瓦,受益贫困户可达2000余户,受益贫困人口可达6000余人,力争实现每个受益贫困户连续20年每年3000元的稳定收入。

坚持因户施策,建立公平利益联结机制,繁茂“树叶”

为避免在产业扶持脱贫过程中的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单方受益,以及贫困人口被边缘化的现象发生,商城县积极引导贫困户根据自身致贫原因,自主选择与合作社联动的方式,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了贫困户的收益,真正实现了持续增收。目前,该县针对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探索形成了合同带动、股份带动、合作带动、代种代养带动和资产收益带动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

“我们积极鼓励引导附近的农户开办农家乐、小商店、特色商品店,目前已带动旅游区内的柯楼村、东河村和邓楼村发展农家乐30多家,小旅馆10多家,土特产商店50余家,成为我县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直接解决350人就业,年户均增收1万至2万元。”商城县西河旅游公司董事长江建军说,“西河景区在招聘清洁工、护漂员、景区服务人员时优先向贫困户倾斜。前不久,公司还与1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了产业带贫协议。”

此外,西河景区注重在思想、理念上引导农户改变贫穷思维,使其在思想上先富起来。截至目前,该景区已组织开展6期以农民职业技能、服务、礼貌礼仪等为主题的培训班,培训贫困人口500余人次,让贫困户最终实现了物质和精神的“双脱贫”。

为确保扶贫“产业树”茁壮成长,商城县近年来始终坚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积极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实现了贫困群众产业脱贫路上“零风险”,以及生态优势和扶贫产业良好态势向脱贫攻坚胜势的转化。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