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外卖O2O开启烧钱时代 “饿了么”又饿了

外卖O2O开启烧钱时代 “饿了么”又饿了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22 00:39:03
外卖O2O开启烧钱时代 “饿了么”又饿了
时间:2023-02-22 00:39:03     小编:

令人诧异的是,这笔资金融资不过4个月,便再一次“断粮”了,饿了么又饿了,近日再度传出了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并传出消息称饿了么急于寻找一笔2亿美金的融资。

五月的第一周,是谁刷了我们的朋友圈?

当然是李克强总理。

5月7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走”了大约40分钟,从总理端起的创业咖啡杯上,我们看到的正是“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创业决心。一句“加油啊小伙子!”鼓励了多少创业路上孤独或彷徨的心灵。总理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正激发着中国数以万计的创业者在各自领域里奋斗。

面对如火如荼的开拓创新,一帮卖盒饭的也不甘人后,争先恐后地开始了外卖O2O平台的创建,外卖平台也成了互联网巨头扎堆的细分领域。

易观智库报告显示,目前外卖O2O市场竞争的格局已经初步奠定,饿了么、美团外卖、淘点点、百度外卖四家平台占据了总体市场交易规模的80%,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0.58%、27.61%、11.20%和8.55%。

前四名中唯一一家垂直类外卖平台,2014年饿了么凭借烧钱圈地、自建物流配送团队,一路从血海中拼杀到行业首位。

饿了么已“烧”5亿美元

1月27日,饿了么刚刚完成3.5亿美元E轮融资。这是饿了么完成的第五轮融资。2011年3月,饿了么完成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机构为金沙江创投的;2013年1月,获得数百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2013年11月,获得2500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红杉资本中国、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2014年5月,获得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D轮投资。据统计,创立以来饿了么累计融资已近5亿美元。

就中国目前餐饮O2O平台比较来看,饿了么自2009年校园外卖开始发展至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究其原因,最核心的力量不是技术研发,而是烧钱程度。

令人诧异的是,这笔资金融资不过4个月,便再一次“断粮”了,饿了么又饿了,近日再度传出了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并传出消息称饿了么急于寻找一笔2亿美金的融资。这意味刚刚融到的3.5亿美元在4个月内便已挥霍一空。对此,业界纷纷猜测:饿了么融资间隔不断缩短的最大可能,就是烧钱无度。

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称,在培养O2O市场的阶段,“烧钱”是个被放大的词。而补贴对于早期的市场来说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当市场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补贴不是长久之计。

互联网的特长是短平快,廉价获取注意力、流量和订单。但一到线下就面临着地面推广成本高、传统广告价格贵、推广效果难追踪、目标用户定位难以及物流配送等老大难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一定会付出巨大成本。

扩大规模,改变用户习惯是饿了么的一惯的主张,最看重能为用户和商家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把物流配送作为重头戏,为此付出的成本有目共睹,而盈利尚不是目前关注点。公开资料显示,从饿了么获得D轮8000万美金至今,一直处于疯狂烧钱扩张的状态,首先是员工人数迅速扩张,其次是自建配送团队。而且每完成一单外卖,饿了么需额外付出补贴成本。张旭豪曾透露,“每个月补贴成本大概一个亿”。

硅谷知名风险资本家弗莱德・威尔森(Fred Wilson)不建议初创公司盲目扩张团队,他曾在《烧钱速率:多少才正常?》一文中提到,“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法则希望大家能够遵从:你的初创公司团队人数乘以 10000 美金后的数字,就是你每个月花钱的最大值。这个数字里面含有你所雇用的每个员工给你带来的最大成本,其中包括了你支付的薪资、还有租用办公室等费用。”

弗莱德的国外法则也许并不适用于国内的饿了么,但随着员工人数不断扩张,是否能够承担起这块成本也是一个问题。以目前饿了么不断扩张的趋势来看,成本显然是不断增加的。就以员工数6000名来算,其中配送人员达到 2000 多名,且数量仍在增长,每人平均 2000 元工资,那么一个月的成本是1200 万人民币,显然这个成本是低估的。

易观智库分析师刘旭巍指出,饿了么目前主攻的餐饮外送的送餐高峰期集中于午间和晚间,时间段很短,这也造成配送人员在闲暇时间的资源浪费,并由此也拉高了成本。

也许就像张旭豪说的,初创公司的早期补贴是比较合理的,毕竟没有投入就没有回报。但是饿了么的资金流并不顺畅,至少一轮一轮的钱投进去了,除了不断扩张外,对于盈利模式,张旭豪仍在摸索。

钱“烧”的值不值?

饿了么副总裁罗宇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饿了么高校市场和白领市场的比例已达到1∶1。其中高端用户的比例目前虽不高,但客单价是普通商户的 3.5倍,并且用户忠诚度极高,在线付款的比例也更高。如此一来,白领用户转化成高端用户的比例会有多高,外送体系基本完备的高端商户对外卖平台的真正态度又是什么样的呢?恐怕暂时还无法保证。

对于一个有知名度的外卖平台来说,不管用户量有多大,订单有多多,不能否认的是,这些用户是冲着补贴来的,而且哪家补贴多,就去哪家。一旦补贴停止,用户最终还得面对配送费和最低消费的问题。比如在实体店消费,一份盖饭是 15 元左右,而一份午饭外卖至少要支付 25 元,对于现有的用户来说则成本过高了,落差太大。团购大战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用钱圈起了用户不等于已经拴住了用户,如果用户觉得没有什么利益可图就会无情抛弃,“因利而合必然也会因利而散”,这么看来,靠砸巨资培养起的客户也许不过是在为他人作嫁衣裳,何谈什么忠诚度。

就餐厅来说,他们对外卖O2O平台的态度亦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外卖O2O平台上的一些外卖餐厅走的是食堂大锅饭模式,一锅炒出一大盆,外卖可以随盛随走,相较于做一份卖一份餐厅来说,大锅饭模式的配送速度提高了。对于看中外卖速度的用户来说,这类餐厅比较受欢迎,所以他们目前挺火。但是“食堂大锅饭”的确少了小炒的精致,时间一久,便吃腻了。这便不能够保证这类餐厅在外卖平台的排名稳居不下。 价格战虽能在短期内聚拢人气,但外卖的核心竞争力还是速度、服务和产品。对于那些小本经营的小餐厅来说,规模小,无法保证用餐高峰期的送达时间、菜品和服务质量以及照顾到实体店的顾客。而且他们每单的利润比较有限,随着房租、食材等成本不断地上涨,如果再把一部分利润分给外卖平台或者缴纳一笔广告费,那么利润就会进一步收窄,要想获得更大的外卖市场,它可能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然而这种扩大可能无法收回成本甚至很大程度上有亏本的风险。

一家成都小吃的饭店老板表示,外卖平台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的订单,他们之前去写字楼楼下和地铁口发传单,虽然不能全部覆盖周边用户,但订单量并不比平台带来的少。还省去了交给外卖平台的那一份广告费,而是否扩大规模,目前不在计划内。

至于那些大连锁饭店,有规模,有速度,有质量。但谁能保证他们以后不会自建外卖平台呢?

所以,一通忙活下来,最惠及的可能也只有那些用钱圈起来的消费者了。

当外卖平台成为了一种烧钱的游戏,加入游戏的人越来越多时,独立发展的外卖O2O平台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也就是说,烧钱不仅仅是为扩大规模,改变用户生活习惯,同时打败或者吞并大多数竞争对手,占领大范围市场,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所以,既然走到了这里,饿了么应该不会满足于现状。

饿了么的下一步路

饿了么近期说出了他们的宏愿――2018年上市。

那么,在收取商家服务费、优质广告位和交易抽成的商业模式不现实的情况下,饿了么下一步会怎么走?

张旭豪将饿了么的发展划分了几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是平台接受网上订单后,打电话或短信通知餐厅,餐厅再将订单送到厨房;第二阶段饿了么推动餐厅使用电脑接单以取代电话接单的局限性;第三阶段工作核心放在解决配送问题。通过采集数据,抓取平台上十万个订单的实时制作和配送情况,并将信息提供给用户以提高顾客满意度。这也是饿了么团队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而下一步饿了么将推出第四阶段,为平台上的入驻餐厅提供食材。这一业务的需求在于,很多中小型商户缺乏良好的采购渠道及议价能力,饿了么的设想是将商户聚合起来,统一采购食材。“饿了么要做的不光是送外卖,而是对整个产业的再造,有物流、有订单、有交易平台、有供应链。”张旭豪表示。

“饿了么平台本身就是让更多商户来开店,让用户有更多商品品类的选择,以此撮合订单交易。随着我们知名度的提升,涵盖的跟吃有关的品类的想象力会更大,供应链上的很多类别如超市、蛋糕店、下午茶店都会接入。”张旭豪向媒体透露,未来饿了么会在北京地区进行更多尝试,现阶段已经同BHG(北京华联集团)开展了战略合作。

在5月7日的媒体沟通会上,饿了么首席战略官康嘉对外宣布将做开放的物流平台,接入更多第三方物流配送团队。他告诉记者,目前饿了么已经将京东物流、达达物流等20家合作伙伴接入自身配送体系,各地代理也在搭建中。饿了么同时开发了一款名为蜂鸟配送的APP,未来计划吸纳10万个兼职外卖配送人员。

此外,大数据分析和挖掘也是饿了么的一个努力方向,以为餐厅提供咨询服务做准备。

“其实饿了么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有交易的平台、有物流的平台,还有食品咨询供应链的平台。如果真的能够做好,在中国的餐饮市场分到20%到30%的数据,就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张旭豪如是说。

当下,如果外卖O2O创业平台只是单纯的想做大,提高用户量和销售额,占领资源,不摸索出一套可行的盈利模式,也只能说看上去很美。饿了么的目标和模式,似乎已初见端倪,至于目标到底能不能实现,目前来看,还得问还有多少钱能烧。

这世上,没有哪个投资人是只投资不讲回报的,也没有哪个企业会愿意一直做赔本的买卖。

创业=烧钱?

不管是在北京的咖啡馆里喝咖啡还是在餐馆里吃饭,耳朵边好像随时都能飘来三五个年轻人凑在一起谈创业的慷慨激昂抑或窃窃私语。对此,作家马伯庸深有同感,他在微博中调侃道:“我在咖啡厅坐了半下午,邻桌换了四、五波人,无一例外,都在眉飞色舞地谈创业,什么领域的都有。我觉得谁若有心在咖啡厅装个窃听器,一天搜集十来个创业计划创意不费吹灰之力。”

近3年来,中国可谓处在创业的美好时代。

今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

无疑,互联网的普及为互联网创业提供了用户基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同时,我国经济面临转型,一些高耗能,污染环境的制造业遭到淘汰,新型企业与服务行业开始大行其道。金融政策、创业保障政策上的优惠,有效的刺激了VC和PE投资积极性。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创业潮滚滚来袭。

创业,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鸡毛换糖的创业门路让多少无名小卒成为了富有励志传奇的商界枭雄。此一时彼一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如今的互联网创业开始和烧钱一词频繁地同时出现,好像创业意味着先大量烧钱,没钱玩儿不转,免谈。京东至今亏损缺值400多亿美元,滴滴快的烧了数10亿还没考虑盈利,最后还是以“合”为贵了。

硅谷的著名风投公司 Menlo Park 的合伙人比尔・格力(Bill Gurley)认为目前初创公司的烧钱速度实在太夸张,由此还引发了一场初创公司怎么花钱才算最明智的大讨论。烧钱和挣钱,不过是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而如今不知道有多少个初创企业的烧钱速率引起了外界的质疑。有人就问了,这么个烧法,真就不痛不痒?应当说哪家都不会太痛快。

IT评论人磐石之心对此表示,不考虑赚钱的创业者可能意味着对企业不负责任。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刘强东那样强大,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滴滴快的那样幸运,过了A轮融资又死掉的公司多之又多,很多都犯下了冒进的错误。团购网的集体死亡,各类App的大规模死亡,基于社交网络应用创业的昙花一现,O2O的泡沫……,都在验证这个简单的道理。创业不是败家,不是赌博,其本质仍然是经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