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长丰县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规划与研究

浅谈长丰县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规划与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09 00:16:58
浅谈长丰县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规划与研究
时间:2023-03-09 00:16:58     小编:

【论文论文关键词】干旱地区 治理开发 总体构想 措施对策 江淮分水岭

【论文论文摘要】安徽省长丰县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开发工作,白1997年以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 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该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开发的总体构想及综合治理开发工作重点,为确保总体构想和重点治理开发工程的顺利实施,分析了综合开发治理的措施和对策。以期彻底解决江淮分水岭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受制于旱的问题,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对推动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1概况

1.1基本情况 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地面波状起伏,岗冲交错,缺水易旱。土壤肥力普遍不高,有机质含量较低。森林植被低,因此易涝易旱。江淮分水岭南北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河流发源于山区与平原过度区,源短流急、暴涨暴落、蓄水能力弱,汛期漫流、枯水期断流。 1.2存在问题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干旱能力差。一是瓦东、滁河两干渠水源不足不稳,且均处于淠史杭灌区末端,干旱期引水流量不足设计流量的50;二是“两湖”灌区提水能力不足,保水蓄水能力差,目前两湖提水灌区虽有一定的提水能力,但蓄水能力很差,只占全县总蓄水量14.4。三是配套工程不完善。全县水利骨干工程90以上是建县后兴建的,配套不完善,渠道跑水、漏水严重,加之设备陈旧老化,现有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效益。

(3)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抗性农业比较突出,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事实证明,单一的生产结构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4)阻碍全县农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一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弱。全县85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水平,大多数农民虽有调整农业结构的愿望,但无调整结构的能力;二是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农民习惯于种水稻,顺应市场能力差,因而出现水田面积过大问题;三是农户对结构调整面临着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四是引导农业结构调整的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与农户之间电大多尚未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5)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产品市场竞争是质量的竞争、品牌的竞争,最终是科技的竞争。实现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高产高效农业的生产在全县尚处于示范推广阶段,还未形成主流.全县农业生产总体上科技含量还比较低,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凭经验、靠习惯为主的传统农业上,农民的科技意识不强,2OO6年全县农业科技贡献率仅为58。

2综合治理开发研究的总体构想

2.1研究的总体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快工强县、优农富民、融入合淮、与市俱进”十六字方针,大力推进“四把工程”建设进程。遵循市场规律和江淮分水岭地区的自然规律发展适应性农业,着力建好城郊型农业基地、制造加工业配套基地、休闲农业基地,努力实现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化、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全面推进江淮分水岭地区经济与社会事业大发展。

2.2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

2.2.1目标任务 人均指标:2O07年,全县人均GDP64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O51元;2O1O年,全县人均GDP915O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48OO元以上。 社会发展指标:2O07年全县人口控制在78万人;2O10年全县人口控制在1O4万人以内。 2.2.2实施步骤 3综合治理开发重点

全县除瓦埠湖、高塘湖提水灌区外,其它乡镇均属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范围,其中:义井乡等1O个严重干旱乡镇为重点治理范围。根据综合治理开发总体构想,结合全县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的实际,围绕“把水留住、把树种上、把结构调优、把路修通”四把工程,进行重点综合治理开发。

3.1把水留住工程 提水工程。全县江淮分水岭地区电灌站因年久失修、设备老化,急需改造。为提高灌溉保证率,设想对333.3hm以上灌区的重点乡(镇)、村的电灌站进行技改,计划改造乡(镇)村电灌站127座。

引水工程。主要实施灌区配套工程,继续对淠史杭瓦东干渠、滁河干渠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同时对万亩以上的提水灌区渠道工程进行配套,实现瓦东干渠、滁河干渠和瓦埠湖、高塘湖“四水”沟通、灌溉自如。 人工降雨工程。在久旱无雨同时又具备人工降雨条件时,适时实施人工降雨工程,这是对农业生产采取的必要的急救措施。在吴山、罗集、左店、杜集等乡镇实施人工降雨。

3.2把树种上工程 通过“把树种上”工程的实施,不仅可改善江淮分水岭地区生态环境,还可使治理区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3.3把结构调优工程

(1)优化种植业结构。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要继续按照压粮扩经、压水扩旱、压劣扩优、压传统种植模式扩现代种植模式的”四压四扩”原则,优化农作物生产布局,进一步扩大适应性、优质、高效农产品的种植,形成有鲜明特色的种植带。

(2)加快农业水利科技示范园建设。设想在杨庙镇建立合肥市十井农业科技示范园,在水湖、庄墓两乡镇分别建立合肥市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张祠示范区和庄墓示范区,在岗集镇土山建立土山生态农业示范园,在下塘镇建立安徽金鹏现代农业产业园。

(3)大力发展养殖业,使之逐步成为农业的支柱产业。畜禽水产品市场需求弹性大,产业相关链条长,是农业中最具有后发优势的产业。大力扩种黑麦草等饲草作物,在稳步发展养猪业基础上,积极扶持发展节粮型、草食型畜禽,特别是白鹅、山羊、奶牛、肉牛等;在开发和引进新品种的基础上,实现禽类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养殖;水产业重点发展中小型水库水面养殖,主攻池塘精养技术,积极推广稻田养殖技术,促进养殖业大发展。

(4)加快农村加工业发展。全县农村工业发展要立足资源,要充分利用长丰县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与城市配套的加工配套业,逐步增大江淮分水岭地区工业总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实施的重点项目包括:色拉油生产线、薄荷脑生产线、精制面粉加工、无公害蔬菜加工、大棚蘑茹种植及深加工、O.67万hm黄花菜示范生产及5O0万kg深加工、辣椒种植及深加工、吴山贡鹅系列产品加工、50万kg鹅鸭绒加工、百万只肉鸡宰杀生产线、无公害猪肉深加工、小包装畜禽熟食深加工等12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3.4把路修通工程 2O11—2O15年,10个江淮分水岭重点治理乡镇计划修建公路总里程336km,其中:改造公路74km,新建公路262km。该地区乡镇公路通车里程达1443km。

4综合治理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全县各级领导要正视所处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和农业、农村经济不发达的实际,要清醒地认识到在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开发中,困难与希望并存,问题与机遇同在,切实把这一地区综合治理开发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

(2)实施“科教兴水”战略,提高水利科技含量。充分发挥水利职业技术院校的作用,重视发展水利职业技术教育,搞好农村水利实用技术人才培训。针对将要推广的水利适用技术,采取形式多样办学方式,有计划地举办各类短训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健全和完善水利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水利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水利经济发展活力。一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逐步向商品化、产业化方向转变,实现水资源持续发展。二要深化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通过拍卖、转让使用权等方法加快土地的开发利用,鼓励城市各类工商企业从事农业开发。对连片进行土地开发并形成集约经营的,利用县农业发展基金以以奖代补的形式,一次性给予补助。三要活化造林机制,强化林业管理。积极探索造林绿化新机制和不同所有制林业发展新路子,深化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责任追究制和目标责任制。

(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为综合治理开发提供保证。水利、农业、教育、科技等部门实行对口重点扶持,加强对农村思想文化教育和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该地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5)强化全面管理,建立责任制。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四把工程”项目要推行建立“五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标投标制、施工合同制、建设监理制、竣工决算审计制。每项工程都要实行定人、定责任、定时限、定奖惩。同时按照公开、公正要求,实行项目公示制度,增大项目建设透明度,县政府将其列入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

(6)多渠道整合和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一要克服“等、靠、要”旧观念,发扬自力更生的创新精神。二要切实增加县财政对综合治理和农业开发的投入,按照县财政增长速度,适当增大投入的比例。三要整合全县的江淮分水岭治理、扶贫、以工代赈资金,加大对该区域10个乡镇的投入。四要创新融资机制,鼓励民间投资,扩大民间资本、壮大民营经济。五要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开放,强化招商引资,广泛吸引外资,为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提供资金保证。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