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

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8 12:50:34
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
时间:2013-12-18 12:50:34     小编:

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 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 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

提 要 1998 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带来了重大的灾难并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文章试图对洪水的原因进行分析。1998 年的洪水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自然因素,又有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诸如滥伐森林、过牧、围湖造田等造成的。文章对生态重建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包括要对流域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在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框架下制定生态恢复计划;生态重建工作包括对上游地区森林的严格保护,封山育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发展非木质产业,在高海拔、干旱河谷和不宜造林的地方发展畜牧业等。

关键词 洪水 土壤侵蚀控制 生态退化 生态建设 生态管理 河道管理 森林保护

分 类 中图法 S422

1998 年长江肆虐的洪水,牵动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百万军民的抗洪斗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并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洪水过后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在危难时刻中国人民所迸发出的无与伦比的团结奋战精神的自豪,也留给了我们深刻的教益与反思。

今年的洪水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气候异常和地质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又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在人为因素中,有工程技术的问题,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的后果。

1 环境脆弱,气候异常是洪水形成的自然因素

(1)长江流域降水丰富,分布不均,全年 80% 的雨水集中在 8~9 月。加以今年气候异常,由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导致长江流域出现了 3 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过程。今年入汛以来暴雨覆盖面大,同时,今年长江流域暴雨移动方向是由中上游向中下游移动,因此引起干支流洪水遭遇,洪峰叠加,这是造成洪水灾害的重要气候因素①。

2 盲目围垦,违章建设,分洪蓄洪区难以启用

100亿m3,其中有效削减洪峰的容量约为 50亿m3 多,这样减少分洪量约为 350亿m3,约相当于减少洪水淹灌面积 46.7万hm2(700万亩)。国家曾规划过数十处分洪、蓄洪区,并对蓄洪区内人民生产、生活作了规划和安排[2]。但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分洪区内不仅开垦种植,同时修建了永久性的建筑、企业工程设施,如果按原定计划分洪,将遭受很大损失;如不按原定计划分洪,势必会使水位提高,使堤防经受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位,承担极大风险。考虑到 1998 年洪水比 1954 年小,以及军民团结抗洪的巨大潜力,中央毅然决心严防死守,力争减少溃口和分洪的损失。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3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助长了洪水肆虐

长江流域在历史上虽曾多次出现过水灾为患,但现在的形势是近年来洪水出现的频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同时,与长江历史洪水相比,今年属中等水平。但中下游沿江常时间维持高水位,普遍超警戒水位,大部分地区洪水位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这种中流量、高水位、大灾害的特点是与人口的增长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建国初期对人口问题的错误理解导致了人口的失控。我国人口从清初不到 1亿人口,到乾隆年间人口已达 3亿多,到抗日战争开始,全国人口已达 4.5亿。而到 1991 年,仅长江流域人口就有 3.97亿。长江流域总面积只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 18.8%,却哺育了全国 1/3 的人口。人口的压力,经济的增长,加上长期以来片面地强调以粮为纲,促进了盲目的毁林开荒,坡地耕作,围湖造田,湿地退化,草场超载,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了土地覆被格局的变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3.1 森林滥砍乱伐

3.2 湿地湖沼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排水,围垦,开荒 )

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泥炭地、海岸带、红树林、珊瑚礁等。湿地和湖泊是流域来水的“汇”和调节库,承担着蓄泄河川、维持流域水量平衡、降解污染物和提供旅游资源等作用,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如淡水草本沼泽草根层和泥炭底层饱和持水量可达 845%~970%,仅三江平原沼泽地持水总量达 34亿m3。此外,湿地能提供多种资源;生物多样性高;调节气候,净化环境,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国际上非常重视湿地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并于 1971 年提出了“国际湿地公约”(RAMSAR)。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政府间保护自然资源的国际公约。目前已有 100 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一公约。我国湿地面积约 174亿m3,下降了 40.6%[3~5]; 由于泥沙淤积,湖底每年平均提高 3.6cm;目前洲滩面积已达 12万hm2,且每年以 666.7hm2 的速度扩大。在围垦和淤积的共同作用下,洞庭湖所损失的库容占其总库容的 1/5;与 1937 年相比,洞庭湖出水口城陵矶水位抬高约 2m,在相同水位下,汇洪水量减少 2.5万m3/s,加大了水患潜在威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湖泊淤积害在中下游,而祸起中上游,如洞庭湖的泥沙 82% 来自长江中上游,而来自回水的泥沙只占入湖淤积量的 18%。

3.3 在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口号下不合理的耕作

46% ⑤。长江中游的大面积垦殖已有近千年历史,枝城至汉口的 250km 江段能围垦的已基本围垦完毕,大大减少了洪水的容量[5]。

15.68亿t,长江干流宜昌站的年均输沙量为 5.3亿t,输移比为 0.33。宜昌站以下,汉口站的年均输沙量为 4.3亿t。宜昌和汉口间的差值主要是淤在洞庭湖。根据研究,洞庭湖平均每年入湖淤积量高达 0.984亿m3,其中 82% 来自长江中上游,而通过湘、资、沅、澧四水的淤积仅占 18%。

4 以抗洪为契机,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我国生态系统失调的根本原因是人多地少。要进行生态系统的重建,必须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相结合,把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4.1 总体规划、综合治理

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为指导,把大江大河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从自然、社会、经济综合考虑,打破部门割据,统筹安排,进行综合治理、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经营体制,妥善安排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过去流域机构管江不管湖,地方机构管湖不管江,农、林、水利部门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职责不清,管理紊乱。在地方和部门利益驱动下,采取短期行为,缺乏长远打算。上游垦荒毁林,加大水土流失,中游围湖造田,大搞建设,不仅减少排蓄能力,并且在关键时刻,难下决断。今后要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建立流域管理的统一协调的机构,对有关重大的生态建设和水利建设问题的决策,要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同时,要加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4.2 大力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进行立体布局、综合开发是我国山地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也是景观生态的主要研究内容。在今后的山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中应予以大力推广和扶持。

推广坡地改梯田、坡地绿篱、横坡种植等措施;陡坡耕地要退耕还林;防止在三峡移民中造成新的生态破坏;停止三峡移民过程中实行简单的“后靠移民”的作法,后靠移民将加剧陡坡开垦。例如,据重庆市统计,三峡移民至今已开垦坡地

6700hm2,稍有不慎,将带来新的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应按照“三峡库区的生态功能分区”重新规划安置移民。

4.3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耕还林,退耕还湖

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工作势在必行。成功的关键在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服务业和加工业转移和解决粮食及生活问题。在坡度大于 25°的陡坡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应坚决杜绝开荒,已开垦的地段也要尽快退耕还林;在土壤和水利条件较好、坡度较缓、水土流失潜在威胁较小的已开垦的农地,可以实行林业和农业的综合规划,推行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对于目前仍然处于天然状态下的洲滩,为了发挥其调蓄功能和生产效益,应该严格制止盲目围垦,对已建圩区,应因地而异。对地势较高,圩内水利设施基础好,开发利用程度高,对调蓄、行洪无重大影响的圩区,原则上应继续予以保留,并进一步加高圩堤,提高抗洪标准;对圩区地势低下,有碍行洪和调蓄者,应采取果断措施进行调整改造。要把非蓄洪性质的围垦调整改造为蓄洪性质的围垦,并建设安全岛(台)、安全楼、物资和人员紧急转移公路等安全措施。当水位涨到一定高度,并可能继续上涨时,启闸或用人工爆破方式破口分洪;对圩堤单薄且水利设施不配套的圩堤,或已围圩滩是鱼类重要产卵场者,应有计划、有步骤地“退田还渔”。所谓“退田还渔”并不意味着将已建成的圩区恢复至建圩前的天然水面状态,而是在充分利用已建圩区设施的条件下,将原来封闭式的围垦种植,改造成半封闭型的筑圩养殖[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