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欧美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中的难点——阳平

欧美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中的难点——阳平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6:08:19
欧美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中的难点——阳平
时间:2023-08-06 06:08:19     小编:

欧美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中的难点——阳平

摘 要:汉语声调一直是欧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在意义上,较之声母、韵母,负担重得多。学者对声调教学提出过很多分析和论断,有过不少教学尝试。综合各家之说和实际教学案例来看,阳平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大难点。本文通过整合前人关于阳平教学的特点分析和教学措施,进一步提出新观点、新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阳平这一声调教学的老大难问题,提高留学生口语表达的清晰度。

关键词:阳平教学 声调教学 音阶法

一、声调的重要性

林焘先生曾说:“洋腔洋调形成的关键并不在声母和韵母,而在声调和比声调更高的语音层次。汉语普通话的声调只有四个,比声母和韵母少得多。在语音结构中的负担自然也就重得多。……声调可以说是汉语语音结构中最敏感的成分,只要把声调读准,即使是zh、ch、sh、r的舌头没有翘起来,或是yu的嘴唇没有圆起来,听起来仍旧是相当流利的汉语。”

可见,声调教学比声母和韵母教学更重要,也更难。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声调教学的普遍共识。而在声调教学中,阳平教学更是一大难点。

二、阳平在声调教学中的难度排序

(一)以往的看法

对于声调教学中四声的难度排序一直是大家争论的一个焦点,形成了以下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观点:

1.余霭芹认为,教声调“应该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先教平调,再教降调、升调,最后才教最难的降升调。” 3.王韫佳认为:“阴平和去声的掌握程度远高于阳平和上声,我们的结果与余蔼芹提出的四声难度顺序的差异在于第四声和第二声的难易度上,与沈晓楠的结论几乎完全相反。”

4.王安红认为:“进入多音节阶段,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中阳平和上声的出错率要高于阴平和去声。”

(二)声调教学中阳平最难学

综合以上观点不难看出,阳平和上声比阴平和去声更难学,已成为多数学者的共识。但上声和阳平哪个更难一些呢?多数学者并未给出明确的界定。

1.上声是否难学 然而现实中欧美留学生的上声出错率很高,我们认为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是“以一概二”的上声标调方式(余蔼芹,1986)误导了学生,即以“∨”符号表示两种实际发音不同的上声,直接误导学生将20%左右的全上读音用于所有上声环境。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语音知识教授得不全面或教师本身语音知识不扎实造成的。很多学生和一些教师只知道“全上”这一种发音,并不知道还有大量的上声其实读作“半上”。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只要标调方式稍加修改,教师讲解上声时做适当的说明并辅之以训练,上声的出错率就会大大降低。

2.阳平的难点

阳平的发音特点是:起点要低,高点要高,低音区延续时间极短,整个音高曲线陡峭,同时,阳平的高音区需要体现“稳定段”(石锋,2006;陈彧,2006)。

欧美留学生阳平的偏误是起点不低,高点不高,低音区延续时间长,拐点滞后,整个声调曲线平缓,近似于“半上”。为什么欧美学生会出现这样的偏误呢?这与欧美学生的母语发音特点有直接关系。“喜低不喜高”是欧美学生重要的发音特性,这是他们的母语中存在大量浊音造成的,特别是浊塞音[b][d][g]以及其他浊辅音等强浊化发音,使得留学生母语的发音部位靠后,声音低沉。欧美留学生发音的另一特性是音域窄。郭锦桴先生曾说:“英语的音调音域比较窄,Chen(1974)研究发现,美国人和中国人在用各自母语说话时,美国人的音域至少比中国人窄1.5倍,美国人说汉语时,其音域展宽是63%,但仍然没有中国人那么宽。”根据我们对其他欧美学生的考察,发现大多西方语言普遍具有这个特点,我们大致认为这是西方语言的共性。由此可见,发音低,音域窄,是欧美学生学习阳平时的母语负迁移,也可以说是他们声调学习中最大的负迁移,是难以克服的顽疾。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对于欧美学生而言,汉语声调教学,阳平比上声更难。

3.关于阳平难学的问卷调查

有关阳平的问卷调查印证了我们的判断。笔者就此对16位欧美学员(其中以色列学生被近似地认为是欧美学生,源于其英语普遍较好,一定程度上存在英语负迁移)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三、克服阳平难点的教法

阳平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同样也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发出相对标准的阳平一直是困扰一线教师的老大难问题。很多学者在具体教学方面也给出了不少方法:如余蔼芹沿用赵元任的做法,先将“半上”作为独立音位教授,有利于学生区分“半上”和阳平;蒋以亮(1999)提出将声调转化成音乐来教授的方法;王韫佳(1995)提出确定阳平的起点、低音点和高音点。结合各位专家的研究成果和具体的教学实践,我们也提出了一些专门针对阳平的教学方法:

(一)先教“半上”,且将其作为独立音位讲解,为阳平去除干扰因素

采用赵元任先生的方法,先将半上作为独立音位教授,同时我们特别强调半上与阳平的对比,重点加强“半上+阳平”的双音语段训练:如“美国 女孩 有钱。”而“半上”后边的阳平,起点要有意识地降低,甚至要低于“半上”,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最终发好这两个音,这正是我们常说的“矫枉过正”。如图1:这种教授顺序和练习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欧美学生阳平和上声相混的问题。

图1

(二)控制阳平的起点,即拉低阳平起点。

(三)控制阳平的调型,即低开后立即高升

在起点发音足够低的情况下要解决立即拉升的问题,主要是拐点要及时,从低点迅速向上拐升。欧美学生“喜低不喜高”的母语发音特点,使他们不习惯声带急剧紧张,所以需要专门训练。多用图形或加强用力的方法,甚至可以低开后马上就往上升,将拐点和初始低点合一,让学生体会陡峭的感觉。这个练习可以有效地解决欧美学生发阳平的拐点问题。

(四)保持阳平的高点,即阳平的高音区需要体现“稳定段”

基于汉语的发音特点,如果想要把阳平读好,就需要将学生的气息和发音的趋势稳定在至少两个摩拉上,而阳平的第二摩拉(摩拉,即节拍,概念来自于自主音段音系学,J.Goldsmith,1976;G.N.Clement&goldsmith,1984)在高音区,是终点,更是阳平的稳定段,是声调信息负载量的重要体现,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正是通过稳定段来识别该声调的主要信息的。也就是说,对于阳平的高音区要保持音高的延迟才能发出比较完美的阳平。这对于“喜低不喜高”的欧美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下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用一些阳平常用词“来”“学”等带领学生做发音游戏,游戏规则是,到高音区后老师继续延长发音,拉长音程,老师不停,学生不许停。这个训练可以帮助“喜低不喜高”的欧美学生练习声带的长时间紧张,体会阳平高音区的感觉,拓宽音域。如果说拉低阳平起点可以帮助学生“低下来”,那么高音区的稳定段则可以帮助学生真正“高上去”。

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觉,教授阳平时,教师可以进一步给出体现阳平发音要领的图(见图2),这并不是阳平的物理曲线,只是对实际教学很有帮助的操练图。

图2

四、关于阳平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使用这套方法有针对性地训练并纠正阳平发音偏误,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这是对上述16位学生进行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五、结语

由于阳平最难学,抓住了教学规律,就为声调教学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尽管如此,我们对阳平在双音节和语流中的教学调研还很不够,作为语言教学研究,应进一步扩大在语调与声调的理论关系和操作实践上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阳平教学乃至整个声调教学提供依据。

本文全部教学实验和学生问卷调查在方湘老师帮助下完成于中原厚土汉语学校,特此鸣谢。

参考文献:

[1]林焘.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6,(3).

[2]余霭芹.声调教法的商榷[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集

[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3]沈晓楠.关于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世界汉语教学,1989,(3).

[4]王韫佳.也谈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

(3).

[5]王安红.汉语声调特征教学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3).

[6]陈明远,朱竹,刘骥.第三声的性质及其教学[R].对外汉语教学

论文集[C].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1983.

[7]马燕华.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普通话声调误区[J].北京师范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8]石锋,王萍.北京话单字音声调的统计分析[J].中国语文,2006,

(1).

[9]陈彧.苏格兰留学生汉语普通话单字音声调音高的实验研究[J].

世界汉语教学,2006,(2).

[10]郭锦桴.汉语声调语调阐要与探索[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

版社,1993.

[11]林焘,王理嘉.北京语音实验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