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音乐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音乐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16 00:10:11
音乐课堂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
时间:2023-07-16 00:10:11     小编:冯莹莹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合理、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塑造音乐形象、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辅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肢体语言及其作用

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的一种方式,凡是用动作来表达音乐感受的都可称为肢体语言。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有时它可以起到语言无法表达的作用。

1、提高兴趣。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他们不可能长时间安静的欣赏音乐。如果能辅助以肢体语言,也就是动起来学音乐,可以起到效半公功倍的效果。

2、培养创造性。用什么样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每个人都可以用不同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这就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增强对音乐的理解。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多时候要凭肢体语言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音乐的节拍、乐句、力度、速度、情绪等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获得外化的表现。

二、肢体语言的种类

肢体语言很广泛,在音乐教学中较常用的有声势、律动、指挥、舞蹈和表演。

1、声势

声势就是通过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肢体的动作表现音乐,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 声势的表现过程中,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声势动作,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在合奏的声势中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能力。在编创声势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律动

律动是音乐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肢体语言,就是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人们对音乐的身体反应是天性的本能,如听到音乐时点点头、踏踏脚,随音乐晃动都是本能的反应。赵宋光先生指出:在音乐欣赏、体验的基础层次不仅有静态的听觉音响感知,还有同时出现动态的情绪反映。这就为音乐的律动提供了理论支持。体态律动学就是专门研究如何训练学生用身体作为乐器表现音乐的一门新的学科。

3、指挥

这里说的指挥和真正意义上的指挥是有区别的。它是通过模仿指挥的动作表现音乐的进

行,用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动作表现出音乐的节奏、节拍、力度、速度、结构、情绪等,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是一种表现音乐的肢体语言。

4、舞蹈

这里所说 的舞蹈也要和舞台上的舞蹈区别开来,在教学中的舞蹈是用最简单的基本舞蹈动作来表现音乐情感,而不是追求高难度的舞蹈动作。

5、表演

表演是集律动、舞蹈、语言、唱歌、演奏为一体综合表现方式, 表演的空间很大,简单的如歌表演。如把歌曲《采茶舞曲》编成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感起很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

1、运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情感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一个生动的手势;一个神韵的呼吸;一个亮丽的眼神;一个迷人的微笑都会给学生一个视觉和听觉的情感冲击。教师贴切大方的教态、得体规范的手势与丰富的音乐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和谐的教训环节,使学生在音乐中获得心灵的震撼,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教师的指挥也上一个以情带声的形象肢体语言运用。当教师的指挥手势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张驰,力度的强弱,音乐色彩的浓淡变化的时候,也把音乐的情感传达给了学生。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还可以结合一些形象的肢体语言诠释音乐的情感,融入学生们的欣赏之中。如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教师随着音乐节奏的强弱、速度的变化塑造了一个船夫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船夫和波涛搏斗的紧张情绪,体会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决心在这情景交融的聆听中,获得了体验音乐最佳效果。

2、运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节奏律动

当音乐的声响刺激学生的听觉再作用到他们的心理时,就产生了内心的情感体验。当把这种内心的情感体验表现出来的同时,就产生了身体的律动。教师在音乐律动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形象地把握各种节奏类型的肢体语言。如学习进行曲时,教师可以运用模仿国家仪仗队方阵的律动组合表演,让学生感受部队雄壮的情绪,联想到战士英姿飒爽、威风雄壮的形象。教师在这一活动中可以扮演指挥官的角色,用自己准确、标准的肢体语言组织一场阅兵式。通过这中特厂特除的形式,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进行曲音乐节奏感的感受,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深刻的体验了进行曲音乐雄壮的特点。

3、运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舞蹈性

在我国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虽然还没单独的开设舞蹈课程。但教材中已经融入了许多民族、民间的舞蹈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音乐领域。这对教师来说面临着新的考验。如《走进西藏》《翻身农奴把歌唱》等藏族民歌,都具有藏族舞蹈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编排一些西藏歌舞的基本舞步进行表演。如抒情的《弦子舞》的基本脚步:踮颤步、靠步、三步一踢;基本肢体动作:单撩臂、双摆手、献哈达等。欢快、奔放 的《堆谐》的基本舞步,踢踏舞步等。通过在课堂上边唱边跳,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学习的兴趣。

音乐课堂中教师肢体语言的运用,是音乐教师必备的教学手段之一,它会增强音乐课堂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合理、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与音乐旋律相结合,可以获得事办功倍的效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