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企业评价的新思路

企业评价的新思路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3-12-17 15:12:29
企业评价的新思路
时间:2013-12-17 15:12:29     小编:

摘要:企业评价是备受相关各方关注的问题,企业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报表,而被出具不同意见的会计报表,其真实性是不同的,将不同审计报告意见的会计报表放在一起进行评价是不可取的。本文将企业评价与审计报告意见类型联系起来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字:审计报告;企业评价;会计报表;保留意见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企业报告的使用者越来越多,对企业进行评价也越来越被上的报表使用者所需要。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众多的评价体系,包括: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业绩评价体系、信用评级和评级等。这些评价体系基本上采用相似的评价模式,即利用企业公开公布的会计报表中的数据,计算出各财务指标的数值,对该数值进行赋值评分,以此对企业进行排名。但是,上述指标评价体系,不论是重视定性指标,还是侧重定量指标,在对企业进行评价时,无一例外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审计报告意见类型。

我们知道,企业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要经过审计,但是,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会计报表不一定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可能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有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发生不一致,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予以初步确定并汇总,确定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和重分类误差,若被审计单位予以采纳更正,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若被审计单位不予采纳,应分析原因,并根据未调整不符事项的性质和重要程度,确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以及如何反映,即出具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由此可见,只有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认为该会计报表的反映是公允的,并对发表的意见负责。其他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都说明该会计报表存在或大或小的问题,而企业并未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建议进行修改,也就是说该报表的数据是在一定程度上是失真的,将数据失真的报表和数据真实的报表放在一起进行评价是不公平的,评价结果可能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该报表数据进行企业评价得出的结论也是不真实的。而目前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占据的比率不低,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年报审计快报显示,截至2007年4月30日,会计师事务所共为1456家上市公司出具了2006年度审计报告,其中标准意见1307家,占所审计上市公司的89.77%;非标准意见149家,占所审计上市公司的10.23%。在非标准意见中,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85家,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5家,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29家[3]。而以不同意见类型的会计报表为依据进行企业业绩排名,是显失公允的。

针对此种情况,为解决该问题,可以考虑以下方法:

1.对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有所保留的事项由专门的评级机构进行调整。采用这种方法,是将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会计报表中涉及到的问题由评级机构组织专人进行调整,用调整后的会计报表参加评分和排序。该种方法的优点是将注册会计师审计发现的企业不愿调整的不实数据调整为实际数据,使会计报表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使利用会计报表进行的评分和排名反映企业的真正实力。其缺点是工作量较大。

2.增加定性评议指标:审计报告意见类型。该方法是在评价指标中增加一个定性指标: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将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作为打分依据,共分5档,即无保留意见、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得分最高,每降低一档,适当降低该企业的得分。该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但对出现问题的会计报表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一刀切的嫌疑。

3.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重。在我国,目前对企业的评价是以定量计算为主,定性分析为辅。这种利用模型或函数变量对过去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的情况,已经助长了企业会计造假,玩弄数字游戏情况的发生。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如穆迪者服务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对企业集团信用评级的指标体系,主要从行业发展趋势、国家与监管环境、层素质及承担风险态度、公司经营及竞争地位、财务状况及流动资金来源和特发事件风险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即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仅仅是评价的出发点和基础,如果不在此基础上,对环境、国际竞争能力、经营者的经营素质等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则评价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为此,本文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定量分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着重提高定性分析的比重。依靠分析人员的主观判断得出最终结论,克服仅仅依据会计报表数据对企业评价的弊端,从根本上解决审计报告不同意见类型对企业评价的影响。

参考文献

: [2]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审计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49-155.

[3]陈元燮.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几个理论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00

(8):1-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