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喀什市维吾尔族古尔邦节文化空间阐释

喀什市维吾尔族古尔邦节文化空间阐释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3:49:35
喀什市维吾尔族古尔邦节文化空间阐释
时间:2023-08-06 03:49:35     小编:

喀什市维吾尔族古尔邦节文化空间阐释

喀什位于http://WWw.LWlM.cOm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中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喀什噶尔三角洲中上部,与四个国家接壤: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 、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毗邻。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音译的简称,其语源由突厥语、古伊兰语、波斯语等融演而成,有“各色砖房”、“玉石集中之地”、“初创”等不同的解释。喀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古老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截至2005年,境内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等31个民族。维吾尔族是喀什市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50%以上。喀什不仅是伊斯兰教在新疆传播的第一个地域,还是历史上维吾尔族地方政权作为王权统治的中心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外文化的重要枢纽。喀什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维吾尔文化的标志性城市。

维吾尔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公元10世纪,伊斯兰教最先传入中国喀什地区,到公元15世纪,伊斯兰教成为维吾尔族的全民宗教信仰。随着维吾尔族全民的伊斯兰化,伊斯兰教的一些宗教节日也进入维吾尔族的生活,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重要的宗教节日。古尔邦节的举行一般是在开斋节的70天后,古尔邦节活动与仪式的呈现,都是维吾尔族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节日习俗,这些习俗具有确定性和普遍性。

节日由一系列的活动和仪式构成,仪式和活动的举行需要一定的空间场所。笔者于2011年11月古尔邦节期间在喀什市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喀什市维吾尔族古尔邦节的文化空间,有其自己的特点与特色。

一、巴扎

维吾尔族的巴扎文化由来已久,“巴扎”是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巴扎遍布新疆城乡,在南疆维吾尔人聚居地区,差不多每个乡镇都有巴扎,喀什便是如此。

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是喀什市最大的巴扎,也是新疆十大农贸市场之一,内设25个专业市场、4000多个固定销售摊位和食品一条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当地人称之为“英巴扎”。由于古尔邦节的特殊时段,在此关注的是“英巴扎”在节日期间的功能,喀什市维吾尔族过节所需的物资大部分来源于此。维吾尔人在古尔邦节有“穿新”的习俗,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家庭成员从头到脚都会置办新的服饰,即便经济状况不是很好,至少要有一件服饰是新的。还有家庭招待客人的餐桌布置十分讲究,餐桌上,干果、水果、甜点种类丰富。“英巴扎”作为喀什最大的巴扎,就为人们提供了足够的便利,不管是购置新衣还是置办节日吃食,在这里都可以置办齐全。巴扎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地方,人们可以以比较合理的价钱买到自己需要的物资,心理上会有满足感。对于这个喀什最大的巴扎,人们对它产生了认同感,购置节日的必备品,“英巴扎”是首选之地。

羊在古尔邦节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英巴扎”同样也是最为主要的羊市场,卖羊的集中在“英巴扎”外围的吐曼河大桥上,节日前后,这里是羊与人的合集,为古尔邦节增添了别样的气氛,是一个重要的交易文化空间。

二、墓地

古尔邦节是从拜墓开始的。维吾尔语中有“麻扎”一词,本意为“圣灵之地”或者“圣人之墓”,现在泛指坟墓。喀什市最大的维吾尔人墓地位于喀什市东北方向的浩罕乡艾孜热提村,也就是阿帕克霍加麻扎(香妃墓)的所在地,以阿帕克霍加麻扎为主体构成了庞大的公墓群,简称“香妃公墓”。

在喀什市,古尔邦节的拜墓有三种进行方式:一种比较普遍,即在古尔邦节当天的晨礼后拜墓;第二种方式,如果古尔邦节及其后的三天内都无法抽出时间拜墓,可以选择在古尔邦节前一两天拜墓;第三种方式,即在古尔邦节前一两天拜墓,节日当天晨礼后也拜墓。香妃公墓作为喀什市最大的维吾尔族公墓,这里的拜墓活动密集、有序。穆斯林们以家庭为单位到达亡人的墓前,习惯上人们会带一些谷物到墓地并撒在坟墓上。在这次的调查过程中,笔者没有观察到带谷物来拜墓的,几乎是什么也不带,需要打扫坟墓的会带扫把,拜墓者蹲在墓前,双手并齐掌心向内,嘴里念着经文,念完经文就起身离开了。

拜墓是人们对祖先的缅怀和祭奠,人类会因为不同的特征和特质分属不同的群体,但是在一些原始的情感是共通的。重大的节日来临时、家中有好事将近时,都不忘祭奠祖先以表达美好的寄愿。

拜墓者来香妃公墓完成拜墓的同时,也要完成另一个遵守伊斯兰文化的事项:给予在公墓乞讨的乞丐相应的馈赠。给予的馈赠可http://WWw.LWlM.cOm以是钱、食物或者衣物,给予穷人施舍的行为被称为“圣行”,是受到真主嘉许的。

三、清真寺

艾提尕尔清真寺是喀什的重要地标,提到喀什不能不提到它,讲喀什的古尔邦节,更是绕不开它。艾提尕尔清真寺,维吾尔语的意思为“节日礼拜场所”,也有“最高级的清真寺”之意,是全疆最大的礼拜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又是古尔邦节期间各族群众欢庆节日的场所。 每逢盛大节日,艾提尕尔清真寺屋顶平台上就会传来通宵达旦、响彻云霄的羊皮鼓和锁呐乐声,数万男性穆斯林云集艾提尕尔广场,大规模的“萨玛”群舞盛况空前,为全疆各地所罕有。“萨玛舞”是由萨满教的巫师跳神演变而来,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在2011年古尔邦节的调查中,笔者并未看见如此盛况,大概只有100多人在广场舞蹈,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究其原因,则需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层面和纬度来具体分析。

四、家庭聚会

在家庭空间里,节日里人们期盼的是团聚,人们都有一种“团聚情结”。维吾尔人在古尔邦节期间举行的家庭聚会,理解成以男方谱系为主的家族聚会较为合适。以笔者参与式观察的吾斯曼大叔家庭为例,吾斯曼大叔现年63岁,父母已经去世,家中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父母不在,长兄为大,加之吾斯曼大叔居住的是父母亲的老房子,11月7号,古尔邦节当天,艾提尕尔清真寺会礼结束后,吾斯曼大叔家是一个家庭成员团聚的盛会,吾斯曼大叔的三个弟弟带着孩子来拜访,吾斯曼大叔最小的妹妹夫家远在日本,节日当天也带着儿子到吾斯曼大叔家拜访。吾斯曼大叔自己有六个孩子,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已婚的二儿子和三儿子礼拜过后就来了吾斯曼大叔家里,大儿子在土耳其做医生并且已经加入土耳其国籍,这次也是专门赶在古尔邦节回国探望父母。加上吾斯曼大叔的孙子,这是一个家族三代人的家庭聚会。家庭成员见面首先互相问候节日,然后在客厅准备好的餐桌边吃馕、喝茶、吃干果和水果,接着会准备正餐。古尔邦节期间,招待客人的食物主要是羊肉,还有维吾尔族常吃的和羊肉煮在一起的“恰麻菇”,最后每人还有一碗羊肉汤面条。食毕,大家在吾斯曼大叔的带领下做了“都阿”,感谢真主赐予的美食,愿每个人都平安。小孩会得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维吾尔族的压岁钱并无特殊意义,只是为了让小孩子开心,过节对小孩子来说,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还有压岁钱拿,应该是最高兴了。家庭成员的团聚过后,就开始亲戚之间的拜访礼了。

古尔邦节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共同节日,是穆斯林民众的精神领域,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因为地区和民族的差异,也在不断的本土化。与古尔邦节有关的文化空间几乎是民众自然遵守、约定俗成的内容。维吾尔族作为喀什的主体民族,古尔邦节期间的活动和仪式在喀什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尔邦节在维吾尔族的精神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