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地戏、傩文化与中国戏剧

浅谈地戏、傩文化与中国戏剧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23:35:57
浅谈地戏、傩文化与中国戏剧
时间:2023-08-05 23:35:57     小编:吕慧显

摘 要:安顺地戏是在明代军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军傩特色;它的发生与形成,亦与当地傩祭、傩舞的深厚传统有关。保护包括安顺地戏在内的傩戏,就是保护中国戏剧史的活材料。

关键词:军傩;安顺地戏;傩祭;戏剧活化石

在中国傩文化沿革史上,贵州安顺地戏被视为由傩舞发展而来的具有较齐备的戏剧要素(集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为一体)的高级傩戏的代表。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遣义子、征南右副将军沐英(死后追封为黔宁王)同永昌侯蓝玉等平定元朝残余梁王盘踞的云南,功成后子孙皆留镇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在此劝课农桑,“大兴屯政”(遂有“屯堡人”之呼),经营达二百余年。

沐英系陕西定远人,所率南征将士也多属陕军,其中不乏多才多艺者乃至从军艺人。他们在长期的军垦屯田间隙,把家乡的傩戏就便于旷野上表演起来,以娱乐军民;演出题材则为军人勇武征战故事,因而称作军傩。黔中一带的安顺地戏就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演员无一例外均戴面具。它只演“正史”,且只有武戏,没有文戏,仍带有军傩特色;一出戏所需面具一般在七八十面上下,完全脸谱化,分文、武、老、少、女五类,称“五色相”;而其演唱,又十分难得地保留了中国戏曲从说唱(唐宋)到分角色(金元)表演的中间环节――第三人称说唱(系七言和十言韵文)形式,成为我国目前独具一格的农民村落戏剧。安顺地区和黔西南的兴义地区二十余县,几乎村村有“戏箱”。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安顺地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全国目前属于傩戏系统的剧种,大约为二三十个,如安徽贵池“傩戏”,湖南湖北“傩堂戏”“傩愿戏”,江苏“童子戏”,西藏“藏戏”,重庆酉阳傩愿戏、阳戏,四川芦山“庆坛戏”、广元“射箭提阳戏”、平武白马“曹盖戏”,贵州“傩坛戏”,广西“师公戏”等等。它们分布于汉、壮、苗、侗、土家、彝、仡佬、布依、藏、门巴、毛南、蒙古等民族中;从地域上讲,大多属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长江以南直至西南边陲的广大区间。

贵州省一方面地处内陆边远高原,社会经济文化与全国相比,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则是目前傩文化和它所衍生的傩戏种类最多、覆盖面最宽、原始形态保存得最为齐全的地区。贵州现存傩祭以黔东北的德江、思南和黔北的道真、湄潭等县的“冲傩还愿”最有图腾祭祀特色,即如当地谚语所云:“一傩冲百鬼,一愿了千神。”傩舞及傩戏就穿插在这种“冲傩还愿”(又称“傩坛法事”)的全过程中。其傩戏则称做“傩坛戏”或“傩堂戏”(注:地戏面具的戴法与傩堂戏有别);戴着面具的端公(男巫师)在里面充当“阳间”与“阴间”的双重使者角色,既娱神又娱人,而以娱人成分为多,是原始傩舞向傩戏发展而又尚未完备的中间形态。安顺地戏的发生与形成,亦与当地傩祭、傩舞的深厚传统相关联。

2005年由张艺谋导演、日本著名影星高仓健主演的《千里走单骑》实际表现的就是安顺地戏;尽管它是以“云南面具戏”的面目出现的。不过,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当前安顺地戏已经失去旧时的盛貌,演员年龄普遍偏大,人数逐年减少,年轻人不愿参与其中。不少村寨的地戏队早已偃旗息鼓。这与当前全国的傩戏面貌相一致。如何继承、保护进而弘扬傩戏传统文化,已成为十分严峻、急迫的课题。

一般认为,中国戏剧(主要指戏曲)发源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时期的原始宗教祭礼及这以后的民间迎神赛社,宋金杂剧时期(为中国戏剧的雏形时期)是其发展时期,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剧时期则是它的全面成熟与繁荣时代。一部中国傩戏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中国戏剧的发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历史。三星堆面具文化与贵州地区现存的傩祭和地戏―傩戏(被戏剧史专家们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不仅弥足珍贵地折射出中国文明进程中的社会心态和众生百相,而且还生动地观照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傩文化的发展轨迹;同时亦为中国戏剧的各个历史阶段提供了最直接、最逼真的有力实证。保护包括安顺地戏在内的傩戏就是保护中国戏剧史的活材料。研究中国戏剧的发生学与成长史绕不开地戏―傩戏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坐标。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