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电影《推手》中窥探中西方文化身份的隔膜

从电影《推手》中窥探中西方文化身份的隔膜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0 00:30:59
从电影《推手》中窥探中西方文化身份的隔膜
时间:2023-05-20 00:30:59     小编:

从电影《推手》中窥探中西方文化身份的隔膜

一、前言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各国之间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但是文化之间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个民族不同种族之间也会存在差异。在人类历史长期的发展中由于地域和其他因素的原因,个民族之间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心理。尤其是对于中国的文化来说与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外国的交流不断加强,但是文化之间的差异还是造成许多的问题。这种文化冲突与矛盾在一些文学作品和电影逐渐反映出来,其中就反映文化 差异带来的家庭和文化交流的问题,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千百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在李安所拍摄的电影《推手》中我们从中就能够看到中西方之间文化差异带给家庭之间的矛盾,从而使父亲与儿媳之间存在文化身份隔膜。尤其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移居美国,在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文化差异和文化矛盾,进而给一些混合家庭带来许多的问题。但是同样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传统的儒家“孝”文化的重要性以及中国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李安的电影中我们能够看到比较明显的中国家庭文化与美国家庭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美国,孩子在成年之后就要与自己的父母分开生活,而且美国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所以美国的父母在年老时不用担心所谓的养老问题。但是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思想已经深深融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父母养育儿女,儿女理应回报自己的父母、孝敬自己的父母。在《推手》中我们看到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差异,从而给混合家庭带来许多的问题,进而严重影响了家庭关系。

二、电影《推手》中文化矛盾

生活在美国的华裔群体,他们离开自己的故土,但是他们所拥有的民族心理为他们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他们所遵循的文化传统在美国这样一个西方国家里没有一个根基,他们往往要承受着双重的文化压力和心理压力。在影片中朱晓声就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他在美国成家立业并且与美国人结婚,在家庭生活和孩子的教育上,他都是按照美国的自由模式进行,夫妻平等和睦,但是他还是拥有传统的中国文化思想,所以他才会将远在中国的父亲接到美国和他一起生活,从而让父亲能够有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在父亲到来后他随着父亲吃中餐,并且向家人介绍中国功夫,展现中国文化。但是这样的思想与美国的家庭思想完全背离,美国家庭以个人隐私为重,妻子的不理解以及与父亲之间矛盾的激烈化使得朱晓声开始觉得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进而推翻了他认知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这样的家庭矛盾中他自身的文化认同和心理矛盾纠结在一起,使得他无法看清自己的文化环境,无法找到自己的文化归属。是坚持中国文化让父亲与自己一起住,还是让父亲与自己分开住,这个问题导致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也使得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化观,从而调整自己的观念,最终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合自己,老人需要自己的照顾。

电影中,在老人与自己分开住还是一起住的问题上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朱晓声的妻子认为公公的到来使得他们家庭的隐私被人窥探,而朱老先生和朱晓声都觉得住在家里理所应当。除此之外,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还体现在电影中的其他细节上,从而表达出电影的主题。

三、影片中体现的中西文化身份隔膜

从清朝末年以来尤其是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我国大量的华人移居美国,在美国从事工作。但是从他们移居开始就一直存在文化差异问题,在文化交流与民族心理上中国人与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而华裔同胞在这样的身份认同问题中感到迷茫,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交压力。在以后长期的发展中,他们能够逐渐与西方的文化相融,最终以美国文化为中心,以自己本国文化为依据。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华裔美国人的身份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问题研究的主要方面。而导演李安就是通过图画来直接向人们展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并且也向人们展现了华裔同胞在寻求文化交流与身份认同上的艰难过程,最终实现身份认同的良好结果,实现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电影《推手》中导演运用家庭这一个微小的生活侧面来向人们展现在整个美国社会中,中国儒家文明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冲突。在家庭的纠纷中体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构成了整个电影的故事脉络,推动了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

李安运用电影的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中西方文明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在这种冲突下的重构与融合,最终双方能够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其实所谓的文化认同就是指一个群体或者个体对自我的认定,对自身的肯定。在电影中朱老先生和他儿媳妇之间的矛盾激化,导致朱老先生的离家出走。同时陈老太太的遭遇也反映了出这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身份之间的认同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而是存在于整个美国社会,存在于华裔家族之间。他们这些中国人在离开自己的国土后,失去了所依赖的民族文化之根,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

首先在中国这样一个以父亲为权重的文化国家里,父亲的地位非常高,这也是导致影片中朱老先生与其儿媳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朱老先生是典型的中国父亲,他喜欢打太极、喜欢练字。在美国这样环境下他不能够与儿媳进行正常的交流,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使得作家儿媳妇无法忍受中国公公的做法和行为。这样的家庭矛盾最后以一种比较好的结果作为结局,这在实际中其实是文明融合和理解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电影中不仅体现了朱老先生与儿媳之间文化的差异带来的矛盾,同时也展现出不同文化背景成长下的父与子之间的代沟问题,以及对待外来文化的观念问题。在李安的电影中朱老先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从小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长大,年老时跟随自己的儿子来到美国,要让他接受的西方文化确实存在巨大的困难。而朱老先生的儿子在美国生活了较长的时间,并且还在美国娶妻生子,他是能够接受的美国文明的。就是在这样的不同的文化成长环境下,也导致父子之间的矛盾。

四、中西方文化冲突下的文化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的发展需要依托美国的本土文化,所以在进行文化发展的同时需要与美国文化进行融合,从而达到文化的重构和进步。在进行文化的融合时首先要对两种文化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对两种文化思想出现偏颇,对于移居国外的中国人来说,他们都具有两种文化灵魂,这两种思想经过不断的碰撞和冲突,才能够使华裔群体在冲突中找到文化的融合点。华裔群体在这样双重的文化背景下如果对其处理不当就会给自身的发展带来问题,在文化对待和理解上存在压力,最终会影响自身的生活。如果过于偏执中国文化就会使得自身无法真正融入到美国社会中。一些人认为所谓的爱国、爱民族就是不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真正的中国文化是能够与不同的文化进行融合的。所以作为一个文化的传播着,华裔群体应该积极与美国文化进行融合,从而增加中国文化的内涵。在电影中朱老先生开始坚持练中国太极,写中国字不看美国电视、不与美国老人进行交流,这种偏执的文化观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这也是最终导致与儿媳妇重重矛盾的原因。

同样在进行文化的融合时也不可以抛弃自身所拥有的中国文化。有许多的华裔群体在双重的文化观和压力下最终选择美国文化,这种文化观念也是不可取的。美国人崇尚自由和尊重个人隐私,正如在电影中朱老先生的儿媳妇一样,他们一般都无法忍受自己的父母与自己生活在一起,他们崇尚三口之家。但是中国则崇尚孝敬父母,崇尚家族观念。在电影中朱晓声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将自己的父亲接到美国与其同住,这就是家族观念的一个反映。但是朱晓声在培养自己的孩子时却没有向孩子介绍中国文化,这是一种偏执于西方文化的行为,最终会影响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所以在进行文化融合时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融合的质量,为自身的发展创立更好的条件。

五、总结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所以文化交流也会随之增多,作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华裔群体应该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要在两种文化下进行文化身份的重构,促进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找到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从而创造出利于自身发展的环境条件。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