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

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0 13:58:56
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
时间:2015-08-20 13:58:56     小编:

摘 要:柯灵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剧作家、评论家、著名编辑家、报人、散文家。其散文语言清新典雅、情思隽永飘逸,在现代美文创作中,自成一家。散文名篇《巷》是20世纪30年代初作者创作的系列散文《龙山杂记》的第一篇。作者以巷之形、神和功用为主线,以典雅精练的词句,冲淡清幽的情思,抒发了他此时期特有的心境。完美体现了柯灵散文的风格。

关键词:柯灵 《巷》 赏析

柯灵,原名高季琳,笔名朱梵、宋约,浙江绍兴人。柯灵以电影、报刊编辑著称于世,其散文创作同样自成一家,是中国现代美文小品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

《龙山杂记》是柯灵于20世纪30年代初创作的一组散文小品。这组散文包括《巷》《雨》《失群的红叶》《离开了秋千院落》《越王台畔》和《望春》等六篇,这些美文小品均以作者故乡浙江绍兴为背景,抒写了这一时期作者特殊的心境。而《巷》是其中最为人称道的美文名篇。

1930年的上海文化界,正是风起浪涌之时。“左翼”文化方兴未艾,进步的文化工作者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为核心,在当时严酷的文化高压政策下,以手中之笔为自由、民主而奔走呼号,为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为民族的解放而奋起抗争。在这样令人振奋激动的时代环境下,身处古城绍兴,寂寞冷落、不甘于世外的情怀自然萦于同为知识分子的柯灵心头,“人的心理尽是矛盾,既爱静,又爱闹,静极思闹,闹极思静……群集山上,只留下我孑然一身,独伴着闲却的秋千,形同隐士,又如迁客,岁暮天寒,有时我伫立院前,遥望龙山的灯火楼台,宛若天上宫阙,便禁不住有些荒凉之感,恍如被摈在人群以外的畸零儿”{3}。他徘徊徜徉于故乡的山水巷陌,默默排遣着碰壁之后的失落、孤独与怅惘,从而发现了巷的风格、巷的妙处,发现了巷――这“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可以说《巷》就折射出作者此时的悒郁情怀。

《巷》是《龙山杂记》的第一篇。按内容可大致分为两部分。前四段为第一部分,写了巷的风格、式样;后三段可看做是第二部分,写的是巷的妙处与功用。

文章起始段就点出了巷的风采,“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的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接着,作者正比反衬,来突出巷的飘逸恬静、古雅冲淡。作者笔下的巷,有如古代优娴贞静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焕发着自己独特的青春。她不同于简陋凋敝的乡村小巷,她是雅致的;她也不同于杂乱拥挤的上海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往来的是趿着拖鞋,头发乱似飞蓬的俗艳女子,她是恬淡而宁静的;她更不同于北方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的胡同,而是整洁澄明,让人心旷神怡。

这种正比反衬,似乎作者感到并不能充分说明巷的特点,于是开始带领我们徜徉于这悠长又寂寥的小巷,深切感受她的风姿了。这种小巷,身居城市,却“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她远离大都市,却又没有僻壤的泥土气息。她悠长寂寥,“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弯弯曲曲,给你曲径通幽之感。她安宁静谧,静到你“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她寂寥静谧,却并不死气,你看,那巷的两边,“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充满了春意,充满了生机。这不是僻静深闺中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女又是什么呢?

如果说上面几段突出巷的恬静、古雅与冲淡,那么第四段则重在突出它的飘逸洒脱。她无比悠闲,只要你和她聊上几句,心情就犹如“巷尾不波的古井”,没有任何的羁绊与烦恼,这是一种和平的静穆,没有疾风骤雨的袭扰。这是历尽哀乐兴衰后的洒脱吧?所以才能于闹中取静,独自咀嚼着人世沧桑,默默欣赏着夕阳斜照,燕雀低飞,“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至此,《巷》这篇飘逸恬静的散文,这幅古雅冲淡的图画已充分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后半部分,作者写了巷的妙处、巷的功用。对这一点,作者更着重于精神上的感受。在作者特定的心境下,巷犹如一支婉转悠长的曲子,舒缓地流向你的心田。你觉得工作太劳累吗?巷可以给你消乏解忧。你心境悒郁,巷可以怡情养性,使你怡然自得,物我两忘。在这里,巷是你自己的天地,你可以随意与爱人倾诉心语,谈天说地,而不必担心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是人海汹汹中的避风塘,在这里你可以调整一下你惊悸的心神。巷是滚滚红尘中的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你徜徉于此,可一洗心头的尘埃。她最适于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人在这里休憩、徘徊。这是巷的妙处,也是此时作者的志趣所在。

巷的风格是飘逸恬静、古雅冲淡的,而柯灵在《巷》里呈现出来的文字的风格也是如此。作者以精美流畅的白话语言,不徐不疾,迤迤而来,漫漫而谈,细细地、深情地向你述说着巷的特点、巷的妙趣。感情色彩看似平淡实则凝重,体现着作者对巷的钟爱及作者的志趣。作者为了突出巷的风格,有时多用叠词,如“巷陌深深”“那里常是寂寂的、寂寂的……”“修竹森森,天籁细细”等等,这种叠词如乐曲之袅娜,余韵无穷,造成飘逸恬静之感。有时,对句散句并举,用词精当凝练,又如乐曲流动中小小的起伏,婉转悠长。同时,错落有致的对散并举以及典雅精练的词句,又使文章富有古诗词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总之,《巷》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完美展现了巷的神与形,写出了巷的风格,写出了此时作者的思想情趣。

《巷》及《龙山杂记》中的其他篇目,都产生于特定的时代(三十年代初)和作者特定的心境下,体现着作者此时黯淡悒郁的情怀。作者自言这些散文“多是身边琐事,无病呻吟,几乎连人生的影子也黯淡到看不见”,“在它们中间,我照见了一个颤巍巍的怯弱的灵魂”(1935年3月《我这样期望着自己》)。然而,“舟人夜语觉潮生”(1956年作者出版自选集《遥望集》时曾引用卢纶这句诗来说明自己的作品),《巷》中的悒郁恰是作者不甘于世外的精神写照。在那样的时代,真正的弄潮儿是不会蛰居于这恬静的避风塘的。1931年冬,柯灵再赴上海,投身于“左翼”文化运动,从此活跃在进步电影、报刊界,开始了他新的更辉煌的文艺生涯。

{2} 柯灵:《越王台畔――龙山杂记之五・沧桑忆语》,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3} 柯灵:《离开了秋千院落――龙山杂记之四・沧桑忆语》,江苏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