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谈老师的“为人师表”

谈老师的“为人师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5:47:26
谈老师的“为人师表”
时间:2023-08-06 05:47:26     小编:

摘 要:为人师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每一个时代都赋予它新的含义,但是,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道德的塑造者则是亘古不变的主题。本文从教师要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坚持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教师“言行一致”是为人师表的根本。

关键词:为人师表;师德;言传身教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为人师表”就是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塑造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的人。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师德”的话题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论述、赞美“师德”的文章,不胜枚举。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但根本的内涵都脱离不出“教书育人”这个范畴。而要做到教书育人,须先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就是说作为老师,不但要成为一名知识的传授者、道理的讲解者、疑难问题的解惑者,还要成为社会道德的缔造者。

作为老师如何才能做到“为人师表”呢?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教师要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做教师的基本职能。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其次是怎样将知识以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肚子里首先要有知识,并且这个知识的框架内容要有足够的大,足够涵盖与教授的内容有千丝万缕关系的相关知识。

广博的知识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前提,并不是说自己具有了广博的知识就能够当老师,能够当一个好的老师了。要成为一个好的老师,还必须具备能将知识导出来、送出去的能力,即教学的能力。教学能力就是说作为老师首先要具有讲解清楚、演示明白的能力;其次是能够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再就是认真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

二、教学要坚持教书育人的根本宗旨。

教书育人,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德育目标,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受教育者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例如孔子就是以“文、行、忠、信”为教学手段,培养“士”和“君子”为目的。

三、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言”的魅力

“言传身教”中,“言”排在首位,说明教师的言语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语言表达清楚、明白,有吸引力,能让人不自觉地被吸引,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激发人的斗志这就是语言的魅力。我们要用精准的语言来表达事物的内在规律,用积极的语言来表述事务的发展趋势,要用鼓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表扬不能夸大失实,不能超限;批评不能贬低斥责,更不能搞语言刺伤;管理要遵循规章制度,不能超越底线。在表扬和批评过程中要很好的把握语言的力度、分寸,尽量使得自己的语言具有教育性、启发性、简练性和直观性等。

四、规范自己,做到言行一致。

“言传身教”中“言”位于第一位,并不是说“身教”不重要,恰恰相反,“身教”在人的道德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你做给我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等等,就是要求“说做一致”。那么,身为老师,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养成过程中,身教显得尤为重要。譬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整天嘴上说着爱国,怎样做才能爱国!结果自己刚说完,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转过身就扔下本职工作干私活。

五、做好言教工作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要人才,言教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才能发挥好言教的作用呢?我认为教师在注重自身的修养之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讲理不要捕风捉影,信口开河。作为老师要注重调查,讲事实、将依据,科学分析,抓住问题的规律,讲话一定“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尤其是在中小学生的心目中,老师说是对的,就会照着去做的;老师说是错的,就不会去做。因此学生对老师的言谈举止十分敏感,而“你又怎么啦?”、“听说你……?”之类的问语,会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背上思想包袱,产生消极思想。事实证明,教书育人者,话语出口前一定要仔细掂量掂量,不能雷厉风行的“听风就是雨”,凭主观,乱推测。

二是讲理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言而无理。讲事实、摆道理、明人伦是德育的根本。教书育人的要务就是讲要“寓理于事,事理结合,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做到“言之有理。”理是因事而生,事是因理而清。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会遵循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而“理”就是解读这一规律的钥匙。有人说:语言是交流思想情感的桥梁,道理是启迪心灵的钥匙,这话不无道理。在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中,作为塑造者,如果有言无理,或者有理无言,都难以很好地完成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所需要的品德。

三是不能夸夸其谈,空洞无物。说理要有理有据。品德的塑造,也要结合实际,作为教师的自己讲的事情、讲的道理,要让学生能够从身边找到学习、模仿的榜样。因此说教要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做到“言之有物”。譬如讲到敬业精神,可以举的事例就有很多。对学生本身来说,认真听讲、及时完成作业、课堂上没有听懂的,课下及时请教等行为都是学生敬业精神的表现。说教是老师进行德育活动的一种手段,如果内容乏味、空洞,就会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人们厌恶“空洞说教”的理由也在于此。特别是当代的学生,已不再是被动型的教育对象,他们接触的各种知识的丰富程度一点不逊于做教师的我们。

四是要实事求是,不能许愿哄骗,搪塞应付。作为老师讲出的话,一定务必做到实事求是。要敢于负责任,善于讲真话。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履行诺言,做到“言而有信”,对于学生中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要有的放矢的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不能说:“你先去干,干好了给你入(团)党!”等等,只图一时痛快,结果许了一个不能实现的诺言,失信于学生,影响了言教的效果。 五是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要言之有情,不能冷言飞溅,动辄训人。德育过程就是一个说教、交流的过程。“说”需要有人听,有互动才能称之谓“交流”。要达到需要的效果,教师的说要满腔热情,不仅要言之有物,更需要言之有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话说的好听,耳朵听着顺,心里想的通;话说拧了,热心变凉,好事变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激发与控制多与言语刺激的轻重、时机的恰当与否有着密切关系。充满真挚情谊的言谈,容易引起双方感情的交流,形成心理相容,为言教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则易产生心理相斥,你讲的道理在好,别人也不会接受。所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搞好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础。

六是要旁征博引,生动有趣,不要照本宣科,平淡无味。为人师表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其次才是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只有这样在进行教学时才能做到旁征博引、声情并茂、生动绘色,做到“言之有趣”。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真正的美,产生于言辞准确、明析和动听之中。”要发挥言教的魅力,必须掌握言教的艺术,使它富有“感人的力量”,力求把深刻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严谨的科学性和必要的生动性融为一体。只有这样,你的讲话、授课才能受欢迎,才可以使受教育者觉得,听你的课是一种享受。你讲的课,学生们会自觉不自觉的跟随着你的思路来听;你说的话,学生们会当作金科玉律般的来遵守;总之只要与你在一起,每个人都应有这样的感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六、为人师表的养成训练

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和威严。作为老师要时刻要注意自己仪容端庄:得体的妆容、合适的发型、整洁的衣服,能够体现出教师气质的服装穿着,体现出教师的职业特点与美感,要在无形中引起学生的尊敬之情,在学生的内心之中不知不觉的树立起威信和尊严。

其次是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对自己时时、处处严格要求。因为你的学生们每时每刻都注视着您的言谈举止,在课堂上自己管理着几十名学生,同时也在接受着这几十名学生的严格监督,作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模仿对象。教师教做什么,学生跟着学什么、跟着做什么。因为我们是教师,是我们在给学生传授知识,传授做人之道,教师的所作所为对学生们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做到事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呢?那就是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模范社会公德,遵守各种法律、规章、制度,保持仪容严整,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相结合;不断进行自我修养提高,陶冶情操,自觉用师德高标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地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身体力行,时时刻刻高举德育标杆的旗帜,以道德楷模的标准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处处做学生的模范,事事做学生的榜样,这就是为人师表的目标。

参考文献:

[2]《教育学》主编:肖北方,北京出版社2011年11月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