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爱德华·阿尔比后期剧作述评

爱德华·阿尔比后期剧作述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0 18:42:19
爱德华·阿尔比后期剧作述评
时间:2015-08-20 18:42:19     小编:

摘 要:爱德华・阿尔比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剧作家,其早期作品表现美国社会对物质的追求以及人类精神的空虚,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后期作品对于人性以及社会的探索更加深入,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主题趋于多样化,丰富了西方的戏剧传统,包含了对于西方现代文明更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阿尔比 《三个高个子女人》 《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 《在家在动物园》

《三个高个子女人》

该剧分为两场。第一场为现实主义风格。主角为三位女性:一位老年女性、中年女看护人以及一位青年女性,剧中分别以A、B、C来命名。A卧病在床,身体机能严重衰退,大小便失禁,右臂绑着绷带,脾气暴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颇感愤怒,依旧想过有尊严的生活。B负责照看A。C来自律师事务所,受命来处理A的财务问题。第一场以A的中风结束。第二场为表现主义风格。卧病在床的换成了一个假人。A、B、C则分别代表老年女性一生中的三个阶段:26岁、52岁和92岁。如同一个人临死时,自己的一生会一闪而过,这一场像是挽歌,来探索老年女性临终前的心理问题。

阿尔比在创作初期,曾被视作美国荒诞剧派的代表作家,其冷峻的语言风格曾受到不少评论家的批评。《三个高个子女人》打破了这一标签化的看法。A的原型是阿尔比的母亲。阿尔比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剧中出现的没有台词的老年人,正是自己的处于弥留之际的母亲。A曾一次次在清醒或是迷糊的精神状态下询问儿子来了没有。可见其母子关系的不和谐。在剧中,年轻人把前额放到她的胳膊上。② 这是母子关系最终得到和解的信号。A虽然脾气暴躁、执拗,但其聪明和自尊却令人同情。弥留之际对于自己一生典型的三个阶段的回顾呼吁观众的理解与宽容,容易激起观众的共情。

该剧在外百老汇上演之后,让沉寂数载的阿尔比被重新评价,并第三次获得普利策奖。阿尔比的语言依旧不失锋芒,与其在《动物园的故事》和《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一样准确、直接。该剧的主题是阿尔比戏剧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母题之一:死亡。剧中充满了象征性隐喻,也与之前的作品一脉相承。在《三个高个子女人》之后,阿尔比在1966年创作的旧作《微妙的平衡》重新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上演③,标志着阿尔比结束其二十多年的“隐士”生涯,在戏剧界全面复出。

《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

《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描述的是格雷一家两天的生活。马丁,五十岁,是一位著名建筑师,刚刚获得普利兹克奖,即建筑业的诺贝尔奖,并被选中担任美国中西部世界城的设计师。他与妻子斯蒂薇的关系似乎不错,两人对于儿子比利是同性恋这一事实也尚能接受。马丁最好的朋友罗斯是著名的电视记者,来到格雷家对马丁最近的成就进行采访。在采访中,罗斯发现马丁言不由衷、心神不定,于是追问有什么事情发生。马丁告诉罗斯,他爱上了一头叫西尔维娅的山羊,并与之发生了性关系。罗斯大惊之下,将这个秘密写信告诉斯蒂薇。之后的一场戏是斯蒂薇知情之后与马丁的对峙。斯蒂薇一怒之下冲出家门,留下马丁与儿子。该剧以斯蒂薇拖着被割喉的山羊回家结束。

《在家在动物园》的第一幕可以看作《动物园的故事》的前传。在纽约与中央公园相隔两三条大道的中产阶级客厅中,出现了出版商彼得和他的妻子安娜。貌似宁静幸福的婚姻似乎存在着难言之隐。安娜关注他们的夫妻情感,面对两人心灵的隔阂、沟通的断裂和生活的乏味,她觉得无奈与迷茫。⑦ 在试着与彼得沟通的过程中,两人聊到死亡、情爱、动物般充满激情的疯狂。彼得回忆起自己大学时代与一位女孩狂暴性爱的细节,疯狂带来的结果是鲜血淋漓和痛苦羞愧。这一幕以安娜去厨房和彼得去中央公园结束。

《在家在动物园》的第二幕是原来的《动物园的故事》。彼得在长凳上阅读,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衣衫不整的杰瑞出现了,坚持要与彼得交谈。剧中有大量杰瑞的独白,絮絮叨叨地诉说着自己生活中的一切琐事。最后竟与彼得争夺公园的长椅。在不断加剧的冲突中,彼得手握杰瑞的匕首自卫,而杰瑞则猛扑到锐利的刀锋上自杀。

在现代工业文明恶性膨胀的社会中,人在逐渐丧失人性与人格。在人被物质异化的同时,人际关系也在被异化。人们像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枯燥的工作与生活。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人类终究被物质异化。彼得和安娜之间的隔阂,彼得和杰瑞中间无形的屏障,恰如杰瑞提到的动物园――所有的动物都被隔开。这种隔绝感是当今社会人类的生存形态,也是物质异化人类的现象之一。⑧ 《动物园的故事》中,杰瑞以惨烈的自杀行为试图与彼得进行绝望的沟通。《在家》则使得彼得的性格更加完整,让他的中产阶级追求安全的个性有了逻辑根源。这部两幕剧的完整与深刻已经超越了独幕剧《动物园的故事》。

爱德华・阿尔比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剧作家,其早期作品《美国梦》《沙箱》等表现美国社会对物质的追求以及人类精神的空虚,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其后期作品对于人性以及社会的探索更加深入,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主题趋于多样化,丰富了西方的戏剧传统,包含了更深入的对于西方现代文明的思考。《三个高个子女人》中对生与死的叩问;《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对人们道德观的挑战以及对人类日趋异化的反思;《在家在动物园》对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进行消解的绝望尝试,无一不是经历岁月沉淀之后的哲理性思忖。正如戏剧翻译家胡开奇所言,八十多岁的阿尔比步入年迈,但其创作力依然旺盛。50年前青春激越;50年后沉思睿智。无论是痛苦,还是悲哀,无论是多愁善感,还是玩世不恭,这位天才的剧作家始终深深地关注着人类命运的跌宕和现代文明的衰亡。⑨

①③④⑤⑥⑧⑨ Stephen Bottoms.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dward Albe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② Edward Albee. The Collected Plays of Edward Albee. New York: The Overlook Press,2004.

⑦ [美]爱德华・阿尔比:《山羊:阿尔比戏剧集》,胡开奇译,新星出版社2013年版。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