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三个沛县人

三个沛县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9:09:47
三个沛县人
时间:2023-08-06 09:09:47     小编:

从江苏沛县采风回来已经一个月了,仍不能忘怀那里纯正的民风与醇和的社会风气,但动笔写来,却总觉得无从下笔――眼前有景道不得。有道是“大道至简”。也许,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比如清风明月和空气,这些生命中须臾不可缺少的,却习以为常很少被重视关注。江苏沛县,它的回味隽永处,大概如“大道”、如“清风明月”之类。

沛县,是大汉皇帝刘邦的故里,是千年龙飞地,是汉族、汉字、汉话之源。这些都归因于“汉王”刘邦以及刘邦后来建立的汉帝国。来到沛县前,对于汉文化,体验深刻,但终觉久远――2000多年了!但到了沛县,2000多年前先人留下的味道扑面而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求实重干,敢为人先;谦虚而自信,守礼而诚信……大汉的恢弘、大汉的气度、大汉的亲切和质朴、大汉的宽容与豪迈,在沛县依然鲜活而自然地延续着,让我们仿佛在时空中永驻,在历史中逆袭。

张兴亚:拄着双脚走进“中国好人”

46岁的“沛县好人”张兴亚真的很俊朗,他微笑的表情很平静。坐在轮椅上,自信地靠着椅背,是这样;走下轮椅,手扶脚面移动,他的身高一下子成了3岁孩童。这时的张兴亚,没有赧然和局促,依然快乐而坚强。

这个3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丧失行走功能却聪明异常的男人,这个兄妹5人中的老四,靠着大哥、二哥、三哥一茬接一茬的接送,读完了小学和初中,而后自学高中毕业。“要是当时允许残疾人上大学,我也许早就是公务员了。”

“初中毕业后我看过大门,自学鞋匠做过皮鞋,自产自销卖给当地煤矿工人,还挣了不少钱,后来还在县城卖过三轮车,在南京、广州、连云港开过出租,做过生意跑过码头,收布头、送海鲜,白天睡觉晚上送货,带领几个残疾人兄弟摸爬滚打,挣了几十万!”

从南方回来后,张兴亚还种过桃树养过鸡,2009年开始建起了“沛县爱心互助残疾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全县残疾人自己养活自己,解决了党和政府都没能解决的社会问题。

大屯镇。沛县经济开发区大董庄村委会。张兴亚的基地就在这里。

残疾人干自己的事业,当自己的老板,创造自己的价值,培养自己的信心,解决自己的生存,打响自己的品牌。

采访中,张兴亚非常自豪:“我们的产品是品牌。比如,我们的西瓜质优价高,我们的荷兰土豆和其他蔬菜都是俏销品种,只要是合作社的产品,社会认同,消费者认同。为什么?我们讲究诚信,我们不使用农药,我们尽可能使用有机肥,我们无公害,我们绿色,我们的品质免检……”

不仅经济上翻了身。沛县残疾人的社会地位和形象那真是“刚刚的”!就像当年毛委员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张兴亚的合作社带出了一大批残疾人能人和当家人,如同星星之火,他们掌握技术学会管理后,又分散建立起自己的残疾人合作社,带领本乡本村的残疾人入股、建社、发展经济。残疾人再也不是“废人”,再也不是“累赘”,而是成了与正常人甚至超越正常人的社会财富创造者。而且,这些聚集在一起的残疾人,由于同病相怜,相互之间互相帮助,抱团取暖,抱团发展,身心都得到了极大安慰和鼓舞。因此,和正常人一样,他们自身幸福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大同社会”的梦想,在这里,在张兴亚的合作社实现了!

张兴亚感言――“不怕,就没难事儿。怕,都是难事儿!怕也没用。怕也得活!命运是公平的,你怎样对待它,它就怎样对待你!”

季电永:诗情如火,荷田似画

季电永只有38岁,他是在2011年打工时被火烧伤的。当时,在一家工厂打工的老季因为聚酯漆燃烧失火被严重烧伤。除了面部与身体大面积烧伤外,他的双手和十指严重变形,手指外翻,不能抓握,功能丧失。从一个英俊小伙到毁容到残疾,老季经受的打击可想而知。但诗人的性格、热烈的情怀,在曾经沉寂之后,又一次被点燃。

老季是魏庙镇梅庄村人。毁容后的他受到了各种歧视,出租车不拉他,行人躲避他,熟人冷淡他,考驾照不给办。一怒之下,他学会了自己开车。先是在县城卖农药、送货。后来,听说张兴亚办起了残疾人合作社。去到一看,见不少残疾人伤的重的比他厉害得多,加上领导支持没有歧视,就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成为第一批社员。相对于高度残疾的其他社员,老季算是轻量级。他的聪明和血气,让他成为张兴亚的左膀右臂和肱骨大臣。除了管理,老季担负起了合作社几百亩大棚土地的深耕犁耙。他用残疾的双手,驾驶四轮拖拉机到边到沿,把菜地整理得像席梦思床一样平整柔软。

我们来到了老季的“魏庙镇湖旭浅水藕种植专业合作社”。

沛县多水,如果不是这次探访,真的不好理解。向南、再向东,老季驾驶着自己那辆拆掉车厢内所有座椅的破旧面包车,用自己残疾的双手,蹦蹦跳跳行驶在狭窄且凸凹不平的砖渣碎石小路上。路的两侧是稻田和水渠,向远处延伸再延伸,直到京杭大运河和微山湖。莲藕、芦苇、湿地、稻田、纵横的水沼沟渠,碧绿稻田中静立觅食的白色的鸥鹭,头戴斗笠打药除草的农人,几十里地这样的景色向身后掠去。之后,过浮桥、跨运河、入内河、进湖荡、乘渔船涉水而过,到了房村渡口,老季400亩浅水藕种植基地和一方方鱼塘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真是别样风景啊。连天的青碧荷叶和白色的、红色的荷花、丰硕摇曳亭亭的莲蓬,织成一张起伏的地毯。围拢荷塘的土埂上长着歪斜的杨树,在初夏爬出成群的金蝉,“一晚上可抓几十个,可好吃了!”“我这个特种种植合作社,股东共有4个,投资300万,吸收残疾人社员20多人。等到莲藕收获季节,这里将运出成车成车白玉一样的莲藕!销往石家庄、连云港、徐州等大城市,这可是真正的微山湖湿地优质莲藕啊!”

“莲藕怎么采啊?这么大的种植面积,啥时候能采完啊?”老季告诉我,采莲藕现在用的都是水枪,把荷塘水放干后,用水枪把莲藕周围的淤泥冲开,白玉一样的嫩藕就整体露出来了,不断裂,品相好!这样,间隔着采,留下部分作为藕种,第二年,满塘的莲藕又长起来了。藕塘里还有鲫鱼、泥鳅等鱼类,都是上等水产!

老季年轻漂亮的媳妇也来了。她和老季一起,从龙虾池中捞出一笼,赤红色肥美的龙虾四处爬动。老季捏起一个说:“现在的龙虾正好吃!我们中午就尝尝鲜!”

老季感言:“烧伤后不少人可怜我,可你可怜我啥啊?!我一不求你吃,二不求你喝。现在,正常人能做的,我也能做。”

梁艳美:半个手臂立身成业

45多岁的梁艳美小时候由于一次青霉素过敏,造成全身四肢功能丧失,只有右胳膊上半部分保持功能,行动极不方便。梁艳美学会了修理电器,在家招收学徒,并由学徒照顾他的生活。去年冬季的一个夜里,睡梦中的梁艳美被一阵燥热惊醒,电热毯短路引起了火灾,迷茫慌乱加上行动不便,他被严重烧伤。梁艳美双腿从臀部高位截肢,他瞬间成为了“半个人”!左胳膊功能完全丧失。梁艳美只能依靠半只右臂了。

梁艳美加入了张兴亚的蔬菜种植合作社!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梁艳美大脑特别发达。他硬是用半只手臂,不断试验改造,制成了适合自己身体功能具有特殊用处的电动三轮车――可以折叠、变形、收放自如,老梁在三轮车上吃饭、睡觉、工作――吃喝拉撒都在这个平台上。这个既能驾驶又能当饭桌和床铺、厕所的多功能三轮车,日夜陪伴着梁艳美。就是用半只手,梁艳美担负起了整个种植区的巡视看护。不论白天和黑夜,敏锐的目光和头顶矿灯加上对讲机,偌大的种植区都有梁艳美驾驶三轮车巡护的身影。晚上,张兴亚或其他的残疾人社员,在空气清新宽阔的蔬菜大棚里,在苏北宁静的夜晚和泛着清香的大地上,在三轮车上,为梁艳美擦洗沐浴身体。然后,他就在自己的三轮车上进入甜美的梦想!头发长了,社员为他理发。合作社社员照顾着他的衣食住行。没有歧视,没有差别,这里真正成了他温暖的家!高度残疾的梁艳美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由于高度残疾,他可以不出社。股金加红利还有工资,现在也每年也有2万元的收益了。

记者面前的梁艳美很乐观,说话不高声,表情略带羞涩,行为忠厚憨实,上身壮硕,头型端正阳刚,标准一个苏北大汉。我想如果不是残疾,梁艳美可真是一个帅哥!梁艳美让我摸一摸他那半只能用的胳膊,简直硬如钢铁。

现在,梁艳美自己发明改造的高位截瘫残疾人多功能三轮车,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并获得残疾人发明奖!

尾声

残联是清水衙门。

但沛县的“清水衙门”却成就了天大的作为:把残疾人组织起来,把残疾人解放出来,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残疾人精神和人格的解放,让这个特殊的困难群体加入“好人沛县、君子沛县”建设的行列,沛县残联创造了在全国没有的经验,走出了一条金色大道!

两天来陪记者采访的沛县残联培训部部长孙长征,就是这个特殊群体的主心骨。

孙部长40来岁,稳重儒雅,话语不多,宽棱黑色眼镜框后面,深藏着责任和大爱。

沛县每个乡镇甚至村落,都有残疾人组织;全县所有残疾人种养殖基地与合作社,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这些残疾人合作社,有的养龙虾、表演马、猪、鸡、鸭,有的种植葡萄、蘑菇、木耳、莲藕,带动全县残疾人2200多人。从组建、培训、争取资金、协调项目、上达下传、同级部门协调,孙长征为了这个弱势群体倾注了多少心血与情感,残疾人看得最清楚。

一个清水衙门,一群残联热心干部,带领着全县一万多名残疾人,创造出了全国独有的残疾人自发自养、自我壮大的经验。让残疾人乐业在幸福的绿色田野里。沛县残疾人成为全县数十万人学习的榜样。

张兴亚、季电永、梁艳美,这些已经成为“沛县好人”、“中国好人”的残疾人,是记者见到的几个代表;老孙、张主席,也是记者见到的沛县残联的“好官”。

做好人,当好官,沛县的今天才会风清气正、温暖如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