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短暂而辉煌的少共国际师

短暂而辉煌的少共国际师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7-30 01:42:27
短暂而辉煌的少共国际师
时间:2022-07-30 01:42:27     小编:

临危组建:应对第五次“围剿”

“少共国际师”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国际联合组织,于1919年11月在柏林秘密成立,由第三国际领导。当初有14个国家参加,后来在56个国家建立了支部。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团组织成立后,也组成了“少共国际师”。其他国家的“少共国际师”只是参加后勤、游击等活动,而中国的“少共国际师”则是成建制地加入红军的作战序列。

1933年8月5日,“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在江西博生正式成立,中央军委、少共中央局、中共江西省委、江西军区、福建少共省委联合举行了规模盛大的誓师大会。少共国际师属红五军团建制,全师约一万余人,70%以上都是共青团员。中央军委任命陈光为师长(后为吴高群、曹里怀、彭绍辉),冯文彬任政治委员(后为肖华、罗华明)。全师辖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三个团,平均年龄约18岁,最小的年仅14岁,许多人还没有枪高。

为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誓师大会结束后,少共国际师随即就军纪、革命理想、军人知识、射击、刺杀、投弹等课目进行了认真培训。

百炼成钢:朱德发贺电勉励

少共国际师的首战发生在闽北拿口,作战对象是国民党军周志群部。当时,少共国际师奉命配合红三军团和红五军团在东线抗击敌人。为实现“开门红”,师长陈光和政委肖华进行了认真研究,决定以一个营分兵迂回,布成口袋,将敌人一个连团团围住。由于每人只发了十颗用旧弹壳翻造的子弹,一阵猛攻过后,子弹便打光了,战士们只能勇敢地冲入敌阵,与敌人拼刺刀。

鉴于年少体弱,加之尚无实战经验,战士们一般都是根据战前要求,两个人对付一个敌人,即一个牵制,一个刺杀,让敌人顾此失彼。不到两个钟头,一个连的敌人被全歼。少共国际师乘胜追击,渡过闽江,再次溃敌200多人,还在莲花山歼敌一个排,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

首战告捷后,朱德、周恩来、杨尚昆立刻给少共国际师发来贺电,称赞这次战斗是“铁拳初试”,勉励他们要更百倍地提高军事技术,迎接更加艰巨的战斗,争取更大的光荣。

由于以李德为首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执行“左”倾军事路线,采取集中对集中、堡垒对堡垒的错误战术,以至于红军虽一再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甚至付出了巨大牺牲,但始终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1934年10月初,少共国际师因担负掩护军团主力转移的任务,展开了石城保卫战。

敌人用数倍于我的兵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与少共国际师展开了空前激战。史料记载:“是役双方死亡枕籍,尸遍山野,战事之剧,空前未有。”残酷的石城保卫战,与敌人大拼消耗的结果,使拥有一万兵力的少共国际师锐减到5000人。

血染湘江:光辉历程永载史册

红军到达湘江时,湘江上游的水面虽然不宽,但水深流急,不能泅渡,渡口又只有两座浮桥。

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主力渡过湘江后,一右一左,顶住四个师的湘军和五个师的桂军。而少共国际师并未渡江,奉命以一个团直扑全州东南的鲁塘圩,配合红五军团佯攻,以牵制全州的敌人,另外两个团在湘西延寿圩一带构筑阵地,抗击敌人四个团的追击,保卫湘江界首渡口,掩护主力渡过湘江。

面对敌军飞机和重炮的狂轰滥炸,少共国际师进行了整整五天的阵地防御战,用鲜血换来了每一分每一秒,一直坚持到主力部队过江。

12月1日天色快黑的时候,少共国际师已经面临被敌人切断退路的危险。于是,全师赶快收缩兵力,跑步渡河。红一军团领导见形势危急,派兵重渡湘江接应少共国际师过江。彭绍辉和肖华率领大家渡江后,发现还有一个团没有过江,立即又率部分战士杀了回去。

此时,没有过江那个团的1800多人正在临近凤凰嘴渡口的一块小高地上激战。他们本来已经赶到了渡口,可这时敌人也赶到了,他们来不及构筑阵地,便在副团长许开基指挥下,展开了阻击战。虽然连续打退敌军两次较大规模的进攻,但自己伤亡也很大,许开基和相当部分营、连干部都牺牲了。好在彭绍辉和肖华及时赶到,才将剩余的1500多人接过江去。

在湘江战役中,少共国际师虽拼死实现了战略意图,但伤亡惨重,仅剩下2700余人。遵义会议后的1935年1月18日,为了提高主力部队的战斗力,军委决定对全军进行整编。少共国际师和红一军团主力合并,分别编入红一师和红二师。至此,少共国际师走完了短暂而光辉的战斗历程。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