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随时分享,就地科普

随时分享,就地科普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4 15:06:10
随时分享,就地科普
时间:2015-08-24 15:06:10     小编:

东边日出西边雨,南来北往人熙熙。人类的好奇与执着,成就了文明、科技。但想象的羽翼再丰满,也需要科学精神提供飞行动力。我们的科普信条是:从未被假象击倒,一直在追寻真相。

NO.1

【人看到喜欢的东西为什么眼睛会放光】

“他明明跟我走在一起,路边只要有个漂亮姑娘走过去,他就会不由自主地盯着看,每次都恨得掐他。”很多女孩子都有类似经验,也常因此愤愤不平。男人为何看到美女就会双眼放光?

科普一下:这要说到人眼睛的成像原理。瞳孔是虹膜中间的一个漏洞,负责把光线透入到视网膜上。其物理功能是光线变强的时候,瞳孔就会缩小,以防过强的光线刺激视神经;光线变弱的时候,瞳孔就会放大,尽量让更多的光线投射到视网膜上,以获得清晰成像。这一切动作都是由控制虹膜的平滑肌完成的,而平滑肌只受神经系统控制,无论你怎么努力,也不能进行主观控制。实验证明,人在看到喜欢的东西时,瞳孔会放大,以保证多看一些美好的景象;而看到不喜欢的东西时,瞳孔则会缩小,以尽量避免受到负面刺激。所以,看见美女肯定眼睛睁大,惊叹不已。

NO.2

【交心的话为何少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项调查发现,仅38.9%的年轻人每天都与家人交流,每周交流不到一次者达32.4%,其中超四成受访者认为“关爱大家心里都知道,不必刻意表达”,还有两成人羞于表达情感。

科普一下:交流渐少的原因,首先是社会流动加速,人际关系淡化;其次是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本身已经很累,没太多精力跟旁人交流;再次是社会物欲横流,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彼此渴望理解和关爱,却吝于主动付出。最后,网络、手机等沟通方式增多,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与朋友聊天,自然没心思在茶余饭后坐在一起拉家常。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情感的交流和互动,建议大家脱离网络,多多面对面沟通。任何东西都是越分享越少,除了爱和智慧。

NO.3

【遇难题拍脑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麻烦或困惑时,拍一拍脑门有时也会产生灵感。这是为什么呢?

科普一下:科学家发现,大脑的边缘系统主要是控制人的情绪反应的。在靠近脑门的地方,有一个名为扣带前回的部位,是主管认知与情绪的,在解剖上属于边缘系统,这个扣带前回就是人顿悟和灵感爆发的“发动者”。

拍脑门的作用其实就是帮助扣带前回尽快“启动”,好像对心跳停止者按压前胸以复苏心跳,以此刺激扣带前回,使其生物电的活动增强,尽快地启动顿悟和灵感过程,这样人才会突然灵光闪现,豁然开朗。因此,在脑门这儿施加点力以产生灵感是有道理的。

NO.4

【人们为什么宁愿相信谣言】

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没有根据的谣言。这个时候,如何让人相信正确的事实?人们为什么会相信一件事情为真,而不是其他事实?对那些误信了谣言的人,让他们改变自己的观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辟谣的努力还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科普一下:对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有一套解释。在日常的沟通中,人们有一个“隐性的规范”,即默认对方跟你说的话是真诚的、重要的、清晰的,除非有显著的反面证据让你对此产生怀疑。换句话说,“相信”是人类理解一件事情的必要前提。即便人们能够意识到错误信息被纠正,强烈的信念也会影响他们的判断。为什么会这样?科研人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猜测,目前并没有一致的答案。不管原因为何,一个没有疑义的事实是,对已经接收了错误信息的人来说,让他们回复到从未接触过的状态,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