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析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

浅析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4 15:27:28
浅析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
时间:2015-08-24 15:27:28     小编: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近几年社会关注的重要焦点,如何解决、提升大学生就业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甚至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思路与方法,以促进和提高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工作的质量决定未来生活的质量,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至关重要。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大学生自身、高等教育、就业市场及政策。

(一)大学生自身原因

1.心理是首因

毕业生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妨碍着他们的正常求职,例如自卑、自负、焦虑、等。一些毕业生经历一两次的面试失败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挫败感越来越强烈,有的甚至一蹶不振,不再寻找工作机会。消极的心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原因。

2.能力不足

能力是就业的基本条件,是决定未来发展空间的决定因素。很多大学生专业知识懂之甚少,考前大突击下就可顺利通过考试,四年后混到毕业证,但是含金量却很低,综合素质不高,专业能力的低下限制着大学生就业。有些学生,学习很好,证书也考了很多,但适应岗位的综合学习能力很差,实习期都过不了,这点也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3.定位不准

有的毕业生不认真考虑自己的条件和性格特质,也不清楚社会需求毕业生的大环境,这山望那山高,盲目攀比,求全挑剔,致使不仅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甚至措施良好的就业时机。

(二)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不合理

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们高分考上的大学因专业选错而导致毕业就失业的遗憾。高校的部分专业根本无需设置本科专业,拿旅游管理为例,毕业后除了转行的,基本是进入酒店基层服务员,或者选择作导游,本科和专科专业的择业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然而,高考分数却相差200分之多。此外,培养模式侧重高级管理,忽视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各种管理专业比比皆是,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展管理等等,然而用人单位的管理岗位有限,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都只能应聘行政职位,工资低、门槛低。很多用人单位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却少之又少。最后,很多大学生大学四年只学到空泛的理论知识,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导致社会上出现大学生没有技工学校的毕业生的薪酬高的现象。

(三)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毕业生就业区域化严重,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就业率普遍高于东北地区。以黑龙江为例,经济发展主要靠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产业,而石油、天然气产业多属于炙手可热的国企,普通毕业生根本无法触及,剩下的公务员、事业编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地域关系,限制黑龙江商业经济的发展,大型商业企业不多,而中小型企业的用人量有限,甚至,哈工大毕业的高材生在东北都“英雄无用武之地”,无奈之下大部分毕业生只能选择去经济发达地区谋出路,而学历比拼之下不见得占优势,况且在“就业保护主义”(很多地区的只招本地户口)下,外来大学生很难就业,导致就业率不高。

二、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

(一)正视自我

毕业生要调试好自己的求职心态,客观的分析自我,放下思想包袱,排出消极情绪,培养自信、主动的就业意识,保持良好状态。不仅如此,在努力学习专业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人际关系能力,实践能力等。此外,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职业规划,客服就业误区,先就业再择业,努力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和能力,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以政府为导向,大力发展经济

加大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发展科技创新,给中小型企业更多的优惠政策例如税收减免等,扶持商业的发展,带动大学生本地就业。通过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和政策,鼓励企业接收毕业生,以使其承担社会责任。

(三)“个性化”的高校就业指导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传统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只是流于形式,大部门学生草草结课,受益颇微。然而部分高校已积极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开设相关职业与就业指导课程,开发校园就业网站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求职辅导系列讲座,邀请组织企业进校园,订单型人才输出等。就业指导工作也开始慢慢向“个性化”“个体化”服务推进,尝试开展职业咨询、心理咨询、求职简历与面试个案辅导等。就业指导在“面”与“点”上的结合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在校活动和求职实践中问题的解决。

(四)寻找创业机会

参考文献:

[2]王丽娅.教育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113.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