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英国病人》的第三空间分析

《英国病人》的第三空间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5 18:32:29
《英国病人》的第三空间分析
时间:2023-08-05 18:32:29     小编:高跃曾

一、引言

《英国病人》是加拿大诗人兼小说家迈克尔翁达杰在1992年完成的作品,作者翁达杰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场及战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个废弃别墅为背景,以碎片式块状而非线型的叙述手法,用诗化的语言描写了因坠机事件全身烧伤身份不明的英国病人,自愿留下照顾他的加拿大籍随军护士汉娜,被断双指的意大利间谍卡拉瓦乔以及印度锡克族扫雷兵基普在战后回忆过去、修复战争创痛、重塑自我的故事。

霍米巴巴是当代著名的后殖民话语三剑客的重要一员,是后殖民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提出的后殖民语境中的第三空间一般是指超脱于二元对立之外的知识与抗拒空间,来探讨以往被压抑,被片断化或是被忽略的场景,并对其重新加以发展,以扩展斗争或抗拒的可能性。

这部小说除了获得许多文学奖项、被改编成电影赢得奥斯卡等众多大奖蜚声国际之外,还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热烈的讨论和研究。纵观众多研究视角,在国外,多是探讨小说结构、语言或者所用的象征手法等,采用后殖民角度去解读该作品的相关研究为数并不多,且大都是解读该作品是如何颠覆西方文明的霸权地位、重构东方形象的。国内对小说的后殖民研究则多于国外,例如杜艳从后殖民角度解读《英国病人》中艾尔麦西的文化身份,探讨了主人公的寻根过程。而赵亚洲则是从作者的混杂身份出发,剖析小说中对民族主义的超越。

二、在混杂中寻找第三空间

小说作者迈克尔翁达杰是加拿大籍诗人和小说家,1946年出生在斯里兰卡一个富裕的殖民者家庭,具有印度、荷兰和英国三国血统。他在英国度过少年时期,后前往加拿大完成大学学业并定居。这种杂糅的多元文化背景使得翁达杰拥有着超越了国籍甚至种族的限制的视野,也因此能够更为宽容地面对各种议题。因此他在小说中为他的角色们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与外界隔绝的封闭环境,这样的空间设定别具意义,彼时战场已向欧洲内陆迁移,别墅所在的托斯卡纳山区成为一个没有权力纷争,国籍民族界限模糊的世外桃源,在其中角色们能够脱离自己本身的国籍、种族以及阶级的桎梏而身处一个脱离了二元对立的闭合空间中。正如在小说中小偷卡拉瓦乔的感慨:我根本没想到会在这个修道院的废墟里遇到拉迪斯劳斯德艾尔麦西伯爵。几个本无交集的人因为一场战争走到了一起。并且翁达杰特意将小说的时间背景设置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后期,战争带给人的伤害致命且持久,它使人们疲于思考,麻痹情感,带给人们无尽的绝望与空虚,使得人们忽视自我,漠待自然。于是,有的人沉浸往事或是耽于毒品借以逃避现实,有的人则沉溺孤独无法自拔,有的人则依靠倾听填补空虚。小说中的四位主人公,匈牙利贵族艾尔麦西即英国病人、美国护士汉娜、锡克族工兵基普以及意大利小偷卡拉瓦乔,初相遇的时候正是在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巨大创痛后的麻木期,翁达杰在一开始都没有给予他们名字也没有交代他们的身份,取而代之的是他、她或英国病人等含混暧昧的名词。

这四个背景迥异身份各异甚至敌对的人物在这个特殊的真空状态中开始了文化身份的交流、碰撞与杂糅。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事在意大利的山区别墅和个人的过去之间来回跳跃,渐渐地主人公在朝夕相处的互相慰藉中慢慢修复感情,开始正视过去的自己甚至重新审视自身并尝试找寻自我,基普与汉娜甚至产生了跨越种族、国籍甚至信仰的乱世爱情,这个时候翁达杰才逐渐把每个主人公清晰详尽地呈现出来。

不幸的是,这种封闭的空间不可能永远地存在下去,随着战争接近尾声,锡克族扫雷兵基普的民族意识被美国投在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的两颗原子弹彻底激发出来,家国种族带来的冲击击溃了本来脱离政治的绝缘空间,促使基普正视自己从前所受的不公正对待,找回自己的本名并选择回到故国,在那里彻底找回自己迷失的身份。而英国病人后被证实非英国人而是匈牙利贵族的艾尔麦西伯爵也在卡拉瓦乔的逼迫下正视自己试图逃避的过去与身份,最终实现了对自我的探寻。

三、从基普到基帕尔辛格

作为一名生长于印度、受训于英国的锡克族扫雷兵基普,正如同艾尔麦西所说的我和基普都是世界杂种,他不同于他的在故乡激进对抗英国殖民者不惜身陷囹圄的哥哥,而是一个亚洲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矛盾体,拥有着混杂的文化身份。一方面作为一名被殖民者,他下意识会抵制西方文化,坚持自己的文化与信仰。基普的头上总是包着头巾、不喝酒、吃素食。他总是独来独往,即使来到庄园,也坚持住在屋外自己的帐篷内。即使后来陷入爱情,他也不会接受任何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东西他不需要也不愿意让她把针头插进他的臂膀,像卡拉瓦乔那样。

作者更是借汉娜之口说出基普的心声:对他来说我们都是边缘人。但是由于他所在的印度是英国殖民地,他小时候被迫接受了西式教育,在参军之后更是丢失了自己的本名基帕尔辛格,被以一个略带侮辱意味的英国名字基普代替。基普作为一个来自异国的殖民地军人,跟随殖民地雇主参与了殖民却又因为自己的身份被隔离在了殖民阶层之外。这种无法化解的矛盾注定了他深陷于顺从抑或背叛,骄傲抑或卑微的两难境地之中动弹不得,而这种尴尬的境地又使得他既无法专注于战争也不能专注于个人情感。

这种身份文化的冲突或许正是身世背景同样复杂的翁达杰刻意为自己小说的人物所创设的绝境。在意大利的乡间别墅里,脱离了种族和国籍的制衡的他和英国病人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友谊关系,可以和他一起分享牛奶;甚至和护士汉娜陷入爱情,并尽心为宗主国服务冒着生命危险拆除各种炸弹。但这样和谐的生活最终也随着原子弹在日本的爆炸而被击破,让他彻底崩溃,他终于意识到亚洲国家、亚洲人民依旧是处于一个不公平的地位深受委屈。于是本来中立的第三空间在他的觉醒下开始片片瓦解,分崩离析,他的情感也终于爆发,把枪口指向在他心中代表着西方文明的艾尔麦西伯爵意图反抗西方文明的压制,最终抛下他挚爱的汉娜奔赴回遥远的东方文明,并且终于抛弃了英国人给予他的名字,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印度名字:他拿出那张全家福他的名字叫基帕尔辛格。基帕尔在自我身份探寻的最后,选择了离开欧洲、回到印度,意喻着他终于找到自己的身份回归家园。只是在基普回到印度之后,他也并不能彻底摆脱欧洲,在逃亡的途中,他感到自己始终把英国病人的身体带在身边。

正如英国病人给他念的《以赛亚》中的字句:我传给你的话,必不离你的口,也不离你后裔与你后裔之后裔的口,从今直到永远。

西方的文明还是存在在他的生活中,他重新寻回的东方身份也始终带着西方的烙印,就好像在小说的最后作者所用的那一段蒙太奇,他想象中的汉娜碰落的玻璃杯,变成了他接住的从女儿手中落下的西式餐叉。

四、从英国病人到匈牙利贵族阿尔麦西

在一座被战争摧毁得残破不全的别墅里,拒绝随着大军后撤的年轻战地护士汉娜选择留下来照顾一个失去记忆的严重烧伤病人。这位英国病人在清醒的时候喜欢颠倒无序地重复自己支离破碎的记忆,身处别墅之中,灵魂却依旧留在他曾经工作过也在那里出事的茫茫沙漠。翁达杰给他设计了一次空难,烧毁了他的身体,也烧毁了他的记忆,最大限度地模糊了他的身份,他在别墅的存在好像一个只余思想的混沌的灵魂。他和基普有很多共同之处,诚如他所言,我和基普都是世界杂种。但是同样的混杂身份所代表的群体却大不相同,艾尔麦西代表的是对各种文化的吸收与理解,他喜爱不同的文化,关心不同的文明,对所有生命一视同仁并充满悲悯。但是同时他也是混乱的,模糊的,他不清楚自己来自何方,忘记自己的国籍,甚至从他的口音中也听不出他的民族。

后来在卡拉瓦乔的逼迫下,他终于开始正视自己,开始寻回自己曾经试图逃避的记忆。但是找到身份的他依然复杂:二战中匈牙利和德国是轴心国,英国是协约国,意大利是轴心国转协约国,他为英国效力,但是后来为了救凯瑟琳又不惜背叛英国带领属于轴心国的德国的军队穿越沙漠,后来更是被认为是一个英国病人他的身份本身即是混杂的、交织的。

因此在基普拔枪指向他时,卡拉瓦乔对基普说,你搞错了。如果有什么人是站在你那一边的,可能就是他。艾尔麦西,这位博学多才的西方学者,承载着多种文明与记忆,有着独特的国家观、地理观和社会历史观慢慢的,我们成了没有民族的人。我开始憎恨民族。民族、国家使我们变得畸形。穿越国境对我来说易如反掌。不属于任何人,不属于任何国家。后来的灾难禁锢了他的身体却也使他的灵魂更为自由,他无需翁达杰设定的别墅作为隔离而能自成一个独立空间,就好像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构建的自由国度,身份不再重要,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可以到达。

五、结语

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最终艾尔麦西坚持了自己的无国界身份,而基帕尔找回了自己的名字,带着西方文明的烙印回到印度并且将把这种杂糅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在这场战争当中,两种文明都失败了。也许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纯粹的文明已不复存在,接受各种文化的混合灌输,也许才是寻找自己身份最现实的出路。正如小说中反复提及的希罗多德,这位被尊称为历史之父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对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都一视同仁,将世界的美融于广博的行旅与记述之中,翁达杰也许正是借此来表达自己对世界不同文明的达观态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