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宇文所安的译评

宇文所安的译评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02:58:11
宇文所安的译评
时间:2023-08-07 02:58:11     小编:

宇文所安的译评 宇文所安的译评 宇文所安的译评 文章来源

一、宇文所安与《文赋》

二、从翻译目的论看宇文所安的译文

翻译目的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传递说话人的意图。在意图、意义、语言三者的关系上,意图赋予语言以意义,意义是意图和语言相结合的产物,语言则是联结意图和意义的中介或纽带,也是这两者的外化、物化手段。因此,要确定话语意义,就必须充分考虑说话人的意图、交际场合以及听话人的背景知识、信念、态度等语境因素。就翻译而言,它们是一种“三元关系”间(即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明示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既要通过原文语境关联推理认知原作意图和意义,与原作者达成认知上的共识而构成交际的一方,又要通过译文将自己认知的原作意图及其相关信息与译文读者交流而形成交际的另一方,从而完成这种“三元关系”间的跨文化语言交流。但是由于文化环境、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原作意图及其语篇形式与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原语与译语的语篇功能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也难以一致。对于这种情况,继弗米尔(H.J.Vemmeer)之后,以莱斯(K.Reiss)、诺德(C.Nord)等为主的“目的论”学者提出了明确的主张。他们认为,为适应译文文本功能、新的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将自己放在译文读者的位置上,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既能连贯自如地传达原作内容,又符合目的语规范和文化标准并且译者还可根据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当调整、删减甚至改写。翻译目的论为译者顺利实施其翻译策略提供了可行性途径。

宇文所安对《文赋》的精彩译评把翻译目的论所表达的技巧和意蕴发挥的淋漓尽致。透过他的译评,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学贯中西的西方汉学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理解,体味到他译文中的哲思之美。宇文所安在ReadingsinChineseLiteratureThought的Introduction中写到“Thisworkisaddressedprimarilytotwoaudiences:first,toscholarofwesternliteratureswhowishtounderstandsomethingofatraditionofwesternofnonwesternliterarythought,andsecond,tostudentsbeginningthestudyoftraditionalChineseliterature.”[3](这本书服务于两种读者:一是想对非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的学者,再者就是中国传统文学的初学者)。他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学批评介绍给学习文学和理论的西方读者。中国古典文论不仅是古代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关于艺术的哲学思考,而且还是古代文学家创作经验的结晶。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论已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模式、思想体系和话语系统。从文体学角度来看,文论典籍主要属于文学类体裁,尤其是散文体裁,具有叙议结合、重神明理的特点,并有其自身的常规性——“形趋简约”的语用规范、“言以文远”的审美原则以及“敷陈其事而道言之”的说理宗旨。因此,为了能让读者领悟到中国古典文论的精华,宇文所安不仅需要传达古典文论的思想精髓,更要在翻译中体现其文体风格。为了达到向西方读者展现中国古典文论的思想精髓并保留其文体特点这一目的,宇文所安在翻译陆机《文赋》时如何做的呢?下面笔者将对其翻译进行分析研究。

1.增加信息以示译入语与原语区别

原文:或文繁理富,而意不指适。译文:Itmaybethatthepattern(wen)islushandtheprinciple(li)rich.Butintermsofconcept(yi),itdoesnotreallyhaveapoint.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个将言、意、物矛盾关系引入创作过程并以理论探讨的是陆机。他在《文赋》中以“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作为要解决的中心问题。这里陆机指出“文繁”、“理富”、“意不指适”矛盾关系,强调创作主体在构思中努力追求“意”、“言”之间的和谐。为了彰显陆机的这一文学理论思想,并让不熟悉中国文论的西方读者体会到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宇文所安在给出译文的同时采用添加括号的方式在译文中增加了“(wen)”、“(li)”、“(yi)”这三个信息,这并不是一般的音译,因为括号的增添正是要提示读者注意文中要表现的矛盾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增加信息的音译方法,宇文所安在《文赋》英译屡试不爽,不仅更好地传达了文论词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更体现出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从而不断提醒英文读者,被翻译过来的汉语词与它的英文对译并非等值。

2.直译以保留保留原文的模糊性 3.归化以便原文文化意象的接受

三、结论

翻译中应具体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目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文化差异、读者需求则是在确定了翻译目的之后应考虑的因素。也就是说,翻译并 宇文所安的译评 宇文所安的译评 宇文所安的译评 文章来源

非只需遵循传统观点中的翻译标准即可,只有将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并酝酿之后,才能译成精妙且被读者赞赏的作品。宇文所安正是基于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学、文论的目的翻译《文赋》,在这一目的指导下,他站在读者的角度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不仅成功的向西方读者展现了中国古典文论的博大精深,并真正做到了“如风格以出”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