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曹保平这个人

曹保平这个人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7:06:25
曹保平这个人
时间:2023-08-06 07:06:25     小编:

第一次看曹保平的电影是《光荣的愤怒》,记得看完后觉得十分郁闷,那些山坳里矿坑边的人们,动不动就钉耙与棍棒齐飞,暴力与血腥一色,全无我们以为村落百姓的纯朴与善良,曹保平镜头下变化中的中国底层社会,几无怜悯,欠缺救赎,犀利而偏执地剥露出人性的卑劣与贪婪,看这部作品,观众会深深受挫受伤,那些悍硬的汉子,成群结党,巧取豪夺――封建尚未根除,却染上了资本主义的图利,他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让观众觉到绝望,逃不出去又如鲠在喉。

那个年代,中国已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经济的革命使国际对中国的乡村题材不再有兴趣,曹保平纵有才华,却不能像有些人靠二三线县城故事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时代过去了,世界把眼光望向中国城市。

曹保平接下来拍出《李米的猜想》,同样偏执的个性,角色转变为女性,周迅奉献出表演生涯的巅峰之作,歇斯底里的痴情,压抑愤怒的爆发,《李米》不再疏离,它让电影界认识了这个学编剧文学出身创作者内在的坚持。

我曾说过,他像类型中的巴德・伯蒂彻和安东尼・曼,封闭中有存在主义的困境,道德和行为充满暧昧。角色带着复仇与愤怒,在矛盾与欲望中受挫不安。《李米》比《愤怒》更富感染力,因为曹保平用了让大家认同的职业演员,丰富的表情和情感,比木头木脑愣愣的村民更让人有代入情绪。

再接下来的《烈日灼心》又回到曹保平的阳刚世界,三个逃犯与一个警探 ,纠结迷离的关系网络,脱离了港式警匪片的安全距离。我以为他为中国电影开辟了新类型,那种贴近观众的现实性,使观影过程令人不安,因为无法预测,无法解套。而且它打破了艺术商业的樊笼,票房竟可破三亿,让乱七八糟商业电影污染的劣质环境出现一线生机。

当你还在高兴于观众的素质时,曹保平又拍完了《追凶者也》,仍是多线叙述,背景由厦门搬到了云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偏执的气氛仍然弥漫,个案成了共象,曹保平扩大了视野,还抽丝剥茧地添加黑色幽默,原始的食色性也。可贵的是从《李米》到《烈日》后,曹保平对千疮百孔的角色平添了悲悯,最具威胁危险的恶徒亦有值得同情的地方,而灰烬中,总残存着丝丝温暖。

个人认为,他是杜琪峰后,第一个“作者”。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