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帕斯捷尔纳克和伊文斯卡娅——云中的双子星座

帕斯捷尔纳克和伊文斯卡娅——云中的双子星座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7-15 00:26:11
帕斯捷尔纳克和伊文斯卡娅——云中的双子星座
时间:2023-07-15 00:26:11     小编:

他一直是她热爱的诗人和崇拜的偶像,他也被她的美貌所震撼,他们两人在第一次接触时,便碰撞出了心灵的火花。然而,他们的邂逅却不仅使她经受了许多磨难,也把他过早地送入了坟墓……

记得十几年前,我在北京翻译《日瓦戈医生》,当翻到第十四章《重返瓦雷金诺》时,我曾激动得几次搁笔。“暴风雪袭击着旷野中一栋已很久没人住的住宅,四周渺无人迹,只有四只狼对着室内的灯光嚎叫。栖身在室内的日瓦戈医生和拉拉陷入了绝境,等待他们的不是逃脱便是死亡。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两颗相爱的心互相温暖、支撑……”拉拉的原型就是伊文斯卡娅,日瓦戈同拉拉的爱情,便是诗意化了的帕斯捷尔纳克和伊文斯卡娅的爱情。

邂逅

帕斯捷尔纳克生长在一个艺术气氛浓厚的家庭,他对欧洲文学的艺术造诣很深,并且精通英、德、法三国语言。他性格孤僻,落落寡合,与十月革命后从工农兵当中涌现出来的作家格格不入,而由后者组成的文学团体“拉普”也把他视为异己。但不知为何,他却受到了布尔什维克领袖布哈林的青睐,在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还把他树为了诗人的榜样。但这并未改变作协领导人对他的态度。

1935年,斯大林用已去世五年的马雅可夫斯基取代了帕斯捷尔纳克的地位。1938年,布哈林被处决后,帕斯捷尔纳克便被孤立了。无产阶级作家不屑于同他交往,他对他们也是敬而远之。和他处境相同的作家不敢同他交往,他也怕给他们带来麻烦。

在家庭中,帕斯捷尔纳克同样孤独。他的第二任妻子奈豪斯虽然非常爱他,但文化修养上的差异,使他们难以在精神上产生共鸣。

帕斯捷尔纳克亟待友谊的甘露。不久,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了,帕斯捷尔纳克也上了前线,并获得了一枚勋章,这使他暂时忘却了内心的孤独。胜利后,他渴望能有一股新鲜的空气吹进苏联,令人毛骨悚然的清洗、镇压不再重演。

1946年,他开始创作《日瓦戈医生》。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在西蒙诺夫主编的文学杂志《新世界》编辑部结识了伊文斯卡娅。帕斯捷尔纳克一直是伊文斯卡娅热爱的诗人和崇拜的偶像,他也被伊文斯卡娅她的美貌所震撼,两人的目光一接触,便碰撞出了心灵的火花。几天以后,帕斯捷尔纳克就将自己所有的诗集签名赠送给了伊文斯卡娅,并邀请她到著名钢琴家尤金娜家里去听他朗诵《日瓦戈医生》的前三章。伊文斯卡娅觉得,第二章中拉拉的气贡和自己非常相近。后来,帕斯捷尔纳克更是把伊文斯卡娅的经历写进了拉拉的形象。伊文斯卡娅的第一任丈夫是在大清洗中被迫自杀的,她在第二任丈夫因病去世后,一直与女儿伊琳娜相依为命。而拉拉也是在丈夫被迫自杀后,一直和女儿卡佳厮守在一起。

帕斯捷尔纳克同伊文斯卡娅的邂逅,改变了两人的命运,不仅使伊文斯卡娅经受了许多磨难,也把帕斯捷尔纳克过早地送入了坟墓。1946年,伊文斯卡娅34岁,帕斯捷尔纳克56岁,但年龄的差异并未能阻碍他们相爱。一年以后,帕斯捷尔纳克对伊文斯卡娅说:“我想对您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我要同您以‘你’相称,因为再以‘您’相称的话,就太虚伪了。普希金没有凯恩心灵不充实,叶赛宁没有邓肯写不出天才的诗句,帕斯捷尔纳克没有伊文斯卡娅就不是帕斯捷尔纳克了。”

孤立

其时,帕斯捷尔纳克在西方的影响力超过了许多在苏联国内走红的作家。自1945年开始至1957年,帕斯捷尔纳克曾被十次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但这却导致苏联作协领导人想方设法地压制帕斯捷尔纳克,他的很多作品都不能发表。

但帕斯捷尔纳克并未屈服,既然诗作无法发表,他便以译书维持生计。他翻译的《哈姆雷特》和《浮士德》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

为堵死帕斯捷尔纳克的翻译之路,苏联莎士比亚研究者斯米尔诺夫曾对帕斯捷尔纳克的译文大加挑剔,致使帕氏已排版的两卷莎士比亚戏剧译文无法付印。

被捕

苏联作协为了教训帕斯捷尔纳克,阻止他写《日瓦戈医生》,还想出了一个更加狠毒的办法――1949年10月9日,逮捕了伊文斯卡娅。帕斯捷尔纳克明白,逮捕她就是为了恫吓自己,迫使他放弃《日瓦戈医生》的创作。他无力拯救自己心爱的人,除了悲痛和思念外,他所能做的就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小说创作中。

帕斯捷尔纳克的倔强态度,使监狱里的伊文斯卡娅受了更多的罪。审讯员对她连轴审讯,一直折磨了她三天三夜。为了压下她的“气焰”,审讯员还把她关进了太平间,暗示帕斯捷尔纳克已死,你还死撑着干什么?伊文斯卡娅一人待在几十具蒙着白布的尸体中间,并不害怕。她一揭开白布,发现没有自己的爱人,反而增加了对抗的勇气。

归来

伊文斯卡娅在同女劳改犯们一起用铁镐刨地时流产了,这是她和帕斯捷尔纳克的孩子。她在劳改营里被关了五年,直到1953年才被释放。她在劳改营期间,帕斯捷尔纳克无法同她联系。他每次回忆起他们在一起的情景时就会痛不欲生,并写了不少思念她、赞美她的诗。

伊文斯卡娅获释后,帕斯捷尔纳克见到伊文斯卡娅时惊喜万分,劳改非但没有摧毁她的精神,也未改变她的容颜。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伊文斯卡娅不仅是帕斯捷尔纳克温柔的情人,还是他事业的坚定支持者。拉拉的形象可以说是他们共同创造的,伊文斯卡娅的经历丰富了拉拉的形象。从此,帕斯捷尔纳克的一切出版事宜皆由伊文斯卡娅负责,这是奈豪斯所无法胜任的。

碰壁

1956年,帕斯捷尔纳克完成了《日瓦戈医生》,他把稿子同时交给了《新世界》杂志和文学出版社。《新世界》否定了小说,把稿子退还给了作者。文学出版社也拒绝出版他的这部小说。

1957年,意大利出版商费尔特里内利从伊文斯卡娅那儿读到了手稿,极为欣赏,并把手稿悄悄地带回了意大利,准备出版意文译本。他同帕斯捷尔纳克商洽,帕斯捷尔纳克提出必须先在国内出版,然后才能在国外出版。伊文斯卡娅又去找文学出版社,恳请他们出版,并提出他们可以随意删去他们无法接受的词句,甚至章节,哪怕出个节本也行,但仍遭到拒绝。 1957年底,《日瓦戈医生》的意文译本终于出版了,紧接着,欧洲又出版《日瓦戈医生》的英文译本、德文译本和法文译本,并成为1958年西方最畅销的书。

苏联领导人震怒了,帕斯捷尔纳克成为众矢之的。苏联国内的报刊开始连篇累牍地发表抨击《日瓦戈医生》的文章,可几乎谁也没读过这本小说。帕斯捷尔纳克在作家当中被完全孤立了,只有几位老作家见面时还同他打打招呼。他大部分时间都同伊文斯卡娅待在一起,她对他可谓忠贞不二,她预言小说迟早会被苏联人民接受,劝说他原谅现在反对他的人,并把一切责任都揽在了自己身上。

解释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谈到《日瓦戈医生》。他说:“我又想起《日瓦戈医生》这本书,我无法原谅自己的是,它在我国成了禁书。《日瓦戈医生》我没读过,领导层里也没人读过。我们相信了那些对艺术作品进行监视的人。《日瓦戈医生》的被禁给苏联造成了直接的损失。国外的知识界纷纷起来反对我们,其中也包括那些原则上并不敌视社会主义,却坚持言论自由立场的人。”

伊文斯卡娅被苏共政治局委员苏斯洛夫召到苏共中央,苏斯洛夫对她严厉申斥,并一再地追问她帕斯捷尔纳克与意大利出版商费尔特里内利的关系。伊文斯卡娅一口咬定手稿是她转交的,与帕斯捷尔纳克无关。而且帕斯捷尔纳克在得知后,还坚持要先在国内出版。在苏斯洛夫召见伊文斯卡娅后,对帕斯捷尔纳克的批判也升级了……

获奖

次日清晨,第三位邻居费定来到帕斯捷尔纳克家,逼他公开声明拒绝诺贝尔文学奖,不然作协就开除他。并让帕斯捷尔纳克到他家一趟,苏共中央文艺处处长波利卡尔波夫正在那里等他。但帕斯捷尔纳克拒绝发表声明,也不肯同费定去见波利卡尔波夫。

奈豪斯见费定匆忙离去,脸色阴沉,连忙上楼看丈夫,只见帕斯捷尔纳克已晕倒在地板上。作协对帕斯捷尔纳克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但他始终没有屈服。他在致作协主席团的信中写道:“任何力量也无法使我拒绝人家给予我――一个生活在俄罗斯的当代作家的荣誉。但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我将转赠给保卫和平委员会。我知道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必定会提出开除我会籍的问题,我并未期待你们会公正地对待我,我预先宽恕你们。”

拒绝

几个小时以后,帕斯捷尔纳克同伊文斯卡娅通了电话,随后便赶到邮局给瑞典文学院拍了电报:“鉴于我所隶属的社会对这种荣誉所做的解释,我必须拒绝授予我的、我本不配获得的奖金。”与此同时,他也给苏共中央发了份电报:“恢复伊文斯卡娅的工作,我已拒绝奖金。”帕斯捷尔纳克为捍卫荣誉不畏惧死亡和流放,但荣誉在爱情面前黯然失色。为使伊文斯卡娅免遭迫害,帕斯捷尔纳克一切都在所不惜。在一连串猛烈的打击下,帕斯捷尔纳克身心憔悴。他孤独地住在作家村,心脏病不时发作,很难出门。奈豪斯也不准伊文斯卡娅进入家门,这使他们两人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

身后

1960年5月30日,帕斯捷尔纳克溘然长逝。官方只在报上发了一条消息:文学基金会会员帕斯捷尔纳克逝世。

帕斯捷尔纳克下葬的那天,千百万人涌向他的住宅同他告别。奈豪斯不准伊文斯卡娅同他告别。伊文斯卡娅在大门前站了一夜,只能从人群后面,远远望着徐徐向前移动的灵柩。此时,她五内俱焚,晕倒在地。但她万万没料到,等待着她的是更大的磨难。

帕斯捷尔纳克逝世后,伊文斯卡娅和她20岁的女儿伊琳娜同时被捕,罪名是向国外传递手稿,获取巨额稿酬。伊文斯卡娅除在莫斯科给意大利出版商看过《日瓦戈医生》手稿外,从未向国外传递过任何手稿,稿酬更是没有领取过。当局把对帕斯捷尔纳克的怨气都撒在了她的身上。她被判处四年徒刑,伊琳娜两年。赫鲁晓夫下台后,伊文斯卡娅才被释放。她同帕斯捷尔纳克相爱13载,共同经历了人生旅途的惊涛骇浪。她把这一切都写入了回忆录《时间的俘虏》,书名取自帕斯捷尔纳克的抒情诗《夜》的最后一节:

别睡,别睡,艺术家,不要被梦魂缠住,

你是永恒的人质,你是时间的俘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