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儿童影视作品译介的规范运作

儿童影视作品译介的规范运作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7 22:34:43
儿童影视作品译介的规范运作
时间:2023-08-07 22:34:43     小编:

儿童影视作品译介的规范运作 儿童影视作品译介的规范运作

:视觉文化研究 全球化时代中国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格

儿童影视作品译介的规范运作 更多内容源自3edu幼儿

整合文本性的翻译规范理论

如今的翻译研究的视角已从规约性研究转到描述性研究。翻译规范理论作为描述翻译学研究的重要部分,曾引领风骚一时。赫曼斯等学者甚至提出翻译规范可以看作是解决翻译活动实际问题的“模板”。可是这个“模板”具体怎么操作呢?真能做到价值中立吗?莎夫纳就提出质疑:“我们怎样从规范过渡到译文文本……译文中有规律的样式和规范的关系如何?”(Schffner,19

9

9)如同许多双刃剑一样,多元系统理论渊源和描写翻译学的研究方法虽为翻译规范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但其“描写—概括—验证”的研究模式也限制了它吸收其他领域的研究成果。中国学者韩庆果以译文的文本性①为出发点对现有的翻译规范理论加以调整,提出了包含文本规范、文本外规范和偏差规范的新分类:文本外规范,指翻译活动所处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对整个翻译活动产生的制约。文本外规范可分为期待规范、文化和权力规范。文本规范,指文本性标准在文本外规范制约下于目的语文本中的体现,即衔接性规范、连贯性规范、意向性规范、可接受性规范、信息性规范、语境性规范和互文性规范。偏差规范,指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基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在文本性和文本对读者和社会的影响上产生的偏差。

儿童影视作品译介中三种规范的运作

(一)文本外规范的运作

期待规范包含读者对翻译行为和译文文本的期望,把它放在第一位论述是因为译文的目的和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读者、翻译活动发起者、市场等的期待的预测和判断。在特定历史时期,目标文化偏爱哪些作家、哪个时代、何种文类或流派的作品?在第11届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上《马可?波罗回香都》的获奖看似无心插柳,实则极佳地体现了文本外期待规范和文化规范的运作。起初该片作为首映式影片是不参加评选的,但因好评过爆而意外收获了刻有如下评语的一个特别金制奖杯:“杰出的电影语言,深受儿童欢迎的电影。”开罗的《电影杂志》评论这部中美联合摄制的作品“可以和美国动画片媲美,但又不同于美国动画。既蕴涵了美国动画片娱乐的要素,又可以看见中国的民族特色和东方文化”。可见译介这部既有跌宕起伏情节又收揽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影视作品是满足了目标市场的预测和目标观众的心理期待的。另一个典型的成功选择待译影视作品的例子是英国动画片《花园宝宝》。它在央视的热播首先得益于观众定位的精准:针对1~4岁年龄段的“最小”观众。《花园宝宝》故事主要内容是在一片异常美丽的花园里,一群憨态可掬的卡通人物之间发生的关于分享、友爱、互助的故事。它较为全面考虑到了婴幼儿的知觉动作、认知语言、情绪等特点,提供给幼儿们很多视觉上的美感与知觉经验,不同于许多国产动画片对影片说教功能的过分强化。《花园宝宝》衍生出的图书、点读笔、主题公仔玩具等系列产品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也反证了文本外规范在译介作品时的指导作用。

(二)文本规范的运作

(三)偏差规范的运作

偏差规范指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相比基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在文本性和文本对读者及社会的影响上产生的偏差。(韩庆果,200

6)由译者个人风格引起的原文文本性和译文文本性的偏差在很多影片的译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港台的译者和内地的译者的译文就有较明显的风格差异,由于港台翻译通常会根据人物、台词的内在含义和影片内容等做一些改变,就显得比内地版灵活。如在《功夫熊猫》的译介中,台湾译文更倾向使用俗语和成语,甚至用流行的网络词汇。比如“Ineedalotmorethandewandtheuni-versejuice.”台湾译为“我绝对不能只喝露水,还有宇宙的那个什么东东。”

结语

《马可?波罗回香都》《哈利?波特》系列、《功夫熊猫》《花园宝宝》等影视作品的成功译介不是偶然的现象。儿童影视作品译介的成功是有规律可循的,透过它们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翻译规范在文本制作各个层面的运作。整合文本性的翻译规范理论弥补了图里理论过强的工具理性倾向,让曾经被这一理论忽视的译者主体性因素也在偏差规范中体现出来,对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认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