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川中大乐”传承与创新研究

“川中大乐”传承与创新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7:38:24
“川中大乐”传承与创新研究
时间:2023-08-06 07:38:24     小编:胡金高

摘 要:“川中大乐”作为巴蜀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已经入选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川中大乐”是巴蜀民族文化精品,蕴含着深刻的巴蜀传统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填补了四川无大型鼓乐的空白。“川中大乐”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浓郁的四川地方文化特色。但是随着各种音乐形式的越来越多元化发展,各种因素使得“川中大乐”随着时代的进步日渐被边缘化。在当今信息繁杂的时代,这种音乐表现形式已经成为少人问津的古董。创新传承才是“川中大乐”重焕生机和活力的基础,而传承创新的方式是与高科技的产物电子管风琴结合,将“川中大乐”的传统音乐元素进行新改编、新创作、新挖掘、新组合,用电子乐器的高科技音色音效与编曲功能,以及用电子乐器的大众传播力来传承与创新,“川中大乐”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川中大乐”;传承;电子管风琴;创新

“川中大乐”是四川原著汉民族民间打击乐与外来移民汉民族民间打击乐互相渗透、发展衍化的重要历史产物,它是川中地区乃至巴蜀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研究古巴蜀移民文化和巴蜀民间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川中大乐”不同于一般的民间音乐,它以纯打击为呈现方式,古朴大气,曲牌结构具有交响音乐的严谨性,演奏技巧具有专业乐班的规范性,表演阵容具有大型乐舞的动作性,是一笔颇可珍视的音乐文化遗产;它是历史上川中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本文将从“川中大乐”的渊源、乐队特征、现状以及创新传承四个方面来对其进行探讨。

1 “川中大乐”的渊源

据蓬溪县地方文献记载和民间相传,“川中大乐”源于周朝的宫廷乐师发明,流传到唐代开元年间,唐明皇听到此乐高昂悦耳,演奏队形壮观,气势磅礴,特名为“大乐”,专供皇帝登基或帝王出巡使用。至明末,湖北麻城有一青年在宫廷任乐师,后因战乱逃回老家,清初,这位青年随湖广移民填四川,将此乐带到四川省蓬溪县(今大英县)蓬莱镇,经与当地民间打击乐融合,并随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改进,渐在川中地区衍化为极具地域特色的大型打击音乐――“川中大乐”。“川中大乐”传承至今,历经300余年,传人17代。“川中大乐”节奏昂扬欢快,气氛喜庆热烈,场面庄严华贵,乐队形态独特,演奏样式规范,曲牌结构严谨,具有鲜明的巴蜀文化特征和浓郁的四川民间风情,填补了巴蜀无大型鼓乐的空白。

2 “川中大乐”乐队特征

2.1 乐队编制

“川中大乐”乐员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在乐队形态的布局上强调一个“大”字,即乐器尺寸大、音响声效大、乐员形体大、打击力度大、动作幅度大。

乐器大,即大脚盒鼓仿洗脚木盆,上实下空,蒙一面生牛皮,鼓面直径1米;大钹每副5公斤;大铙每副8公斤;大马锣每个1公斤。乐队阵容也很大,“蓬溪大乐”规范人数为108名,应36“天罡”,72“地煞”,特殊情况下可作增减。最有特色的是乐员形体很大,乐员中的鼓钹手要威武壮实,体重要在150斤以上;并且打击动作力度大,大鼓手举捶于额,收捶于心,亮开山相,起霸王鞭,竖卧蚕眉,开八字步,收虎跨裆,大钹手举钹过头,亮胛托掌,上仰为“翻天印”,立钹为“日月图”,翻钹为“雁辟翅”,收钹为“风折柳”。

2.2 锣鼓类别

中国的民间打击音乐大致可分为清锣鼓打击乐和丝竹锣鼓打击乐两大类。“蓬溪大乐”完全由纯打击乐器组成,属清锣鼓打击乐范畴,其乐器主要包括中心脚盆鼓、大脚盆鼓、小脚盆鼓、川堂鼓、大大钹、二大钹、苏钹、川钹、大马锣、二马锣、川马锣、大铛铛、二铛铛、铙、铰等。“川中大乐”中的脚盆鼓上实下空,形似旧时洗脚木盆,用生牛皮蒙一面,发音高亢清脆,其余铜乐器均用上等响铜手工炼铸。蓬溪人把“川中大乐”中的大脚盆鼓比作雷,把大钹比作电,鼓钹合击,犹如雷电交加。还有说大脚盆鼓上实下空,周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乾坤,正合周天365度;大钹两扇,象征两仪,正合日月两星。

2.3 曲牌结构

“川中大乐”的曲牌多为大曲,演奏以大打为主,小打《牵藤藤》一类仅限一种长棰式打法,用于各大曲之间的转换链接。整体结构呈“大打――小打――大打”三段体样式,大中套小,小中引大。大打多采用切分节奏,小打可以在规定的节奏中自由加花,结束均落在单棰上,曲牌间转由大鼓滚击连接。

“川中大乐”曲牌的结构形态主要分为三类:

(1)硬眼类,亦称死眼或老牌子。这类曲牌相对独立,演奏时不与其他曲牌链接,单起单收。传承年代久远,历代艺人口传心授完整,几乎不走样,系“蓬溪大乐”的精华,属单曲体裁。常用曲牌有《凤点头》《扑灯蛾》《大贺福》《云里翻》等。

(2)软眼类,亦称活眼。这类曲牌可以单起单收,也可以与其他曲牌链接,演奏时依据中心司鼓的眼份转换,即兴演奏,属连曲体裁。常用曲牌有《狗舂血》《金钱花》《锦芙蓉》《普安咒》等。

(3)连眼类,亦称合牌。这类曲牌将3支以上单独曲牌连在一起,多的可达10支以上,演奏长度最短20分钟,最长可达数小时。这类连眼曲牌往往以连接的多支曲牌中的一支为连眼后的曲牌名称,属套曲体裁。主要曲牌有《五洲庆瑞》――“五龙出海”“五凤朝阳”“五福临门”“五方纳财”“五洲庆瑞”等。

2.4 表演队形

“川中大乐”表演队形编排十分考究,小型乐队(20人以下)为“蝉形”;中型乐队(60人以下)为“蝶形”;大型乐队(100人以上)为“龙形”。“蓬溪大乐”演奏时要搭扎“乐棚”,乐棚仿古代帝王明轿的篷盖制作,以示壮阔。

3 “川中大乐”的现状

在当今信息繁杂的时代,“川中大乐”日渐被边缘化,现在这种音乐表现形式已经成为少人问津的古董。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绝大部分乐器被销毁,濒于失传,直到1994年由四川省蓬溪县文化局挖掘整理,经过多年的抢救式发展,才逐渐让这种艺术形式得以保留下来。从事“川中大乐”研究的学者们在为保留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但是这种地方民族音乐文化逐渐少人问津,面临无法传承的危机。 这一乐曲形式濒临灭绝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传承队伍老化。掌握这一艺术形式的很多都是老艺人,而现代的年轻人又不喜欢学习这一曲艺。二是曲谱丢失。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产生的优秀传统曲目,因缺乏整理、挖掘、提炼和舞台展示而濒于失传。三是传承方式过于单一。“川中大乐”根据历代艺人传承下来的锣鼓经谱,也有老艺人的口传心授曲谱进行演奏,时间久远加之历史变革,这两种传承方式日渐弱化,留世作品较少。四是对传统技艺的重视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休闲娱乐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广,传统技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此外,艺人收入微薄、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都制约着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发展。

4 创新传承是“川中大乐”重焕生机和活力的基础

我们要着力研究建立保护、发展、回馈机制,开辟动态的持续发展的创新传承路径;通过理性看待“川中大乐”的原生态传承,支持“川中大乐”在特色建设策略和技术选择上的理性趋势,创新“川中大乐”的保护措施。

4.1 重视“川中大乐”音乐理论研究

“川中大乐”是区域精神财富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而成的,是地方文化特色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应加强对“川中大乐”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二是保护“川中大乐”的传统物质载体。应致力于“川中大乐”固有的“形”的保存、保护,特别是传统节庆演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传统曲目的收集、编纂、创新、创作等,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音乐其“形”的载体的作用。同时,对“川中大乐”中的“形”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国家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川中大乐”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力,使有“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4.2 创新传承手段

“川中大乐”乐队与电子管风琴结合,电子管风琴具有很多优势,它特色的演奏方式,让多声部多打击乐器同时演奏成为可能。电子管风琴有上百种打击乐器效果,乐器真实采样,“川中大乐”的打击乐器都可以模仿出来,如大脚盆鼓、大钹等。“川中大乐”中的大脚盆鼓原本展现雷声,大钹模拟闪电,这种鼓钹合击,就犹如雷电交加,使用电子管风琴不仅可以把打击乐器原声模仿出来,还可以通过电子乐器的特效声音进行详尽的编辑,使声音更加具有穿透力与场景感。电子管风琴还具有人性化演奏的功能,很多音色设置能够模仿乐手的演奏法,如连音、颤音、滑音、气息音等多种演奏技巧,可以通过设置,将“川中大乐”乐手大气地打击音头、音尾等演奏法做出最好的模拟,电子管风琴还具有电脑编曲的功能,兼容MIDI2、XG|、XF、GS、STYLEFILE|、AEM音色分配格式,可以为“川中大乐”编曲、创作大型乐队作品,模仿出庞大的“川中大乐”乐队的演奏效果。因此,运用电子管风琴来改编“川中大乐”经典作品,将“川中大乐”的传统音乐元素进行新改编、新创作、新挖掘、新组合,创作出一批具有鲜明的地方传统特色的,更具时代感的“川中大乐”音乐作品,“川中大乐”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样的传承与创新使得地方传统民乐与现代音乐文化碰撞交流,既立足于本区域、本民族,又不固守;既善于借鉴现代高科技的东西,又不盲目追随时代潮流;让“川中大乐”这样的音乐形式在保有自身优秀传统的同时,与现代音乐、现代乐器实现创新融合,让这种地方传统音乐重新走进大众,为“川中大乐”孕育强盛的生命力,开辟“川中大乐”表现方式的新天地。

4.3 品牌效应与回馈相结合

我们对“川中大乐”传统曲目、曲谱书面化,利用电子管风琴改编、创作一批根植于“川中大乐”的新曲目,利用电子管风琴电子传播优势推广“川中大乐”,创作出音乐品牌。利用品牌优势带来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回馈“川中大乐”传统演奏活动的开展,刺激“川中大乐”传统形式的优化、发展、创新,使其形成良性发展回路。

总的来说,对“川中大乐”的传承,并非是守旧、保守的选择,而应该是与现代相适应的选择;创新也不是盲目创新,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的文化意识。我们要做的就是“川中大乐”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再度抉择时,在地方文化传统的土壤上,发掘整理,弘扬四川本土文化传统,牢固地建立起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并且以现代音乐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整理“川中大乐”的音乐理论,利用电子管风琴在创作中吸取“川中大乐”中的源头活水,用于指导“川中大乐”的新实践。相信“川中大乐”这种四川本土的音乐文化表现形式在现代文明中会沿着继承与创新的健康轨道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教委).八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西南少数民族乐器研究》[Z].

[2] 孙晓涛.论地方戏曲保护和传承与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J].四川戏剧.

[3] 钟善祥.四川民俗与川剧打击乐[J].四川戏剧,1988(05).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