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谈手捏戏文中传统官服的符号规则

谈手捏戏文中传统官服的符号规则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05 01:20:19
谈手捏戏文中传统官服的符号规则
时间:2023-02-05 01:20:19     小编:李鸿培

惠山手捏戏文有独特的艺术造型、鲜明的江南民间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民俗韵味,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如今,惠山泥人已成为当代设计中表现无锡地区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的符号语言之一,在包装、服饰、标识设计等领域广泛应用,研究惠山泥人有着重要地现实意义。

学术界关于手捏戏文的研究颇多,涵盖了它在我国的源流、造型审美特征、现代设计运用以及如何传承惠山泥人等方面,使我们了解了惠山泥人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分类,认识了它的审美特点等。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还可以从人物服饰和符号学的角度对手捏戏文做更为深入的研究。手捏戏文的服饰是民间艺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凝聚江南民俗文化和自身艺术智慧而成,以独特的载体体现了服饰文化的面貌和内涵。因而对研究传统戏剧服饰特征以及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味具有较高价值。将手捏戏文视为符号,认识它的能指与所指,分辨出精髓与次要的能指和所指,取其精髓加以传承,有助于它的现代设计运用。

一、惠山彩塑中文武官员服饰的渊源

惠山泥人传承自明末清初在民间广泛流传,按制作工艺、艺术形式及艺术风格分为粗货和细货,粗货是造型简练,线条粗犷且大凡都用模具印制且含有吉庆寓意的民俗泥玩具,像《大阿福》、《蚕猫》等。细货是风格写实细腻由艺人捏制而成,传统的手捏泥人、手捏戏文都称细货,手捏戏文是手捏泥人中的一大类,内容大多以戏曲人物的情节为主,因此而得名。明清时期随着昆曲的流行,惠山泥人创作完成了从民俗粗货向文化细货的转变,成为市民阶层与上流社会寓教精神文化上的符号。明代曹含斋在《南词引正》叙曰:吾士夫辈咸尚之......今良辅善发宋元乐府之奥,其炼句之工,琢字之切,用腔之巧,盛于明时,岂弱郢人哉!,可见曹含斋写叙之时,昆曲已经流行且为士大夫贵族所青睐,昆曲业已是跻身于上层社会了。手捏戏文的出现,使惠山泥人的发展产生了一个重大转折。初期的民俗粗货从造型到彩绘以粗犷、洗练著称,那么细货则是以生动写实、精致细腻著称。生动写实的细货用艺术的手法记录了戏曲服饰和地域生活服饰的造型特色,便于我们探究其中的服饰符号规则。惠山泥人有丰富的历史内涵,蕴含一些美丽的传说和民间习俗,民间习俗与惠山泥人有密切的依存关系。它的起源有很多传说,流传较广的有两种,即孙膑起源和刘伯温起源,传说虚构的成分较大,因为劳动人民希望自己从事的行业是高尚的且便于管理,就会请出历史上名望大的人物做为行业的偶像,这恰恰体现了我国民间的思想和文化。

当地流传许多习俗,如清明上山踏青、八月十五惠山赏月、重阳登高爬惠山等,大量的游客,给泥人业带来不少生意,游客给小孩买大阿福、给老人买寿星、给种田的买春牛。每年农历三月惠山迎神庙会,盛极一时,沿途有草台班戏、杂技等文艺演出,摊贩云集。繁荣的商业环境带来了惠山泥人市场需求,成为惠山泥人精益求精、艺人辈出的催化剂[1]。惠山泥人的历史内涵既是它自身的文化属性更体现了地域传统文化,因此研究惠山泥人有较高学术意义。

二、手捏戏文中官服的能指与所指

(一)规范简约的官服能指

通过对惠山泥人博物馆、南京博物馆等泥人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收集了200 余件现存作品,其中展现官员服饰的作品有35 件。经过统计得出武将所戴的盔头有13 种,夫子巾、金大镫、太帅巾、包头巾、伴驾、风帽、王帽、候帽、毡帽、紫金冠、螺丝盔、帅盔等。服装有靠、英雄衣、斗篷、氅和打衣等5 种,半数以上为靠,约占总数的61.1%,共20 件。文官帽子有学士巾、尖翅纱帽、军师巾、相纱、员外巾、文生巾等六种。常见的服饰有八卦衣、帔、蟒衣、箭衣、褶子、风衣等六类,共有12 件,帔的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2.9%。可见,手捏戏文中人物的服饰款式繁多,其中武官的服饰类型丰富多样,文官的服饰类型相对单一。手捏戏文中官服的规范具有程式化的特点。遵从戏衣中同类型人物与同类型服装、图案相对的规则,四品以上的朝中大员,不论文官或武官,凡上朝、出巡、升堂等正式场合应穿礼服蟒袍,位高权重者常服用红、绿、黑、白尊贵色的蟒袍。身份低者穿着五副色蓝、粉、紫、古铜和绛色蟒袍。戏曲中的帔是帝王及公卿大臣中文官及夫人的便服,手捏戏文中常见文官老生头戴员外巾,服用以团寿纹或团花牡丹为主的帔。如《文昭关》中的皇甫衲头戴员外巾身穿紫色团花对帔,褶子的应用人群十分广泛,武生常穿花色褶子,图案为飞禽走兽或朵花团花;小生所穿的褶子图案一般装饰在领口和衣服的四角,较为雅致;帝王、将帅所穿的龙箭衣作为军便服,图案为团龙、海水等纹样,戏曲《凤仪亭》中吕布的身着将帅所穿的龙箭衣;武官的便服多为花箭衣;素箭衣多为公差和老军的服装。戏里武官常戴盔头,元帅常戴帅盔,大将常戴大额子盔,主将常戴金大镫,螺丝盔为一般地番将所戴。文官常戴帽子,帝王戴王帽,宰相戴相纱,官员戴纱等。

如:三国戏里的刘备穿红蟒戴王帽;戏曲《定中原》里老生扮相的司马师戴王帽穿红蟒......等,通过着装以示身份高贵;武生角色的周瑜身穿角隅朵花褶子头戴帅盔,表示位份高的武将身份。可见,手捏戏文中的官服借鉴了戏曲服饰中程式化的符号指代,根据装束可辨别出人物的年龄、身份和社会地位,达到尊贵卑贱,望而知之的效果。__在戏衣的基础上更为简化取其神似,主要表现在戏衣穿戴规制的简化、服饰造型的简化和服饰图案的简化等三方面。

(1)穿戴规制的简化,戏里纱帽的帽翅有区别官员品级的功能,但手捏戏文中文官的帽翅作为装饰用,没有区分官阶的作用。再者将纹样抽象,从而模糊官阶的划分,戏剧中知府以上的官员服用有补子的官衣,知府以下的官员服用没有补子的官衣,但手捏戏文中官衣上的纹样常以云纹代替补子而不分官阶。

(2)服饰造型的简化,运用有形无实的手法,达到以虚拟实、以神传情的效果。戏里的盔头是用纸板镂刻成花纹,背衬铁纱及硬纸等在配合其它装饰非常好看,由于材质的限制手捏戏文中人物的盔头只能取其形似,将装饰纹样龙、凤、狮、花草、云、水、火及其他吉祥图案进行意像化处理,并减少珠花、绒球的数量,保留了丝绦、帽翅、雉尾等明显的造型。靠肩是靠的肩部两边绣有半立体的虎头,在手捏戏文中靠肩上省略了虎头。

(3)服饰图案的简化,靠肚是靠的前片腰部,上绣有龙吞口,但手捏戏文中多数靠肚上的龙吞口由花卉图案代替。靠牌上绣有两片鱼鳞和虎头,手捏戏文中保留了鱼鳞省略了虎头。戏衣蟒袍上的图案为蟒纹、立卧水加云并衬有太阳、山头、八宝、回纹草龙、博古、流云等纹样。手捏戏文将蟒衣上丰富多样的图案抽象概括成铺地云纹,仅下摆处保留了立卧水加云。

(二)层次分析的官服所指

手捏戏文中官员服饰符号的所指,可以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意义为外延意义是首要的、具象的直接意指;第二层内涵意义是隐含意义的阐述和表现;第三层意识形态反映了特定文化约束下的社会中的意识形态。手捏戏文中官员服饰符号(物的符号)包括图像和名字,从这个最原始的指示对象开始,它所发展出来的第一层次为穿戴规则;第二层次则延伸为标志人物身份的内涵意义;第三层次反映了服饰的制度化、概念化和社会文化的意识形态。

(三)制度化、概念化和社会文化的所指

手捏戏文中各式各样的官员服饰类型呈现了戏曲的穿戴规制,这恰恰体现出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时代中的《舆服志》。是历代将生活用的以身份定服饰等级规范的见证。在古代礼法作为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守护神,大肆推行,将服饰视为礼、名、分的表现形式之一严加管制。公、候、伯、子、男这些爵位,每一个级别所穿的服饰都有严格的规定,《明史》曰:公爵戴八梁冠加隆巾貂蝉......并插雄尾羽毛做装饰;侯、伯爵七梁冠加隆巾貂蝉,侯爵前后蝉饰为金质,伯爵蝉饰为琅帽制成,正所谓非其人不得服其服,从日常生活上教化百姓遵守礼法,不可僭越礼法。官员服饰上的纹饰已经成为一定共同体的标志,作为同一社会文化条件下的人们的普遍观念而存在,具有概念化。八卦衣上绣有太极八卦图顾名思义叫八卦衣,八卦纹是把我国最早的哲学思想象征八方、八种自然物象幻化成一种智慧和占卜的符号,八卦纹之所以具有除凶避灾的神秘力量,不在于纹样所表现的不同长短的黑色长方形,而在于其指向的是具有通天澈地之能的贤哲精通八卦这种严密的计算法则,从而拥有某种神秘的力量。人们习惯性的把军师和道士看作通天澈地人,自然地把太极八卦纹视作这类人的标记。三国中诸葛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戏中穿八卦衣以示军师的身份。官员的服饰反映了崇尚自然的社会文化。透过手捏戏文中文武官员的服饰类型、色彩和图案,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时期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物质资源的匮乏、医学条件的落后及科学技术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促使先民们萌生了崇尚自然的社会文化。变幻莫测的云和水是强大的自然系力量,装饰在蟒袍上象征权力,代表江山社稷。硕大茂密的牡丹花朵常常出现在达官显贵的服装中表示富贵。中老年人期盼健康长寿因此其常服上用寿字纹装饰以求长寿。可见,那个时期的先民将自然现象看作神秘的力量,装饰在服装上依靠它庇佑自己的生命,逐渐演变成崇尚自然的文化形态。

三、手捏戏文中文武官员

服饰符号的成因手捏戏文中文武官员的服饰符号适应市场需求,是达官贵人生活娱乐与审美情趣的客观再现。惠山手捏戏文是惠山泥人中的细货,依靠戏曲的繁盛而发展壮大。戏曲是沿着两条路发展,一条在民间,以庙会为平台,受众对象为普通百姓。一条是以官僚、富商为服务对象,在厅堂宴会演出。达官贵人邀请戏班到府上唱戏,作为娱乐项目十分常见,这些达官贵人身上的崇奢的风气,必然会影响为他们服务的行业,富贵的人们与他们的生活相适应的器物,奢侈的、华贵的器物既是威风所在,又是他们生活的表现。。石万里先生曾讲过惠山泥人中的细货大都销官僚和豪门富户玩赏。这就要求手捏戏文必须珠翠炤燿,生动再现戏曲舞台,因此其装饰工序繁复,通过剪、贴、画、裱、装、削、刻、嵌、折等手法做出人物或动物的道具、须发、珠环、佩饰、旗靠等精美的小装饰物。阴阳五行思想的装饰手法,

(1)色调的对立统一性,色彩对比强烈但比例运用得当,整体色调统一和谐,追求沉稳中见明快,浓艳中见淡雅的视觉效果。

(2)纹样,手捏戏文中人物服饰纹样擅于用点、线、面装饰且运用手法巧妙,如一件蟒袍,用云纹代替衣身上的蟒纹,用面的形式表现云纹,在边缘用细线勾勒出云纹的形状,在蓝色条中用细线画出水纹与大朵花纹相配,衣摆处用线性几何纹装饰,线面、线点、点面结合绘制出繁中有简,以简带繁,繁简得当的效果。礼仪教化的创作目的,手捏戏文中文武官员的服饰符号尚礼制,人物的身份与服饰对应,服饰与图案对应,装饰十分严谨,乱用或错用会闹出笑话,彩绘艺人常常因为一个纹样的采用会推敲半天。董仲舒在《度制》中曰:然而染五采,饰文章者,非以为益饥肤血气之情也,为治为之也。董仲舒明确阐释了装饰必须并非为了身体,而是要符合礼乐之封建制度。譬如,老年人的服饰一般用团寿纹或长脚寿纹,团球花纹、蝙蝠纹一般用在小孩的服饰中,大户小姐或富贵人常用的纹样为草花纹或芙蓉花。

四、结论

手捏戏文中文武官员的服饰丰富多样,在戏衣的基础上以繁化简形成手捏戏文的独特风格。服饰的程式化特性,达到尊贵卑贱,望而知之的效果。文武官员的服饰所指内涵丰富,通过三个层次逐一分析出服饰A 的图像和A 的名字等能指,服饰的穿戴规制和服饰所表示的人物身份以及服饰所指的包含了制度化的外延意义、概念化和社会文化的隐含意义。迎合市场需求为手捏戏文中文武官员服饰符号提供了制作方向。阴阳五行思想的装饰手法完善了文武官员服饰符号的。礼仪教化作为创作目的有宣扬传统道德价值观的作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