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谈祁太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谈祁太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7 01:02:18
谈祁太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3-03-27 01:02:18     小编:刘光富

一祁太秧歌的发展脉络

1 溯源

祁太秧歌是山西极具代表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是集戏剧、戏曲、秧歌、地方小调、舞蹈为一体的一种综合地方小戏。受到元代北杂剧、明代中期山西声腔戏剧的影响,结合清末凤阳花鼓戏、地方秧歌等元素,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祁太秧歌地方小戏。在明代万历刊本的《玉谷调簧》中有问答体小曲,这与祁太秧歌中《挑水》、《娘问女》等题材的小戏极其相像。山西省是重视传统节日的省份。祁太秧歌常作为在舞蹈间隙的加唱小曲,结合歌舞,烘托气氛。在不断地吸取大量音乐元素小调及跑龙灯、跑旱船、背棍、高跷、鼓乐吹奏等音乐后,以多种曲艺的形式,组建形成了踩街秧歌队。它的形式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便于口头流传学唱,其动作也较为简单,同时把歌曲舞蹈相结合,形成歌中帯舞,这成为祁太秧歌历史进程上的重大突破。

2 时空变化下祁太秧歌的发展

在清嘉庆、道光年间,祁、太一地随着商业的不断互通,当地的经济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交流与发展。这一时期保留下来的《走西口》、《金全卖妻》、《小上坟》等秧歌小戏多为民间艺人编唱的口头剧目,其内容反映了当地农村的真实情景。之后受到这些剧目的启发,又产生了《割田》、《回家》等剧目。在民国15 年前后,祁县、太谷秧歌艺人根据当地民间生活编出了一批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生活的秧歌戏,并创作了一批新曲调。如:《跟大嫂顶工》、《送樱桃》、《十家排》、《唤小姨儿》等。日寇侵华时期,祁太秧歌艺人受到了流荡和残害,所有演出活动迫于停止,戏班、戏团无人打理,其发展缓慢;在抗日根据地不断建立后,原有的戏剧重建为革命文艺团体,创作了一些具有时代背景的抗日新剧。如:如《刘巧儿》、《闹对了》等。新中国成立后,地方特色小戏迅速恢复发展起来。据统计当时的祁县共有业余歌剧团71 个,艺人2000 余人。演出的剧目精华与糟粕并存。据证实1951 年5 月9 日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戏曲革命工作的指示》后,在山西省各级领导和文化工作者的努力下,突破保守思想,开拓创新了一批新秧歌剧目,创立了祁太秧歌研改社。经过不断努力后,也重新改编整理了一些传统剧目,如:《送嫁妆》、《挑女婿》等;在音乐和唱腔方面也进行了改善。节奏型与锣鼓点被加强,一个剧目多种曲调,改变了以往的一剧一曲,表演与舞美都做了很大的改进;体制方面,自愿组合代替了官办进行演出。演员训练采用师带徒和自办、自育的方法,培养出大量的优秀演员活跃在舞台上。一系列的努力奠定了祁太秧歌发展过程中完善、改革的新型戏曲化道路。祁县、太谷、榆次、晋中等地都新设了当地地方性的秧歌剧团。这些剧团在剧目的创作下声腔变化得以继承和发展。为了适应时代文化的需求,迎合各阶层的欣赏品味,在传承传统剧目的同时也重新编排了一些经典曲目。如:《孟母三迁》、《福寿图》等。

3 人文环境下祁太秧歌的传承

祁太秧歌的内容反映的是节日庆典、民俗生活、传统文化等。以多角度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生活,客观的反映出该地区的社会历史及风土人情,是山西省中部地区民俗发展研究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现记录保存有300 多个剧目,反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例如:《看秧歌》、《送樱桃》等反映了祁太秧歌深受民众喜爱的场景;《游城记》等剧目反映了民众日常生活情景;《恶家庭》、《菜园会》等剧目反映了青年勇于追求爱情的进步思想;《金全卖妻》等剧目反映了底层人民生活的悲惨;《回家》、《河南》、《上包头》等剧目将晋商经商及生活的酸甜苦辣表现的惟妙惟肖。综上所诉,祁太秧歌的形成与发展是受到经济发展、政治制约的。祁太秧歌的形成环境体现了当地以农为本、农商结合的生产结构,以及相应的农商结合的地域文化特色。农民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秧歌表演内容。最为明显的是清初乾隆年间,晋中地区商业最为繁盛时期,也正是祁太秧歌的巅峰时期。开放的地理优势,确立了文化交流的地域文化形态,融合了地域文化的性格,使祁太秧歌形成了丰富的曲调与独特的艺术特色。

二当代祁太秧歌的发展状况

1 作品的再创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祁太秧歌的形式及内容都随着人民不断提高的文化水平发生了改变。记录了山西人民生活,娱乐的传统剧目都融入了新时代的新气息。拖沓冗长的历史剧改编的更加具有时代性,节奏更加清晰明快。2015 年由太谷县文化局与中北大学联合申报的秧歌剧《孟母三迁》成功申报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于2016 年5 月,在太谷汇演中心首演,重新编排的秧歌剧《孟母三迁》,顺应时代需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在传统秧歌剧剧目中增加现代音乐元素,将地方戏曲的综合表现形式与现代音乐充分结合,提高了地方秧歌剧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实现了科技手段下时间与空间、古今对话的完美结合。

2 演出形式的创新

现代化科技手段的快速发展使地方戏剧不再局限于戏台,更多可通过传媒、数字化形式进行宣传与继承。2009 年9 月,由山西籍研究者刘红庆策划的专题艺术片《逛太谷看秧歌》亮相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节目制作中。该栏目不仅介绍了祁太秧歌的形成发展、艺术特色及代表的作品,同时还邀请到籍红玉、董艳艳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亲临现场,并且演唱了《看秧歌》等经典曲目。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引起了剧烈的反响,应观众的要求,在2010 年进行了重播。地方小戏的独特的风格亮相于国内媒体,其艺术魅力不可小觑。2011 年12 月3 日晚,《太谷秧歌交响音乐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厅成功亮相。《太谷秧歌交响曲》是著名作曲家王西麟先生历时一年半创作完成的作品,音乐素材主要来源于太谷秧歌。指挥家谭利华执棒,北京交响乐团、山西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和太谷秧歌剧团其内容以祁太秧歌音乐为主题创作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后又被邀请到京津专业院校演出,让更多的学生老师认识了解到祁太秧歌的风采。2014 年8 月至10 月,祁县举办了首届祁太秧歌大赛,报名选手众多为祁太秧歌剧的传承写下浓重的一笔。其表演形式结合了现代化的LED 屏幕、舞台、灯光的效果,更好表达祁太秧歌的精华。

3 老艺术家的传承

祁太秧歌在大约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累积了大量的经典剧目和优秀的民间艺术家。当地人赋予了这些艺术家各种绰号,体现出他们在艺术上的独特的魅力。王效端,祖籍山西太谷,艺名香蛮旦。祁太秧歌老艺术家。从艺60 多年,曾荣获山西省戏曲界最高荣誉杏花奖。《打冻漓》,《做小衫》、《探监》、《洗衣计》、《回家》、《女起解》、《小赶会》、《大割青菜》、《借妻》、《割莜麦》等作品,都是香蛮旦的代表作。1963 年曾进入山西高校教唱地方戏、小调,并记录演唱了90 多首秧歌曲。晚年的香蛮旦作为太谷县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为搜集、整理珍贵的祁太秧歌资料做出了巨大贡献。苗根生,艺名松树树,祖籍山西祁县苗堡,祁太秧歌具有代表行的老艺术家之一,也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之一。他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山西中部家喻户晓,流传着能叫赶会跌杀,也不能误了松树树哭擦的说法。文革开始后隐退舞台。曲目《锄田》是最具有代表性作品。作为祁县唯一一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苗根生先生见证了祁太秧歌的发展。

4 继承与创新的碰撞

祁太秧歌曾经的辉煌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是当代人应该思考的问题。至今秧歌剧的题材在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后逐渐失传;经济的多样化使传承的艺人出现断层;盲目迎合大众口味而改变秧歌剧原有的风貌等现状都严重影响着祁太秧歌剧的传承与发展。数字化、媒体化的利用,在演出、记录形式、继承方法都是一种新的理念撞击着传统文化的发展。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得祁太秧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数码光碟、数码相机、数码手机、数字电视不断地涌现,在电子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通过互联网络的传递,更加方便了人们的社会活动。那么祁太秧歌的记录也不在居于书本、剧目之上,演出形式也不在居于戏台之上,而是利用互联网、电视媒体、的传播、数码光碟的录入,让人们更好更快的了解祁太秧歌的传统文化。

5 信息时代下的保护与传承

曲目剧目到撰写著作论文,对其祁太秧歌的保护与传承,完成了从量到质的转变。深入研究祁太秧歌的发展规律,分析形成原因,了解地域文化,在深度广度上对祁太秧歌做到文化意义上的保护与继承是记录研究、传承音乐形式的创新发展模式。

三对祁太秧歌传承的新思

考习近平主席在2015 年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为祁太秧歌的传承、推广提供了新的方向。是否可以用Flash 动画,编创更加迎合大众口味的动画小戏?是否能够以某个剧目的经典人物作为推广宣传的卡通代言?是否把经典剧目的音乐片段作为手机的铃声用于了解、认识祁太秧歌?这些都是未来面临的新思考。

四结论

文化的包容不是求同。祁太秧歌经历了数百年的社会变迁,以一种活态的形式传承了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传闻轶事,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生活。同时,祁太秧歌以开放协作的胸怀,借助丰富的地域文化、地理优势,形成了具有丰富曲调与独特艺术特色的地方经典小戏。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祁太秧歌,曾经的辉煌已经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褪色。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与影响,世界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作用下,数字化、媒体化的利用,在演出、记录形式、继承方法都是传统文化发展的新挑战。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得祁太秧歌的传承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认真思考包容与协作的关系,有效、有益地保护、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是当代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