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开发儿童音乐智能初探

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开发儿童音乐智能初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02:53:01
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开发儿童音乐智能初探
时间:2023-08-06 02:53:01     小编:倪礼真

音乐智能是儿童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智能的发展不仅可以使儿童拥有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陶冶情操,发展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平衡和协调,从而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

如何进行儿童音乐智能的开发?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为儿童精心设计的奥尔夫音乐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性的儿童音乐教育,其核心的原本性理论,强调从人性发展的开端、从人之初的教育做起,将音乐教育确立在人的自身发展的基础上,提倡一种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教育行为方式。在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借鉴奥尔夫音乐原理,挖掘音乐的最基本元素,引导儿童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世界,将有效开发儿童的音乐智能。

一、注重儿童音乐活动的生动性和游戏性

传统的音乐课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教师示范讲解,学生正襟危坐,跟学跟唱,枯燥练习。其实,音乐活动是一种融美于心灵的活动,应该强调个体的体验、感受、表现和表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生动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所以,儿童的音乐活动应遵循儿童的身心特点,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教学的始终,只有生动,才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喜爱。

比如,小学低段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进行一些简单的音乐理论的接触。例如:卡农,书面解释为:同一旋律以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在各个声部先后出现,后面声部按一定的间隔依次模仿前一声部进行,用这种手法写成的乐曲称卡农曲。轮唱曲即卡农曲的一种。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感受这种乐曲的特点,教师将孩子分成5组,每一组拉成一圆圈,选择孩子熟悉的歌曲,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第一个圆圈先开始顺时针转动并歌唱。第二句开头和第二个圆圈的孩子一起唱,第二个圆圈的孩子唱的同时也开始转动,以此类推,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圆圈进行,当歌曲唱完时,孩子会发现第一个开始转动的圆先停下来了,然后再是第二个圆、第三、第四、第五个圆停下来,通过反复不同花样的进行。让孩子亲身体验。并引导孩子想办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卡农曲的形式,欣赏卡农曲的音乐,在活动中不断挖掘孩子的音乐感受力和创造力。

又如,在演奏教学中,切忌枯燥讲解,让孩子枯燥练习。教师应该发挥教育智慧,把一些演奏技巧教学趣味化、游戏化。如打击乐器中握槌的练习,如何使手腕上下弹动,自如敲奏,教师可以创编一个小儿歌,让孩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在轻松的游戏和有趣的学习中,使孩子对器乐产生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变要他奏为他要奏,激发儿童持久的学习兴趣。

二、支持儿童富有创造性的表现表达

在音乐活动中,奥尔夫提倡让孩子主动参与,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乐于表达、敢于表达,进行即兴创作。笔者以为,在每一个音乐活动中,都应该给孩子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们根据音乐自由想象、表现表达。

如歌曲我爱洗澡,在熟悉节奏、旋律之后,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身体动作即兴地来表现音乐。在活泼欢快的旋律中,孩子们快乐地扭动身体,搓搓手、搓搓脚,左搓搓、右搓搓,孩子们还会你帮我搓搓、我帮你搓搓,甚至,你搓我,我搓他,孩子们在一起快乐地舞蹈,那样自由、那样率性、那样天真、那样富有个性和创造力。这样的音乐活动,不仅发展了儿童的音乐感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儿童的直觉、想象、推理等思维方式,勇于表达、乐于表达。

还有,可以让孩子用音乐来表现故事。如《龟兔赛跑》,教师引导孩子倾听并理解故事,启发孩子尝试借助各种打击乐器来表现故事。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乐器的探索、讨论,决定用双响筒、手铃、三角铁、木鱼分别来表现故事中的小马、小鸟、小松鼠、乌龟,通过利用不同的打击乐器的音色、节奏、强弱、快慢等,来表现音乐形象与故事内容。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索和创造,认识音色,激发兴趣,提升了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培养儿童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和兴趣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儿童对音乐节奏十分敏感。如何对孩子进行节奏训练,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呢?如果直接把节奏练习不加修饰地复制给孩子,进行枯燥训练,孩子的音乐兴趣很大可能会得到扼杀。孩子天生好奇、好动,如果教师能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从激发孩子的音乐兴趣人手,从他们喜欢玩的游戏、感兴趣的歌谣人手,让他们在说说唱唱、蹦蹦跳跳中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1.结合语言进行节奏游戏

刚开始,可以从儿童的顺口溜、歌谣和孩子姓名中提取最短小的2/4拍的节奏单位作为教学的起点,例如:歌曲一只哈巴狗,结合歌曲的節奏来念歌词:

XXXX|X-|XXXX|X-|XXXX|X-|XX XX|X-|

一只哈巴狗,坐在大门口,眼睛黑黝黝,想吃肉骨头。

以此作为乐曲旋律或儿童的朗诵、歌唱的伴奏。又如,在早上点名、问好活动中,请孩子有节奏地报出自己的名字,如:我叫XXX或我叫xx|x一等,或通过歌唱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名字,活动中孩子会特别的开心和兴奋。

再如,以词组、短句做节奏基石,确定一个固定节奏型,一起有节奏地念,当孩子们基本念齐后,再加一个新的词组,以不同节奏分成两个声部念。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也可以加上第三个节奏型,这样,全班就组成了一个两个或三声部的节奏合奏了。若是在练习中把音量大小、速度快慢,以至音色(断和连)及声部的交替变化加进去。3个小小的单词所形成的节奏的美感是孩子们不曾想象到的,孩子们在这样的节奏游戏中体会到的愉悦也是难以形容的。

2.通过声势教学练习节奏

所谓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声势教学是用儿童身体做乐器进行节奏训练的一种简单又有趣味的方式。还是以歌曲一只哈巴狗为例,在孩子熟练有节奏地念歌词的基础上,再加以声势:用捻指、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方式进行节奏游戏,活动中孩子不仅可以掌握整首歌曲的节奏感,而且,孩子们在一种完全自由、创造、充满乐趣的氛围中进行活动,更易令孩子感受音乐,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魅力之所在。

3.在打击乐演奏中训练节奏

打击乐器的最大特点是节奏鲜明、色彩丰富、容易操作,容易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为儿童即兴演奏、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打击乐教学是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基础教学,在打击乐活动中,笔者经常会准备节奏图谱,让孩子进行节奏训练,效果良好。孩子在学会敲打乐器后,一般不会满足于单调不变地发出一种声音,为了使声音富于变化,孩子们有的会越敲越快,有的则越敲越慢,还有的越敲越使劲,或越敲越轻。在这种无意识地探索中,声音的各种表情:强、弱、快、慢、渐强、渐弱、渐快、渐慢都体现出来了。在打击乐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情境创设、技巧表现等手段来引导孩子感知、想象音乐,在演奏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其体验到音乐学习的乐趣。

四、重视儿童音乐环境的创设和音乐氛围的营造

作为学校和教师,要努力为儿童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营造音乐氛围,让孩子不自觉地沉浸在音乐中。

首先,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欣赏对儿童音乐教育十分重要。教师要科学地选择一些中外经典儿童音乐、中外名曲、风格各异的各类乐曲,在孩子来校时间、户外活动、午餐时间、午睡起床、放学离校等活动环节中播放,让儿童一踏入校门便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音乐气息,使学校内每个角落都充满着音乐,从而产生愉悦,以饱满的情绪感受美好的一天。在几年的学校生活中,孩子可以因此接触到大量的歌曲和乐曲,从而从量的积累过渡到质的飞跃,提高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

其次,可以引导孩子在班级的教室中创设一个音乐角,投放各种音乐材料,如大鼓小鼓、节奏图谱,以及音乐播放器、音乐表演的头饰、道具等,让孩子课余可以随时敲敲打打、唱唱跳跳。在集体教学活动之后,老师也可以把和活动有关的节奏卡、道具等投放在音乐角进行延伸和拓展。教师还可以追随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自制一些打击乐器,如矿泉水瓶装上细沙制作成沙锤、多个小玻璃瓶装上不同量的水串挂在一起成为音高不同的打擊乐器,还有平时生活中用的不锈钢碗、盆、勺、铲等,探索它们的音色,打出不同的节奏,形成简单的旋律让孩子自然而然地赏玩音乐、探索音乐、感受音乐,使儿童身心愉悦,音乐兴趣得到不断激发。

在儿童音乐教育实践中,借鉴奥尔夫音乐原理,让儿童从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世界的一切领域。获得对音乐的最完整、最全面的体验,孩子的音乐智能将得到良好的开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