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鲍勃•迪伦:游吟诗人的吟唱方式

浅谈鲍勃•迪伦:游吟诗人的吟唱方式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17 00:41:03
浅谈鲍勃•迪伦:游吟诗人的吟唱方式
时间:2023-08-17 00:41:03     小编:

2016年10月13日,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终于落下帷幕,将该奖项奖给了美国民谣音乐家鲍勃迪伦,并表彰其在伟大的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并唤醒了游吟诗人的传统。本文将分析此传统的由来及鲍勃迪伦作为当代游吟诗人的意义。

一、游吟诗人的起源及其发展

什么是游吟诗人?为什么要给诗人戴上了游吟的头衔?所谓游在《说文》中记载游,旌旗之流也。有在水里行动、不固定、从容的行走等意义,游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形象的从容的行走。而吟,即唱的意思,声调抑扬地念,即吟诵、吟唱等意义。吟是我国诗乐传统的核心。古代的传统是诗乐一家,也就是诗乐传统。在诗乐传统中,吟诵传统是最重要的。不是所有的诗都是可以唱出来的,但是所有的诗文在吟这里,都是入乐的。因此,在古代,文人即诗人,诗人即音乐家。人们都会通过自己的音乐表达感情。因此游吟就是一边走,一边唱的生活状态,是一种面对生活的姿态。游吟诗人的传统,是西方文学的源头,甚至更早追溯到古希腊时代荷马史诗,而真正的兴起,是在古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历史中漫漫千年的中世纪。在那时代,统一的宗教制度使得所有的音乐机构都隶属宗教,并为宗教活动服务,是专属的教会音乐。随着时间的发展,封建王朝和城市力量逐渐兴起和加强,世俗贵族们不再膜拜式地服从于宗教文化,他们要求打造自己的文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俗文化成为了封建王朝的中心,相应出现了游走在街头小巷里民间艺人,音乐终于不被限制在宗教制度的修道院和教堂,音乐的范围开始逐渐扩大,音乐的创作开始走向世俗化。另外十字军进行了东征,以及骑士制度的兴起,解放圣地的骑士们从东方带回了不同于以往的新思潮的音乐,这种文化的交流对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力的作用,在这样的影响下,骑士们开始创作一些单声部歌曲,由此他们被称为游吟诗人。可以说,江湖浪迹的流浪艺人和巡游各地的游吟诗人是中世纪世俗音乐的创作者、表演者和传播者,对中世纪世俗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促进作用,中世纪世俗音乐的发展轨迹逐渐形成起来。欧洲历史上游吟诗人主要分为法国游吟诗人和德国游吟诗人。

法国的游吟诗人兴起于11世纪至13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的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地区。他们骑着马到处巡游,是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贵族骑士,用普罗旺斯方言演唱情歌、牧歌、小夜曲等爱情歌曲。由于受法国游吟诗人的影响,在12至14世纪德国也出现了游吟诗人,他们也是贵族的骑士,由于演唱的歌曲内容大多以爱情为主,所以又被称为恋歌诗人。

法国的游吟诗人首先要说流浪艺人,他们用自己的表演方式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游走传播,随着时代的前进发展,由于城市中市民阶级的情感表达的需要,流浪艺人逐渐集中到城市中心。而后起之秀的游吟诗人,是接受采纳了流浪艺人的民间传统,并传承发扬了民族传统,后起之秀的游吟诗人都是出身在贵族世家,接受过正统的文化教育,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音乐记忆是在临近地区的修道院培养出来的,所以说,他们创作的歌曲不仅具有乡村音乐的特色,又深受宗教音乐的影响。同流浪艺人的经历相似,他们把自己创作的音乐带到所到之处,又把所到之处的民间音乐收集整理并带到城市,进一步推动了世俗音乐的传播与发展。法国游吟诗人的爱情歌曲直接影响了德国的文化音乐发展游吟诗人的出现,而德国游吟诗人又更为高贵,他们更具有骑士的风度。他们将抽象的理念运用在歌曲中用来歌颂爱情,有时甚至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他们同法国的游吟诗人一样,把各地的民间歌曲带到城市,并与宗教歌曲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推动了世俗音乐向城市的发展。

二、作为当代游吟诗人的鲍勃迪伦低沉的声音,简单的吉他和弦,悠扬的口琴,寥落的键盘音,简单而自由的生活状态,鲍勃迪伦坚持了一辈子。这也是他作为当代游吟诗人的形象,迪伦说:如果我要成为一个言之有物的作曲家的话,我需要让自己慢下来。在慢中,他体味着生活和世事的复杂与艰辛。我们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作为游吟诗人的狂度和广度。他的作品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他在批评、抗议、愤怒之外,还深入了哲学、宗教、道德、爱情、文学等母题。相比我们现在的许多游吟诗人、民谣歌手,大多被南方、青春、姑娘、妈妈、秋天这些意象反复包装,作品失去了真正的精神厚度和文学的表达。这一点,我们可以在鲍勃迪伦的作品里,深入的体会到游吟诗人的诗性、文学性。他的作品既有灵魂层面,又有修辞底蕴,他用自己的作品抹平了流行文化与正统文学的界限。这也正是鲍勃迪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所在,真正影响了一代人的文学作品才是好作品。

鲍勃迪伦的诗像他的个性一般,他的诗歌像很多人,又谁也不像。我们可以看到兰波、里尔克、波德莱尔、福楼拜等很多伟大诗人的影子,然而鲍勃迪伦最终又是他自己。他俨然是《发达资本主义的抒情诗人》中提出的那个都市漫游者的形象正是如此,他的诗歌就是在一次次漫游过程中的社会广角,他也变换并尝试体验着各种各样的形象,亦是小偷、或者乞丐、或是劳动者、或是波西米亚人、又或是乡村女孩他的作品早已超越了纯粹歌词的审美范畴,迪伦是一个永远在行走的游吟诗人。

我国文学评论家、现代诗人何其芳曾说过: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样的阐释和定义性说明了诗歌的基本特征:第一,它是类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能够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一切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都要求进行艺术的集中概括,但是诗歌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较,要求集中性、概括性的程度更高。第二,抒情言志,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在最著名的《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中,鲍勃迪伦描述的是对某位女性的嘲讽,更多的表达他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无论生活的境遇如何,都不会停息脚步,不会停留在传统,没有人教过你如何在外面的大街上活下去,现在你必须习惯这种生活的坚定态度。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在《暴雨将至》中,鲍勃迪伦是受到了19世纪法国象征派诗人兰波的影响,诗里用垂死的海洋、悲伤的森林、上千个没有舌头却仍在讲话的人、不断滴血的树枝等一连串令人窒息的魔幻景象,以最简短的语言书写了恐怖的核战背后的黑暗。这首作品的创作正是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古巴导弹危机。鲍勃迪伦是从民间的疾苦和享乐中走出来的,他生活在1960的动荡的年代,弹片横飞,火花四溅,战争、炮弹、流浪、鲜血、士兵等一系列的时代动荡,鲍勃迪伦扛起了历史变革的大旗,让动荡不安的心找到安全的港湾。迪伦的伟大在于他是站在动荡年代的表达者,也是站在变革年代的人潮之上、风口浪尖的时代思想家,把时代的精神和个人的勇气不顾一切的表现,听从内心的召唤并坚守着自己的真实世界的诗人。他用超大量的词汇和令人信服的表现力,真实的再现和反映,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那种时代之诗的辉煌气息,并前所未有的打通了大地的根茎和通向人民的脉管。它是民间的,又是高度经典化的,达到了文学经典的高度。

比如,这首《自由的钟琴》(Chimes of Freedom,1964)体现了鲍勃迪伦所能达到的最宽广的道德激情。在一架普世的、神秘的、无所不在的钟琴里所发出的隆隆雷声里,浪子、流民、妓女、士兵、被驱逐者、流亡者、瘾君子均被接纳。大时代背景下的悲歌,从没有过如此的幅员广阔,如此的慈悲浩大。又如在《没事,妈妈(我不过是在流血)》[ItsAlright Ma (Im Only Bleeding),中达到了极致。它远远超过了一首歌的容量,本不是一首歌词所能承载,但居然被创作出来。把它当作一首110行的诗歌,它也达到了这个篇幅所能承载的上限。与《时代正在改变》的表象描述不同,它力图写出看不见的东西,那时代混乱的内在的图景。从这首诗,可以具体看到,一个诗人所接受时代命题的挑战之大和他承起这个挑战的能力之高。再比如《命运的简单戏法》(Simple Twist Of Fate,1975),情境描写、心理活动、剧情发展一样不少,而且活灵活现。甚至,其细节刻画丰富,戏剧性强烈,须知,这是在30行之内做到的。其完整性之佳、概括力之强就像是一篇短篇小说。而贴附在每一个情节后面的、几乎是相同句子的结语,贴切又含义复杂。

这样的诗歌写法,一部分来自民歌,一部分来自早期布莱希特的戏剧手法,这在主流文学史上并不常见。在迪伦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天才般的感知和创造力。聆听这首《_____劳动者的蓝调》(workingmansblues),迪伦一直在吟唱着普通人的疾苦生活,但又不缺少劳动者的布鲁斯,在尽头等我/别落在后面带上我的靴子和鞋/在前线你要么退缩要么拼命/唱这一小段劳动者之忧歌,正是通过对生活持续不断的观察并记录成文再成曲,因此生活的经历也在影响着迪伦的写作与歌曲风格,描写、长诗、含糊其辞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短小机趣的套式和套式中偶发的艺术生命力,简短而充满自由。他天才般的感知和创造力还表现在《世界错了》(World one wrong)这一专辑中,他运用了互文的技巧。互文是歌曲文本对文化中所有先前出现的,有时我们称之为典故,有时称之为影射的文本的直接引用。而这张专辑中是以蓝调为主调,多次引用民歌,体现了蓝调与民歌的融合,通过两种不同旋律的互文融合出新的意义,他的互文技巧已然超越了文本之间的互文,更深层的剖析出历时与共时性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迪伦的作品里,充分体现了诗歌概括抒情以及想象性,是文学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站在诗歌是文学之母的崇高地位上,不与特定的时间标记,使他的音乐永久保鲜。

三、鲍勃迪伦的时代影响力

迪伦获奖让整个文学界感到震惊,其实我们不需要去寻找原因,因为这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平凡的世界里,最美好的一刻。迪伦是被广大群众热爱的时代人物,当他成为更伟大的人物,或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被认可的时候,会使我们感受到最真切的喜悦,仿佛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也得到认可一样。对于鲍勃迪伦的时代影响力,可以用永不停止这四个字来生动的形容。首先,鲍勃迪伦是一位永不停止的歌手。也许提到他我们不禁会将一些时代性的、风格性的标签与他的名字联系起来,时代之声民谣之王等名号,他的作品的的确确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那个动荡不安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他的作品写下了半个世纪美国人的情怀。尽管如60此,鲍勃迪伦自己也许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他的拒绝凸显了一个艺术家的独特个性,他只会默默地背起吉他,敲击着键盘,吹起脖架上的口琴,静静吟唱,永不停止。他的作品深受垮掉的一代的影响, 使摇滚也开始具有深邃和魔幻的诗意表达,从音乐的古老世界快速地穿梭到未来,时代都在追随他的脚步,但是却没有人能够跟上他的脚步,迪伦追求的永远是自己。如果说青春是一代人专属的隐私,那么鲍勃迪伦那悠扬的琴声、沙哑的嗓音透出光阴的流转,虽然他已经70多岁,已然是头发花白,但是那颗摇滚的心永远年轻。他不仅是时间的代表,他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他在艺术的道路上重新发现了民谣:民谣摇滚(Folk Rock)为风光不再的老民谣找到新路;他重新定义了摇滚:反叛思考和诗歌语言的注入给了摇滚乐灵魂。

其次,是他的永不终止的巡演。1988年6月7日,迪伦在美国加州的Concord 展开了一场名为Never Ending Tour的巡回演出,此后以每年一百场上下的次数,在全球各地演出。至2010年底,这场巡回已演出超过两千三百场。从学校到礼堂,再去到各个国家的体育馆,没有复杂的形式,一把吉他,一个麦克风,唱响时代的召唤。他不仅仅是唱给广大群众听,更是唱给自己听。在不断地演出创作中突破自己,总有惊喜,处处重生,我们永远是追随着他的脚步。而游吟诗人的真实性正是体现在歌词意识、演出风格、艺术目的,甚至朴素的服装,也甚至是点着烟丝,吐着尼古丁的流浪艺人。他不是青少年的苍白与绮梦,而是生命的困顿与无奈,是生活的真实体验。

鲍勃迪伦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奖项的意义在于将鲍勃迪伦作为一个符号化的时代为人和文化英雄,与其说这是文学奖,不如说这是一项怀旧奖。这个奖项唤醒了游吟诗人的传统,向过去的垮掉的一代的诗人致敬,是真正献给耳朵的诗篇,真正影响一代的作品才是好作品。鲍勃迪伦获奖,说明了文学范围的扩大,是一次多维度的尝试。鲍勃迪伦的音乐为诺贝尔文学奖充电,丰富了诺贝尔文学奖,使这个所有人都为之惊喜的奖项变得更加可爱,也是对西方游吟诗人传统的追忆和表彰。然而迪伦并没有走上斯德哥尔摩蓝色大厅的领奖台,也许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他的样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