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中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论中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1-08 02:20:56
论中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时间:2022-11-08 02:20:56     小编: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还会初步确立诸如人生观、世界观等观念,审美观对于这些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教育究其本质是审美教育,中学音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甚至比其他知识类课程更为重要。教学中音乐及其他艺术的参与,才能更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然而,目前中学音乐教育情况并不乐观,由于音乐课属于副课,不在中考高考的范围之内,很多中学对于这门课程没有足够的重视。教学内容、方法方面也难以创新。老师缺乏积极性,学生没有主动性,音乐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个问题迫在眉睫。

一、课堂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的课堂教学无疑是最重要、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课堂教学角色中,应该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方面,应加深课堂教学的内涵;在教学效果方面,应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一)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指教学中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传统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是以音乐教师为核心,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学设计中,有明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非常具体,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音乐基础理论内容的学习,老师讲解学生记笔记;音乐技能的训练,也主要老师布置作业,学生按部就班完成;课堂练习围绕相应知识点与技能技巧进行。课堂有一定的互动,但多数情况下停留在知识点的表面理解上,学生难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发挥空间。这种教学模式相对教条化,比较注重技能技巧的提升,但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审美情趣的培养效果不够明显。

要想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教师必须转换自己的角色,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在教学设计之前,充分了解分析学生,了解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审美倾向、专业水准。了解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时间采用座谈聊天的形式达到。教学设计时,紧紧围绕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知识的讲解,以引导的方式进行,给学生更多思考与发挥的空间。学生主体地位,还体现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精心安排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选择一些与教学有关又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内容作为预习切入点。学生通过预习,对问题了解更加深入,在此基础上再做讲解,效果必然有较大提升。

以学生为主体,会较多关注到个体学生的需求,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真正用心来学习音乐,真心去品味、体会音乐,音乐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审美情趣随之也就得到了提升。

(二)加深课堂教学的内涵

加深课堂教学的内涵,指对于知识的讲解更加准确简洁、深入透彻。理论知识定在表述过程中,用词准确、简洁精炼、尽量避免反复多次讲述,例证数量也注意要适当。过多的重复或过多例证,一来会使学生反感,二来一旦学生跟不上老师思维,就会听得云里雾里,从而对理论课程失去自信。

简洁并非简单。在内容深度的把握上要适度,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过于深奥。例如在讲解半音全音时,必须介绍清楚三种常见律制,列出它们各自的音分值,并互相对比。让学生懂得半音全音在不同律制有着区别,除了十二平均律的半音、全音,还有阿波托美半音林马半音等等相关知识点。至于阿波托美半音林马半音的渊源,在课堂可不做解释,课外由感兴趣的学生继续探索。

再比如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我们不能这么介绍:这是一首二胡曲,由阿炳创作,表现了作者饱尝人间心酸与痛苦的情感。这样的介绍太过简单。老师应该介绍二胡这件乐器的结构、音色、技法等特点;介绍这首作品产生的历史;阿炳(华彦钧)的生平、性格;乐曲命名的来由;阿炳演奏版本二胡的定弦;乐曲的结构特点;介绍例如杨荫浏先生用钢丝录音机录音成为绝响指挥家小泽征尔倾听《二泉映月》泪流满面等经典故事。学生在了解这些内容后,欣赏这首作品,必然会有更深的感受与理解。

加深课堂教学的内涵,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对知识点、对作品的理解加深了,自然会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通过乐谱或音响与作者进行交流,得到较深的审美体验,学生的审美情趣随之得到了培养。

(三)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中学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是感知音乐的过程。无论什么课程,课堂气氛都不应该是沉重压抑的。作为声音艺术的音乐课堂,气氛更应该轻松活泼。我们要知道:音乐是神圣的,但音乐学习不应该是刻板的;音乐技术技巧的具体的,但音乐表现不应该是割裂的。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充分运用多媒体。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但音乐作品要表述一定的内容,常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大家在欣赏作品时,往往脑海中会产生一定的视觉联想。我们在学习相关知识或作品时,结合视频或图片,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而且會得到综合的审美体验。例如我们学习柴可夫斯基创作的钢琴曲《四小天鹅舞曲》,不但可以通过多媒体观看名家演奏视频,还可以将舞剧中管弦乐演奏的《四小天鹅舞曲》播放进行对照。同时,将有关舞剧《天鹅湖》的创作背景、故事情节、作者肖像、自然景观等在大屏幕展示。学生接收到这些信息后,在练习和演奏中,就能够更好地把握乐曲的内涵。

 第二,加强课堂的互动。音乐课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传统的课堂中也有不少互动。例如在技术训练中,识谱、节奏,都会有很多的互动,但这些互动远远不够,在所有的讲解中,都可以加入适当的互动。不仅要对于知识点进行互动,更要强调对于作品感受方面的互动。更多的互动,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全方位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学生不仅在学习内容中得到美的体验,

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得到了美的感受。

二、课外实践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课外实践对于审美情趣的培养也很重要,它是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审美情趣的培养,不仅仅包括音乐实践、还包括其他艺术的实践。

(一)音乐实践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除了课堂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外有大量的针对练习与实践。音乐实践有多种形式:

1.交流学习

音乐专业的同学,课外可以进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这种交流可以是同一导师同学之间交流;可以是不同导师相同专业之间的交流;可以是不同学校同一专业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不同专业同学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以两个同学之间进行,也可以多个同学之间进行。除了互相找缺点指毛病,还可以共同欣赏名家教学视频,再进行探讨。交流学习的内容除了技术技巧,也包括情感表现。这种方法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2.教学实践

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利用任何机会,进行教学实践的锻炼。所谓教学,可以是给需要的同学讲,也可以在校外一些培训机构实践。学与讲又有所不同,学懂不一定能讲出来,能讲出来一定对所讲解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一步优化,对其内涵有更深的了解,对其艺术表现就有更多的体会。

3.排演作品

所有同学利用好一切登台的机会。台下十年功,为的就是台上一分钟。演唱或演奏不经过舞台的磨练,很难有质的飞跃。也可能有一部分同学难以有独唱独奏的机会,注意不要忽略合唱、合奏的实践。这也是很好的锻炼。如果说独唱独奏能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一种自由的美;那么合唱合奏则能够锻炼成员之间高度协作,体现出一种谐和美。演排作品的过程中,也就获得了美的熏陶。

加深理论的理解掌握,提高演奏演唱技巧,同时也会获得审美情趣的培养。

(二)其他艺术实践

艺术是相通的。同时很多时候,艺术是相结合的。舞蹈、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常常与音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生业余时间除了音乐实践,还要积极参加其他艺术实践。可以观赏舞剧、电影、欣賞绘画作品,可以学习书法、诵读文学经典。这些艺术实践,应该有整体的规划,可以以班级为单位有组织的进行,也可以由学生单独进行。

总之,中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中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中需要统一规划。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需要进行由主体到主导变换,需要不断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还通过各种手段,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课外引领学生进行充分的专业实践及其他艺术形式的实践活动。这样才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要想做到这些,任课教师需要付出很多心血,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当然讨论这些的前提是音乐课程获得它应有的学科地位,否则,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