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音乐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视唱练耳教学

音乐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视唱练耳教学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7-08-24 09:31:35
音乐认知心理学视野下的视唱练耳教学
时间:2017-08-24 09:31:35     小编:

一、音乐认知心理学是音乐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音乐认知心理学是音乐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作为音乐心理学的分支,音乐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对音乐如何觉知、学习、记忆以及思考问题的科学。在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音乐听觉的生理现象,乐声的认知组织,音调记忆和音乐记忆,音乐思考能力,音乐经验和情感及审美反应等等,无不涉及到音乐认知这个基本问题。认知心理学根源于生理学、音乐学及心理学,它的研究吸收了诸如语言学、生物心理学、历史学、人类学以及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成果。从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出发,我们可以认为,人对音乐的整体认知能力,不单纯指人对音乐音响的听知觉与记忆,还包括人的整体认知能力的因素。因此,一部音乐作品在一千人的耳朵里一定会引发一千种不同的反应。尽管如此,心理学对于认知的研究,除了个性以外,还有共性。例如一首小调的音乐,在大多数人的听觉中,都会暗示一种消极的情绪。音乐认知心理学,研究人对音乐现象的认知情况。

二、视唱练耳课是研究音乐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窗口

由于音乐的认知心理有别于认知心理学的其它研究领域,尽管有时也依赖视觉、触觉等其它感觉因素,但必须通过听觉来实现,包括一般听觉以及内心听觉。音乐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对象,分成专业音乐人群和非专业音乐人群两大类。前者指经过专门系统的音乐训练的人群,后者指未经系统音乐训练的人群,后者又分为经过自学可以掌握一定音乐技能的人以及单纯的受众。视唱练耳课作为音乐院校的专业基础课,以训练音乐听觉为主要目的,通过训练学生对音乐音响的感受力、记忆力以及分析能力,全面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反应能力以及感受能力。由此可见,视唱练耳课也是培养和测量音乐综合认知能力的一门课程。在音乐认知心理的研究领域,视唱练耳课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视唱练耳的内容包括音高节奏的记忆与控制、横向的旋律记忆、纵向和声分析与记忆、音响分析等。这些内容都与听觉紧密相连,基本涵盖了人对音乐音响的认知层次。因此视唱练耳课程内容的设置,符合音乐认知发展规律。视唱练耳课程的认知层次可以看出,视唱练耳课的训练内容基本涵盖了音乐人才对乐音的识别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特定能力的培训。

三、音乐认知心理学对视唱练耳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般认知心理学对于音乐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影响巨大。在音乐认知心理的研究中,始终渗透着一般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音乐知觉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影响。首先在生理基础层面,我们应当探索听知觉的生理极限。视唱练耳课程内容是否符合人的听觉规律,如果超出人的极限能力,如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听辨的音响层次过多,声音过于杂乱无章,脱离一般音乐规律,这种训练是没有意义的。

最后是音乐整体认知,从作品完型能力上升到审美层次的测试与训练,也就是综合乐感的培养与研究,是视唱练耳课程的最终目的,也是音乐认知需要研究的最终课题。综上所述,尽管视唱练耳课程本身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和相对完整训练内容,但是音乐认知心理学成果在这些方面对视唱练耳课程仍旧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认知心理的分层,进行如下操作:

(1)在中音区段单独听辨其中一个和弦。对于经过长期听觉训练的学生,有一定的训练价值,对于听觉比较欠缺的学生,除第二个大三和弦比较清晰外,另两个由于是非三度叠置和弦,会比较困难。

(2)在极端音区单独听辨。不会有太多意义,这是由于该音区超过了人耳分辨的生理极限,即使对于经过长期听觉训练的学生,也是比较困难的。

(3)在小字组到小字二组这三个音区带有简单节奏连续弹奏大多数学生都会很快识别出,这是因为:①在认知心理学对注意力的研究中,注意力分成选择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两部分,前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听觉加工的探讨上,例如大多数人能够轻易在听音乐的同时写作,而不能在听新闻的同时写作,这是因为后两者都是语言任务。同样对于连续进行和弦中出现同音,而又有音的转移出现的时候,听觉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到不同音的声部,从而加强了上述音主观上的音效。②根据和弦知识推断:最后是大三和弦,旋律只能出现在中间声部。

经过上述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听觉训练,音乐听觉能力就从孤立地看待一个音响,上升到系统的、有意识的听觉,瞬间把握音乐的能力就得到成倍提高。同时,在上例教学中,还可以达到不同的研究目的。如有可能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听觉特点分布的调查,通过针对上述例题的谱例搜集调查学生的乐曲类型爱好等等。从音乐认知心理的角度看,音乐认知能力的养成,是血统遗传、民族文化、家庭环境乃至教育经历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当今多元化、信息化的時代,现行评价标准是否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教学对象的音乐认知水平,现行的教学手段对于提高教学对象的音乐认知能力是否有效,应如何利用现有的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答都离不开音乐认知心理和一般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指导。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