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回顾与展望——浅谈湖北现当代美术扫描

回顾与展望——浅谈湖北现当代美术扫描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09 01:21:56
回顾与展望——浅谈湖北现当代美术扫描
时间:2022-10-09 01:21:56     小编:

论文关键词:本土;国际;观念

论文摘要:九十年代之后.艺术家们在传统语言与西方现代思潮间作出取舍.在本土文化与国际语言问作出选择。在主流的学术上,对语言上的借鉴、创新、出奇是持鼓励态度的.但在艺术观念方面.则不鼓励走得太远.进入21世纪.一批艺术创作骨干相继在机构、学术研究机构走上领导岗位.繁琐的工作对他们的创作精力与时间多少有一定的影响。而此时.一批新人在创作上已崭露头角.湖北的发展滞后于沿海城市.艺术的薄弱不一定是件坏事它可以避免艺术家在创作上的浮躁与媚俗.在大变革的背景下创作出有深度有力度、经得起筛滤和考验的艺术作品。

湖北这地界儿,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自古有“九省通街”、“鱼米之乡”之美誉,拿到今天来说,就是信息交流极方便快捷,而且文人雅士温饱不愁。于是乎,湖北的美术在全国范围来看,其个性也十分的鲜明:艺术风格、流派及具包容性,也极具幅射性,稍耐住点寂寞,就很可能出精品。艺术气氛也十分自由活泼,造型艺术各个门类皆争芳斗艳,才子济济。

说到艺术传统,湖北可没有什么“形”来标榜,不象京城有“京派”,上海有“海派”,广州有“岭南派”;但却有“神”可秉承—楚文化。楚文化那浪漫的、天马行空般的狂放不羁和态意纵横,湖北的美术人倒是深得其精髓。敢想敢为,新人辈出,使得湖北的美术永远是那么生命力旺盛,血液永远是那么的新鲜。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湖北美术界较为活跃出名的仍然是传统的书画,代表人物有王霞宙、张肇铭和张振铎等。1956年,湖北艺术学院成立,其美术分部由西画功底深厚、创作上已取得相当成就的杨立光任院长,当时在油画技术与创作上有突出成就的还有钱延康、刘依闻等人。雕塑方面,有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的刘开渠弟子张祖武,他于1958年完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碑主体雕像《志愿军》,其带有苏式风格的英雄主义气概及整体而又写实的扎实功底,得到国内美术界一致好评。刘政德亦在当时以其雕塑技术和成就享有声誉。在美术理论方面,五六十年代已取得成就的有阮璞、刘纲纪、汤麟。阮璞主要在传统的中国美术史、中国画学方面有深人的研究,刘纲纪则在中国的研究上颇有独到的见解与心得。正是这些名家的突出贡献,使得湖北成为全国美术教育与创作的一个大省,并在美术各个领域齐头并进。1965年,湖北省美术院成立,省内诸多艺术家和前辈聚集于此,有专门的画室以供创作,成为湖北省一个重要的美术创作基地。

随着国门敞开。一时间,西风劲吹,国内美术界尤为敏感,大量的艺术思潮、观念、形式被介绍引进,面对光怪陆离的西方现代艺术,中国的艺术家们,特别是中、青年艺术家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模仿与借鉴的热潮。此时的探讨亦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一些带有浓郁探讨色彩的艺术理论刊物随即出现,当时全国著名有湖北美协创办的《美术思潮》,对当时的美术潮流进行关注、支持和理论上的探讨,文风犀利,思想活跃,使得新潮美术在湖北显得异常蓬勃,涌现出不少探索性的青年艺术家,如魏光庆、方少华、李邦耀、肖丰等。由于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使得湖北实验性艺术在当时形成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在国内新艺术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备受各方关注,这场艺术革新运动波及全国,史称“八五新潮美术”。1986年10举办的首届“湖北青年美术节”更是一次省内创新艺术的大检阅,同时给予美术创作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泛与包容的空间。其中傅中望、黄雅莉的雕塑,魏光庆、方少华、李邦耀、肖丰等的油画,张广慧的版画都颇引人注目,这批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年轻人与稍后的“部落、部落”群体的代表人物董继宁(部落之酋长)、魏光庆、李邦耀、方少华、郭正善等,他们虽然在形式语言上有较重的模仿西方艺术的痕迹但不难看出热血的青年艺术家们,希望在自身地域性的人文背景及文化传统中找寻与当代国际性的艺术潮流相融合的途径。1987年4月,中国美协专门邀请湖北优秀青年美术作品(从湖北青年美术节展览中挑选)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不久“北方极地文化”艺术家群体的中坚人物舒群、王广义、任歌相继来到湖北武汉,以及一批中央美院、浙美、广美的毕业生的到来,给湖北新艺术注入了更为新鲜活跃的血液,使当时的艺术探索更进了一步。以王广义、魏光庆、李邦耀为代表的“波普”现象以任哉为主的“新历史主义”小组,都活跃一时。这时,湖北美术创作在形式、观念上都更加前卫化、西方化。

[1]

进人九十年代后,由于形势的变化,促使家对自身的艺术作出定位调整,大家回到艺术本体,热衷于探讨本身—技术语言、语言和表现语言。有功力的老一辈家用新的表现方法否定已有的传统案臼,年轻艺术家则思想活跃,大胆求新求变,把新语言发挥到极至。这时出现一个重要人物,湖北美术学院的油画家尚扬,一改昔日沉稳写实的绘画风格,推出形式抽象而结构化的《状态》《大风景》,用色和谐雅致,颇具文人儒雅风范。尚扬虽人到中年却能大胆革新,努力探索,成为湖北青年艺术家的楷模。一些中青年批评家一方面在理论研讨中努力与艺术实践发展同步,一方面积极关注全国动态及当地艺术家个体,使湖北艺术力量更加雄厚。在壁画方面,唐小禾、程犁夫妇的《火中凤凰》《埃及七千年文明史》《天长地久》《天籁》等与两位作者在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得金奖的陶版壁画《楚乐》相比,无论在视觉图式、题材内容、材料语言、意蕴上都显示了一个极大的跨度,巩固了其在中国壁画史上的地位并带动了湖北壁画事业的开拓与发展。国画方面,已有相当成就的老一辈国画家汤文选、鲁慕迅、冯今松老当益壮,锐意变法,把传统精髓和现代风格熔于一炉。声誉鹊起,尽显风流的年青一代国画家陈孟听、陈运权、李乃蔚、李峰在对的吸收和继承,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转换,对时代精神的感召和颂扬,对个体风采的表现和塑造都贯穿于他们的创作之中,使艺术本体得以张扬。水彩水粉方面,陈少平、魏正启、华纫秋、白统绪、刘寿样、王涌、陈国庆以传统的、当代的技法挥洒出一方亦幻亦真之天地。版画方面除老前辈武石仍在孜孜不倦地耕耘外,查世铭、魏谦、张广慧等一批具有扎实学院派功底和版画制作技巧的中青年版画家脱颖而出,以其辛勤的艺术劳动、大胆的创新探索而致版画在湖北美术中开出一朵奇葩。

这一时期是艺术间题大反思时期,艺术家们在传统语言与西方现代思潮间作出取舍,在本土文化与国际语言间作出选择。在主流的学术上,对语言上的借鉴、创新、出奇是持鼓励态度的,但在艺术观念方面,则不鼓励走得太远,希望保持着中国的本土的文化意识和精髓。湖北艺术家深得其领,在国、油、版、雕等各个领域均有上佳表现,取得辉煌成果。自全国第七届美展后,国画方面取得重要成就并多次在全国性大展上获奖赢得较高声誉的青年画家有董继宁、陈运权、徐勇民、陈孟听、李乃蔚、李峰等人;油画方面的有石冲、冷军、周向林、李宗海等人;在版画方面的有魏谦、张广慧等人;雕塑方面有傅中望、项经国等人,水彩水粉方面有刘寿祥、王涌、陈国庆等人。

湖北改革发展的滞后与缓慢,无疑对美术人才的流失有着重要的影响。进人90年代,一批在创作上取得一定学术成就和崭露头角的画家、理论家南下北上,多少使湖北的画坛有所沉寂。由于商品经济成为大背景,由于过于强调“艺术化”和“与国际语言接轨”,使得艺术价值评判标准发生偏差。好在湖北地处华中,对于京城如火如茶的学术探讨和“洋务”运动,以及南方的商品大潮,留守下来的艺术家和新兴崛起的艺术家们保持着相对的清醒。油画、雕塑少有群体社团的出现,艺术家开始注重个人的学术探索,其创作带有浓重的思辨和人生反省的色彩,如魏光庆、石冲、冷军、傅中望等。特别是石冲和冷军的油画创作,在湖北“波普”解体沉寂之后,为湖北再次赢得学术关注,他们在传统技术日益瓦解并有被舍弃趋向的时候,高举传统技术之大旗,并将其推向极致,迫使人们不得不发出惊叹,而其创作观念却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与探索意味。魏光庆则在观念艺术的探索上走得更远,成为湖北前卫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在雕塑方面,傅中望在传统与当代的语言碰撞中,探索其观念的实验意义。经过一个时期的自我否定之后,将目光转向中国中的桦卯结构,力图在中国中找到一种契合当下又区别于西方的东方精神。在国画方面,周韶华作为老一辈的艺术家,却一直锐意开拓求新求变,在美术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外以聂干因、朱振庚等为代表的“重彩表现”派以其独具的探索和展现风格,引起国内学术界关注。

进入21世纪,一批艺术创作骨干相继在美术机构、学术研究机构走上领导岗位,繁琐的工作对他们的创作精力与时间多少有一定的影响。而此时,一批新人在创作上已崭露头角,在艺术新观念泛滥的今夭,他们不再将兴趣放于艺术观念的革新之上,而是更加感性地去体验和表现发生在自身周遭的各样变化,他们的学院派手法走向身边的现实生活,从观感上更显亲切。可以预言,他们将为湖北的美术创作添上更加绚烂亮丽的一笔。

湖北的理论工作者对于湖北的美术创作曾经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青年理论家有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李江涛、娄宇,湖北美院毕业的张听、西安美术学院毕业的沈伟,他们的努力和作为将对湖北美术的发展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

当然,艺术市场的疲软和艺术品推出途径的单一薄弱,亦是阻滞湖北美术发展的关键。这方面除了期待湖北整个经济带动文化的腾飞,其美术教育机构、展览机构、创作机构以及美协等应加大对外的交流力度,并着重培养出一批有较高层次和能力的艺术活动家,卓有成效地使湖北美术创作学术化,市场化并在国内国际的推出与交流形成一个良性氛围。目前两院(湖北美术学院和湖北美术院)都拥有了一流的展馆并积极地筹办着各类学术展览,为湖北艺术人才的推出和宜传做好了准备。

湖北的经济发展滞后于沿海城市,当前和日后的一个阶段正是湖北经济发展腾飞的黄金岁月,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必将带来整个社会的变革和人们观念上的涤荡,这也正好为艺术的创作和反映生活、体现时代精神与风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艺术市场的薄弱不一定是件坏事,它可以避免艺术家在创作上的浮躁与媚俗,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创作出有深度有力度、经得起筛滤和考验的艺术作品。此外,湖北拥有一大批颇具实力的美术教育机构和创作机构,每年都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创作人才来到湖北,走上社会和以各种方式崭露头角,创作人才基础十分雄厚,可喜可慰。加之不论在语言技法还是意识观念上的勇于探索创新,已经成为湖北艺术家的优良传统和习,质,使湖北的艺术创作呈现出极强的学术研究价值。目前绝大多数湖北艺术家默默无闻地在辛勤耕耘,厚积而薄发,一旦时机成熟,必将掀起另一浪艺术高潮,为国内、为世界所瞩目。

湖北这地界儿,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

[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