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早产儿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

早产儿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02:12:50
早产儿凝血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3-01-07 02:12:50     小编:

目的:探讨出生48h内未窒息早产儿、窒息早产儿与足月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儿科34名未窒息早产儿、22例窒息早产儿、29例足月儿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血小板(PLT)计数,比较各组间凝血功能的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比较APTT、TT、PT,窒息早产儿组及未窒息早产儿组均比足月儿组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窒息早产儿组APTT、TT、PT异常表现最为明显,未窒息早产儿比较足月儿易明显异常,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间PL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颅内出血情况,窒息早产儿组8例,未窒息早产儿组9例,足月儿组2例,未窒息早产儿组、窒息早产儿组与足月儿分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窒息早产儿组与未窒息早产儿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的凝血功能比足月儿低,窒息早产儿表现更为明显,更易发生颅内出血,早产儿尤其是窒息早产儿,出生后凝血功能建议作为常规检查,对于预防降低颅内出血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凝血功能;早产儿;窒息;颅内出血

早产儿(premature infant)指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大多数早产儿出生存在窒息情况,早产儿出生后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容易发生肺出血、颅内出血等出血性疾病,与其凝血因子缺乏及血管脆性较高等原因关系密切,而窒息情况下更易导致凝血功能紊乱,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 )。本文选取近几年来我院出生窒息早产儿与未窒息早产儿及部分足月儿,对其凝血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早产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与出血性疾病的关系,为临床预防早产儿出血提供帮助。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2 新生儿基本情况: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儿科未窒息早产儿34例,窒息早产儿22例,足月儿29例分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胎龄<37周为早产儿,未窒息早产儿胎龄30+3-36+6周,体重1928±439g,男18例,女16例;窒息早产儿按Apgar评分≤3分为重度窒息者5例,4-7分为轻度窒息者17例,胎龄30-36+6周,体重1955±482g,男10例,女12例;胎龄≥37周为足月儿,胎龄37-41+6周,体重2720-3780g,男14例,女15例。各组之间胎儿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1.3 诊断标准: 孕周的,Apgar评分标准均按照第六版人卫版妇产教材进行诊断。Apgar评分按照1分钟评分结果分析。 1.2.1仪器与试剂:仪器法国Stago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凝仪STACompact,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XE-2100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试剂选取仪器专用试剂。 1.3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F检验,各组检查结果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计数资料Χ2检验,均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三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x±S)

表2 三组颅内出血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PT是作为反映外源性凝血状态的筛查试验和APTT作为内源性凝血途径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指标,对于早期发现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疾病有重要的意义。本组研究资料对22例窒息早产儿、34例未窒息早产儿及29例足月儿,检测APTT、TT、PT、FIB、PLT等凝血功能指标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无论窒息早产儿还是未窒息早产儿APTT、TT、P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与足月儿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早产儿比较足月儿易发生凝血功能异常;窒息早产儿较未窒息早产儿以上指标表现更为明显,提示窒息的情况下早产儿更易发生凝血功能异常。在19例发生颅内出血的患儿中,窒息早产儿发病率为36.36%,未窒息早产儿发病率为26.47%,足月儿仅为6.90%,显示早产的情况下,患儿易发生颅内出血,窒息会导致出血倾向更为严重(P<0.05),但窒息早产儿与未窒息早产儿之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并不明显(P>0.05)。颅内出血患儿与相应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对照发现,凝血功能存在明显异常的情况下,患儿发生颅内出血的几率明显增加,尤其是早产儿比较足月儿更加表现明显,提示早产儿凝血功能异常与出血关系密切。

总之,早产儿尤其是窒息早产儿,出生后凝血功能建议作为常规检查,有利于临床早期发现凝血功能异常,可以有效、及时进行干预,对于降低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改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林超琼,梁友玲,王勇,等.婴儿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

(2):85-86.

[3]楼金吐,孔宏伟.新生儿凝血因子水平及其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1995,13

(4):176-177. [5]张国荣,韩炳超.范秀芳.67例早产儿凝血功能分析[J].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

(6):86-87.

[6]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77-698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