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人类学思考

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人类学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7 13:22:16
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人类学思考
时间:2015-08-27 13:22:16     小编:

摘要:作者在人类学理论指导下通过对丹噶尔古城的实地调查,寻找当地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前台、帷幕、后台”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可行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旅游开发;民族文化;“前台、帷幕、后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旅游业迅速兴起并逐步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今天,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拥有庞大产业规模并且最具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因而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我国旅游业近年也得到较大发展,交通、住宿、景点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规模化的旅游产业,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也迅速增长。

我国西北内陆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当地除了已经为世人熟知的青海湖、塔尔寺等旅游景点,仍有大量未经充分开发的旅游资源。但是受制于资金和技术等原因,与其他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青海的旅游开发水平较低,存在着旅游服务质量低、旅游精品景点和景区开发建设落后、旅游市场的拓展能力弱和促销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地处省会西宁市周边湟源县城的丹噶尔古城旅游景点便是此类问题的一个典型实例。在对丹噶尔古城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其丰富而独特的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开发与保护,使其难以在西宁夏都旅游品牌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几年前,我曾作为一名普通的游客到访丹噶尔古城,尽管只有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这里丰富的多民族历史和文化却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通过几次初步的田野调查,我对这里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目前丹噶尔古城的旅游开发现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当地的民族歌舞及仪式的表演趋于形式化与表面化,难以体现其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承载重要文化内容的古代壁画未能得到妥善的修复和保护,却修建了一些与其文化内涵不甚相关的新式建筑等。种种原因造成古城游客的游玩体验及评价低,游客普遍反映付出票价却没有得到物有所值的旅游体验这一现实。正因如此,我认为可以借鉴“前台、帷幕、后台”理论有关解决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矛盾冲突的新方法,将视线转向已开发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通过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探寻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更好的保护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

丹噶尔古城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县区,湟源县深居内陆,属大陆性气候。白天光照时间长,又因地处高原而有很强的太阳辐射。它又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西端的日月山东麓,湟水上游,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东距西宁市50公里,西邻蒙藏牧区。唐开元年二十二年这里由唐朝鄯城县地改为吐蕃属地,遂立碑于赤岭,以为唐朝疆土与吐蕃之界,成为汉藏“茶马互市”的重要集散地。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内地通往青藏高原蒙藏牧区的门户,在古籍中被形容为“扼唐蕃古道之险要,据丝绸辅道之要冲”,因而得名“海藏咽喉”、“海藏通衢”。

丹噶尔古城景区由明清老街和丰盛街组成,全长802米。景区中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火祖阁、福音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关帝牌坊、玉皇牌坊等。除了这些历史建筑和宗教文化景观之外,丹噶尔古城也向游客展示了湟源当地的民俗文化,售卖具有当地特色的少数民族工艺产品,是夏都西宁旅游圈和青海湖旅游圈上的重要节点。

通过实地调查,笔者认为丹噶尔古城现阶段旅游开发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首先,当地存在“前台”中过分迎合消费者与民族文化展演不足的问题。演艺厅演职人员对自己穿戴的民族服饰文化的内涵几乎没有了解,仅仅向观众机械的展示,以“走过场”和“哄观众开心”的态度表演;“升堂表演”缺乏当地特色,只以空洞热闹的场面博得观众眼球。这些现状都显示古城中存在过分的迎合观众而将民族文化过度“快餐化”的问题。而古城景区将设计展现古羌人生产生活历史的“古羌流韵”演出取消,并且减少民族服装展示的时间;县衙展示的文物无人问津;导游的讲解简略难以深入古城文化内涵等现象也说明古城的“前台”没能充分展演当地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特色。笔者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游客停留时间短,众多景点和几场表演要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参观完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在接待游客时景区选择舍弃一些原本希望向游客展示的民族文化以适应游客短暂的游览时间。此外,景区表演节目的设计缺乏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管理部门对导游较低的要求也造成了将东道主的社会真实“舞台化”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展演的不足,使丹噶尔古城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也难以令游客充分体验东道主的生活,对这里留下深刻印象并给予好评。

其次,古城中还出现了地点、人、文化的双重割裂的问题。地点与文化的分离表现在旅游商品与古城的历史没有任何关联,也无法体现湟源本地的文化特色。这些异质文化的存在削弱了游客对古城本身文化的体验,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一地点与文化割裂的问题,古城文化就有可能渐渐失去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与展演舞台,造成对当地民族文化的破坏。人与文化的分离,这点表现在城隍文化虽然在当地仍有一定影响力,但在年轻一辈中已经失去了传承的动力。在现代化影响日益扩大的今天,湟源当地的传统文化也遭受着不断增长的冲击,其传统文化与当地人相分离的情况也将日益突显。此外在第三章最后一节也提到,当地的皮影戏艺术和传统曲艺都面临着后继无人,难以继续传承与发展的危机,也是当地人与文化分离的另一类体现。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善:首先公司应着力改善物业管理水平,并寻求出路解决今年以来客源不足的问题。其次,在间接商品化方面可以兴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宾馆客栈与餐馆,并以“视野”和“地方文化内涵”作为宣传点增加其吸引力和价值。此外,应在前台与后台之间建立一个类似舞台上的“帷幕”作为二者之间的一个“缓冲区”。在这个“缓冲区”里应当实行有节制的开发,不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不设置大型的宾馆、购物、娱乐等设施,只保留旅游功能上必须的设施。使后台的文化得以完整保存才是开发的同时保护民族文化,使其得以原汁原味留存的途径。丹噶尔古城旅游景点仍需要更好的建设,而规划者也应当充分考虑保护古城民族文化的问题,将帷幕的建设纳入规划之中,确保古城历史文脉的延续。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