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译文风格的保留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译文风格的保留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6-02 00:36:36
从文学文体学角度谈译文风格的保留
时间:2023-06-02 00:36:36     小编:

摘要:文学作品的风格能不能译,翻译界向来主张再现原作的风格与情调。本文以散文诗《The First Snow》为例,结合语义翻译与异化策略对原文进行试译,对比分析笔者译文与各家译作,并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探讨译文如何展现原作的风姿,从而使目的语读者深刻体验原文饱含的思想情感,享受文学作品形式美、内容美与风格美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文学作品;风格;文学文体学;语义翻译

一、文学文体学与作品风格

文学作品的风格被认为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作家在其一系列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作家的独特个性。这种风格与作者的时代、民族文化、地域文明以及认知、情感、价值等息息相关。而文学翻译的目的就是要还原源语文本要表达的时代与民族精神。因此,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对原作的风格不能任意破坏和改变,不能以译者风格代替原作的风格,要尽可能还原其本来的面目(张培基1980:7)。

何为文学文体学?文学文体学在文学作品风格的保留上如何发挥作用呢?申丹教授认为,文学文体学是指以阐释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审美价值为目的的文体学派(申丹,2002)。而将文学文体学的概念引入翻译则有助于译者分析源语作品的语言特征,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使译文达到与原文对等的功能。

侯维瑞先生在其著作《文学文体学》中提出,分析文学作品可从语域、句法、修辞、意象、音韵等方面进行。本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The First Snow的文本风格,制定恰当的翻译策略并试译,对比、分析笔者译文与各家译文,得出结论,希望对文学翻译提供借鉴。

二、文本语言定位

The First Snow为美国浪漫主义诗人Longfellow 的散文诗,这首诗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初雪飘临时的美态。语言艺术感明显,善用平行结构,短句排比错落有致,选词精心,比喻形象生动,语言简洁凝练,朴素自然。描写对象有动有静,动静对比,带给读者强烈的画面感,衬托出初雪景色的静谧与和谐。

作者寄情于景,抒发了对初雪、对大自然的热爱,作者内心如初雪般纯净与安宁,体现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又不受世俗侵扰的心境。

三、翻译策略

然而,语义翻译或异化都并非完美的翻译模式,他们和交际翻译或归化一样,都属于翻译的“中庸之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视情况而定,选择与原文相适应的翻译策略。

四、案例分析

例1 The first snow came①.

译文1②:初雪飘临。

译文2③:第一场雪来啦!

分析:原文四词成句,语言简洁、明快。再看译文,译文2口语化的语言显得过于直白,美感不足。而译文1“初雪飘临”极具散文与诗歌之美感,恰如其分,既简洁,又凸显初雪来临时的美态。

例2 How beautiful it was, falling so silently all day long, all night long, on the mountains, on the meadows, on the roofs of the living, on the graves of the dead!

译文1:如此静美!它不分昼夜地飘落着,落在山岭上,落在草地上,落在生者的屋顶上,落在逝者的坟墓上。

译文2:多么美啊!它下了一天一夜, 落在高山上, 草地上, 屋顶上和坟墓上!

例3 All white save the river, that marked its course by a winding black line across the landscape; and the leafless trees, that against the leaden sky now revealed more fully the wonderful beauty and intricacies of their branches. 译文1:天地之间,一片银装素裹,唯有那河流,宛若一条黑色缎带蜿蜒在苍茫雪色中,铅灰色低沉的苍穹下,叶儿落净的树木傲寒而立,树枝盘旋交错,映衬在此刻美妙的雪景中,姿态万千。

译文2:白雪皑皑中,只有河流在美丽的风景中描出一道弯弯曲曲的墨线。叶儿落光的树枝,在铅灰色天宇的映衬下,更显得枝桠繁复,仪态万方。

例4 What silence, too, came with the snow, and what seclusion! Every sound was muffled, every noise changed to something soft and musical.

译文1:雪花飘落时,宁静依然,不受世俗牵绊!每一缕声响都趋于寂然,并化作一曲柔美的音乐,扣人心弦。

译文2:初雪飘落时, 是何等的宁谧,何等的幽静!一切声响都趋沉寂,一切噪音都化作柔和的音乐。

例5No more tramping hoofs, no more rattling wheels!

Only the chiming of sleigh-bells, beating as swift and merrily as the hearts of children.

译文1:不再有嗒嗒的马蹄声,不再有格格的车轮声!唯有叮叮当当驶过的雪橇,那声音轻松明快,犹如一颗颗童心在欢跳。

译文2:再也听不见马蹄得得,再也听不见车轮辚辚!唯有雪橇的铃铛,奏出和谐的乐声,那明快欢乐的节拍犹如孩子们心房的搏动。

五、结语

本文从文学文体学角度对《The First Snow》进行分析,并从词法、句法、修辞等方面入手,对比笔者译文与各家译作,得出翻译英语文学作品时,一方面全面把握原文,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图,以及想表达的意境与思想感情;另一方面,要把原文的意境、作者情感以及形式、内容与风格上的美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具体操作时,可采用语义翻译与异化的方法来保留原文风格,若有失流畅,则退而采取归化或交际翻译,但仍要在最大程度上彰显原文的风格,使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Newmark, 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 Hall, 1988a.

[2]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5

[3]代菊英,从初雪译文赏析看散文英译汉翻译时美的统一.[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4]侯维瑞,文学文体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6]申丹,论文学文体学在翻译学科建设方面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2002(1):11-15

[7]张培基、喻云根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注解:

①本文英语原文均摘自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②案例分析中译文1均为笔者试译。

③案例分析中译文2均转引自代菊英,从初雪译文赏析看散文英译汉翻译时美的统一.[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