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多视角文本解读策略

多视角文本解读策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3 00:42:26
多视角文本解读策略
时间:2023-05-13 00:42:26     小编:

新课程改革后的品德文本功能观也发生了变化,它是“能够与儿童进行对话、需要儿童进行创造的文本”。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得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输入的。可见,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由此我想到:我们品德课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多视角解读文本,那么学生就能由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课堂教学效率也能有效提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引领学生多视角开展文本解读。

一、列表定位,明确“知识梯度”

我们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首先要让学生先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明确“知识梯度”,再从微观细节处深入文本的内部,“读懂”“读厚”“读透”细节,披沙炼金,挖掘文本内涵。

1.螺旋上升,纵贯一线。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文本采用的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思路来编排的,笔者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注重在文本梳理的基础上合理定位,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年龄层次儿童的认知特点,形成具有学习坡度的层次和系列,使孩子认知得到有序地发展,情感逐渐提升。针对这样的情况,每学期开学前要组织学生通读文本,将文本的编写框架进行统一的梳理,列表编排结构,知识衔接,编写思路,文本的个案分析等方面,整体把握文本。

通过列表,学生明确了文本编排体系是“螺旋式上升”的,这是品德课程的一个独有特点,注重不同阶段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它不但是文本连续性和上升性一种继承,更是一种发扬,它在“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中,将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逐步扩展到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要素的交互作用实现课程的核心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2.锁住位置,摸清体系。立足于学生,解读文本时也要懂得梳理,能将每一个知识“点”、“线”或“单元”置于其所在的一个更大的结构或体系中,整体把握本课在本册及本单元中的重要位置。以四年级《走向信息时代》为例:学生通过通读全册教材,发现第四单元《走向信息时代》这一活动是以“金点子行动”为主题,关注点是培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这一维度比较侧重儿童与自然、社会互动的质量和其生活本身的质量,尤其强调了创造性这一基本德性的培养。了解本主题内容在本教材中的体系之后,学生把目光聚集到这一内容在本单元中的位置。

学生发现本单元所设计到的四个内容,都紧扣“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展开的,从内容安排上具有层次性,从学生认知上能逐层深入的进行。面对螺旋上升的思路设计,学生通读各册教科书、整体把握,制作表格,随时记录,深入分析,这样,抓住单元中各课目标的定位,从整体与部分的对应关系来思考各课的目标,就能做到目标有数,学习有度了。

二、微观深挖,探寻 “图文之意”

浙教版品德文本的编写注意将文字媒体与图像媒体整合,形成图文并茂、有机共融的效果。课本中出现的文字虽少,但类型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单元导语、主题文字、图片注释、提示语 、旁白人物 、情境对话等。

1.探提示本意。在品德教材中提示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关键词体现了每课内容的学习重点,学生可以根据文本提供的关键词或提示语,以此为线索,认真分析文本图片的着力点,就能比较精确找到理解该插图教学目标的方向。

如《当冲突发生以后》这一课教材所提供的提示语是:“同学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学会理解别人,宽宏待人”,关键词是“宽容、体谅”。学生通过浏览提示语和关键词,就可大致知道,学习生活是他们最主要的领域,孩子的人际关往的主要对象是同学,相对来说,同学间的冲突会比较明显。因此,本课学习目标应定位在“解决同学之间的冲突”上,学习的侧重点就可以是如何引导学生如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对方,善待对方。

2.明插图意蕴。现行品德教材的呈现方式与原来的品德教材相比,文字量减少,插图(照片)增加,而且教材中的图片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一特点给学生理解文本意图,准确把握学习目标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根据插图的组织形式可将插图分为:独立图,画面上相对完整地单幅图,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发散图,指围绕一个中心内容,用多幅图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序列图,以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为序排列起来地一组独立图,每幅图表现事物的一个重要环节,几幅插图连接起来即为文章的主题;多层图,表达两层或者两层以上意思的插图,多数是由一个独立图展开,层层递进,深入表达主题。

面对不同类型的课文插图,读图、解图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我们可以遵循图、图编排过程中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联系着看图,如通过上下图审视看,发散图对照看,独立图联系看,多维度解析图片,找寻插图承载的准确目标。

三、补充留白,延伸无限课堂

细观留白在教材中的位置,我们就不难发现编者的良苦用心:最上方、最中间、占整页的三分之二之多。教材不再是直白的叙述、划一的规训,而是给儿童以充分自由想象、独特体悟的窗口。编者在教材上画满窗口,我们当然要和学生一起打开这扇扇精彩纷呈的窗口,引领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留白。可以通过阅读思考,然后直接动手写写画画,或者以边读边画的形式进行填补。

1.拓展空间:书写和画画是补充留白的主要表达方式,高年级的学生对于留白的处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可谓“小儿科”。然而就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就有困难了,这是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巧妙处理,课堂课下合作完成。对于难以用写和画完成的,可以用说来表达。

2.互换角色:换位思考,互换角色也是教学中常用的教育手段。只需站在孩子的位置,稍稍调整角度,就可以教学富有人情素养,拓展思考的空间,激发孩子们表达的热情,自然流畅。

3.整合体验:顾及到班级上每一个同学,对于现在学生多,时间短的现代教学模式来说是困难的。这时则需要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整合学生学习体验,选派代表逐一发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学生阅读文本并追寻意义之际,或许发觉其意义就在他们阅读文本的过程之中。轻步缓行,深思细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才有可能造就精彩的品德课堂,才有可能成就简约而丰满的品德课堂!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