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和谐社会下社会主义分配的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和谐社会下社会主义分配的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8 12:32:16
论和谐社会下社会主义分配的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5-08-28 12:32:16     小编:

摘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理念,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存在的分配不公问题,即初次分配中劳动收入所占比重过低,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阶层出现,垄断行业经营行为存在以及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的一系列不公平问题存在。再分配中政府对教育机会和平等就业机会关注不够,调节过高收入的税务机制存在漏洞,政府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分配公平;对策研究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理念,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之一,而实现分配的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只有实现了社会分配中的公平问题才能解决面临的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解决人民群众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分配领域中,我国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重视加大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于分配的力度。在分配领域中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是长期探讨的主要问题。党中央对分配问题历来就很重视。对效率和公平问题在不同会议上有不同的表述,由一个认识不断清楚的过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问题,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活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一、当前在建设和谐社会下我国社会分配不公的主要表现

(一)我国社会在初次分配领域分配不公的主要表现

1、劳动收入所占比重过低,并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2、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阶层出现。

这主要表现为一些权力机构的官商勾结,寻租,钱权交易,贪污贿赂等腐败行为导致的不公,还有一些直接或间接掌握权力的部门与个人,利用资源分配机会,以手中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如工商、公安等部分人员利用手中权力利用节假日时间乱罚款获得额外收入,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通过价差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机会获得大量资本,这一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阶层的出现,极大的增加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力度,因为他们的这些收入的分配,都不是以贡献为依据,在分配规则上都是不公平的。

3、垄断行业的经营行为存在收入过高,导致了初次分配的不公。

(二)我国社会在再分配领域分配不公的主要表现

1、政府对于教育机会和平等的就业机会关注不够。

政府对中小学教师资源的投入差距相当大,不同群体之间接受基础教育还很不均衡,初等教育资源向城市倾斜,剥夺了农村边缘地区和城市大部分人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教育的不公平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平等获取更高收入的机会的竞争能力。另外,在平等的就业机会上,许多企事业单位和政府工作部门选用人才,存在着诸如外貌,学历,户籍,性别等各种歧视,这种歧视导致了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反映了政府在分配过程中的不公。

2、调节过高收入的税务机制存在漏洞,对其存在的违法现象监督不力,以此造成分配上的不公。

随着人们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政府没能建立相应的税务监管机制。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过低,使高收入阶层没能成为纳税的主力,而不该纳税的中低收入阶层工薪阶层反倒成为纳税的主力。“据统计,在我国个人所得税中,中低收入工薪阶层,纳税额占税收总额的65%以上,而高收入者的纳税总额占税收总额只有30%左右。”③这弱化了税收本应起到的调节过高收入的作用,另外,由于税收监管体制没有到位,导致高收入者偷税漏税大行其道,致使政府税收流失额度大幅增加,极大的损害了我国税收调节的正常秩序,再加上我国税收征收结构不合理,个人所得税收缴额占税收总额的比例偏低,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度。导致了生产分配不公平感的发生。

3、政府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国家对社会保障总体投入力度不足,而起享受的范围有只限于城镇人口,广大农村社会保障极端落后,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带来的实惠。目前,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2006年在农村,我国仍有2148万的绝对贫困人口,以及3550万虽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低收入人口。极大的加剧了社会分配公平的难度,建立完善的生活保障体系迫在眉睫,任重道远。

二、在和谐社会下,解决社会分配不公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涉及到分配公平正义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碍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平现象是多方面的,但具体来讲,主要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些分配领域中的不公问题是当务之急。

(一)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提高劳动报酬所占收入的比重

发展中小型企业,是扩大国民就业,提高劳动报酬份额的有效载体,因为在初次分配中,主要目的是让广大老百姓获得更多的收入,提高收入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是通过扩大就业水平获得更多的工资性收入。增加国民收入的水平就要提高国民的就业率,而中小型企业是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能大量提高国民的就业率,他吸取了大量的社会剩余劳动力转向中小企业就业,越是就业水平高的国家地区,中小企业的比重就越高,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情况都是如此,而我国内地近几年来形成的高增长低就业的悖论,中小企业发展不足是主要原因,因此应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提高劳动报酬所占收入的比重。

(二)加强推进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防止腐败,约束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

目前所存在的官商勾结,寻租,钱权交易,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产生和存在,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落后。应从制度上着手约束腐败行为,推进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问责制和官员诚信档案,公开官员的收入,促进办公透明化和内容合法化,约束贪污受贿的行为发生,也从根本上制止了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产生的根源,使之没有机会接触到社会资源进行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加强监督,明确政府的公共职能,严格实行政企分开,斩断钱权的关系。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垄断行业收入水平过高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诸如行业垄断等一系列分配不公平问题。对于行业垄断问题,由于竞争秩序不规范和我国的体制改革不到位,导致了垄断行业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因此应在原来的基础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原有行业的垄断状态。具体来讲应在除自然垄断有利的行业中多方引入竞争者,通过降低行业准入标准,鼓励民营资本,外资进入,制定和完善反垄断法等形式来实现。完善市场机制要特别注意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防止垄断行业钻法律空子谋取私利,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促使垄断行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中形成并发展。这是调节垄断行业收入极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调节贫富差距过大的收入分配模式,促使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平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