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刍议积分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的运用

刍议积分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的运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28 13:02:12
刍议积分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的运用
时间:2015-08-28 13:02:12     小编:

摘要:积分管理制度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管理制度中的一项创新构建模式。其将入党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与学生本人的积分间建立了明确的应对关系,这为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提供了较为具体和客观的量化标准,进而降低了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并成为发展大学生党员的一项有益探索。本文就主要对积分管理制度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积分管理;党员发展;高校;积分制

就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高校在发展党员以及对党员进行管理的时候都是严格的依照党章党规来进行的。这些规章制度都是非常抽象化,在现实中很难进行操作的。也即因此,党员的发展方向呈现出主观任意性。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引入积分制度其实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如果将大学生日常的学习活动以积分的形式进行评价就显得更加的直观有效,它不仅使原有的理论标准更加的明确化,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能够使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

一、积分制的设计原则

要想成功的使积分管理制度发挥出作用,最基础的就是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把握基本原则,合理的进行制度的设计。

(一)可操作性原则

推行积分管理制度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将原来隐藏在党章管理中的暗标准转化为看得见的明标准,这就要求该制度必须要具备实际的可操作性,要能够简单的进行操作,不能将程序设计的过于繁琐。最为基本的是对于入党的大学生其可能经历的活动都要设置积分条款与之对应,切不可出现含糊不清的情形。例如对于学习成绩的排名要有明确区分,对于竞赛所获得奖项等级的加分也要明确的规定,甚至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个助人为乐的善意行为都要有明确的加分项目予以适用。

(二)全覆盖原则

就当前的现状而言,很多高校对于大学生党员的考察都是单纯地依据其平时的学习成绩、党章党史所掌握的情况、对当前政策的理解程度、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参加课外活动次数、参加志愿者情况以及参加竞赛活动情况等进行评价。因此,在制定积分细则时,一定要非常全面的将上述内容涵盖其中,避免出现空白领域。

(三)导向性原则

这一原则对于积分管理制度来说非常的重要。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所有的行动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所以在设计积分管理制度的时候必须要围绕着育人为目标导向。对学生进行加分或者是减分的时候要与学生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形成正比。如果具有正面的影响就可以进行加分,相反,如果具有负面的影响,则进行减分。这样才能清楚地让学生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四)积分监督的透明度较高

所有的制度要想真正的实行到位,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监督。当监督贯彻到位之后,制度便可能在最大的限度发挥出它的作用。相反,如果缺乏了监督,制度的施行内容就很可能被人为的进行歪曲。因此,积分管理制度要设计的简单易懂,便于现实操作,也容易进行监督。

二、积分制的项目设置

(一)积分评分制的必备条件

积分制度存在的必备条件非常的简单,最重要的就是所有大学生党员所要遵守的一般准则,也是最低的限度。即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必须要遵守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内部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其二,其没有受到过任何的通报批评。

(二)学习成绩

在学习成绩这一个大项目之下,拥有各种具体的加分减分细则。笔者结合实际情况,总结得出至少应包括以下八点。第一,期末综合成绩排名,按比例进行加分,越前面的加分也就越多。例如,班级排名百分之一至百分之十的可以加十分,而百分之十一至百分之二十的则只加九分,累计到最后则不加分;第二,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可以进行三到六分的加分;第三,获得奖学金加分,国家奖学金可以加十分,国家励志奖学金可以加八分,而获得校级的奖学金则可以加7分;第四,参加学术的研讨活动的,可以加一分;第五,在学校的校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可以加两分;第六在省级刊物上发文章,可以加上六分;第七,自己所发表的论文获得了奖励的还可以加上三分;第八,所学科目考试不合格者减去十分。

(三)党史知识和理论

对于日常参加党校培训课程的人不进行加分,相反,对于缺席了这些课程的人进行减分,每次可以减去十分。另外,对于党校课程的考试,合格的人可以加两分,不合格的人减去十分。最后,对于优秀的先进党支部的成员以及干部可以给予相应的加分。

(四)思想政治状况

思想政治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首先,获得了三好学生等称号的可以加分;其次,自身助人为乐,做了很多好事,见义勇为以及拾金不昧等都可以酌情予以加分;最后,参加了学校在课余时间所开办的对学生有益的培训以及讲座等可以加分。

(五)学生群体的满意度调查

群众的满意度调查可以准确地知道该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品格以及表现。具体加分细则为。其一,民意测评满意度越高的人给与加分,超过百分之六十可加五分,超过百分之七十加六分,以此类推;其二,参加了学校的文体活动可以酌情加分;其三,参加市级以上的活动可以酌情加分;其四,参加学生会或者社团组织可以酌情加分。

(六)志愿活动

参加了学校或者是学院所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可以加三分;参加了校外的志愿活动,结合该生的实际表现,给予四分到六分的加分。

(七)创新实践

参加学校所举办的类似“挑战杯”的竞赛可以加两分,如果获得了奖励则可以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参加的是市级以上的“挑战杯”,可以加上四分。最后获得了科研立项并且成功的完成了结项工作的可以加上六分到十分。

三、积分制的实行

(一)学生对于积分制认识参与度低

大学对于学生党员的传统管理模式都是依照党章政策的规定进行,这一方式很难真正的起到管理的作用。学生党员们能够将党的宗旨以及党的核心思想背的滚瓜烂熟,但却并不能够真正的用来指导自己实际的生活学习。高校对于党员的考核方式也一般是通过每个月的思想汇报以及定期形式化的考试来进行的。这样的考核已经根深蒂固在党员们的心中。如果突然的出现一种新的考核模式,且这样的模式更具有竞争性,更能够对其固有的生活学习的方式产生影响,那么学生党员们必定是下意识的产生抵触心理。加之,积分管理制在高校中间推行的力度并不是很大,因此,极容易出现冷门。究竟积分管理制度是什么,它的积分内容又是什么,其中只有少部分的人会去进行了解,绝大多数会持放任的态度,最终导致积分管理制度无法顺利的进行。 (二)管理难度大

高校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学生人数少则上万,多则数十万。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想要瞬间的建立起新的积分管理制度是非常的困难的。首先,管理系统界定问题,党员的积分管理不仅局限于已经进入中国共产党的人员,还包括预备党员以及打算进入的党员。在对不同类型的“党员”进行管理的时候,会涉及到多个机构,包括学生会、班级体、党支部、专业、年级等,当中错综复杂的关系会是制度推行的阻碍因素之一。其次,具体的管理事宜的确定。要制定出管理的细则是非常复杂的,因为高校设置有不同的专业,每一个专业的实施细则都会有所不同,设计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衡量。并且除了对不同专业之间的不同细则内容制定外,还会出现管理制度出现滞后性的问题,或者是与当初所设想的目标有所出入的问题,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对于设计施行者来说是非常致命的问题,而这就需要管理者能迅速做出反应并予以解决。

(三)后期容易出现各类问题

在理论当中存在的制度永远是最完美的,因为它还没有经过实践的考验。实践是检验制度成功与否最好的一道关卡,实践拥有各种各样突发性的问题,有的会出人意料,有的会影响深远,每一次的出现都是对制度的考验。因此,在积分管理制度运行的阶段,尤其是刚开始运行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各类突发性的问题。例如,学生不愿配合,出现抵触的情绪等。基层的实施者们态度慵懒,形式上的工作监督;又或者是部分条款在现实当中根本无法实施。这些都需要面对和解决。因此,制度不是仅仅设计出来就会成功,只有当其长期的接受住了时间和实践的考验依然在其位置上发挥作用时才是真正的成功。在积分管理制度对高校学生党员管理时必须要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时刻的注意这一点。

四、积分制的措施

(一)加大宣传动员,营造校园氛围

根据现有设计好的积分制,在实行的时候会对每一位准备入党的大学生建立一个独立的积分档案。在该档案当中,学生们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会形成相对应的分数,并且这些分数会被记录到学生档案当中。因此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档案与学生可谓是息息相关,因为最终学校会根据积分的高低依次选取适合入党的人员。所以每一个期望进入中国共产党的人员都应当充分的了解这一制度的内容,理解该制度推行的根本目的。学校要加大对该项制度的宣传力度,在公告栏以及网络平台上发布信息,倡导班级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等,另外还可以安排校园课外宣传的活动周在学校当中营造浓厚的氛围,将学生引入到积分制的行列中来。当学生真正意识到该制度的重要性时,便会积极的参与其中,不论是学习还是课外活动的参与都会变的更加认真而努力。这其实不仅能够规范化党员的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的目标具体化、明确化,富有可操作性,学生会为此目标的实现真正的调整自己、改进自己。

(二)建立工作机构,确保顺利实施

为了能够使积分管理制度顺利有效的开展,学院系部基层在推行的时候必须要有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最符合实际的便是利用班级这一固定的组织为基础,分散开来。在每一个班级内部都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积分管理工作组或者是监督小组,选举专门的人员进行负责。另外,积分机制的推行还必须要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各系均需要遵照该制度施行积分计划。班级的管理组或者监督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确保这些制度真正的落实到位,根据制度的操作细则,对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进行评分,可以采用加分或者减分的方式进行。为了做到公正公开,积分的结果可供班级同学随时进行查阅,另外还要在班级当中进行定期的公示。监督的小组发现工作管理小组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地指出并予以纠正。上述工作机构成员的产生可以由班集体成员们共同的选举,当然也可以有辅导员进行推荐,要注意这些人员必须要富有极强的责任心,且平常做事认真仔细,为人也十分的正直。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积分管理制度的顺利推行打好内部基础,真正的发挥其效用。

(三)后期跟踪调整,完善制度设计

一个成功的制度会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只有这样才会弥补自身的缺陷,持久的发挥效用。积分管理制度也不例外,外部环境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制度在进行的过程当中自然要在后期不断的进行跟踪调查,发现现实施行过程中的缺陷问题,并且及时地作出纠正和调整。现实当中每一个高校内部的校情都是不同的,自然积分管理制度的设计也会存在着千差万别。也许在最初的时候该制度设计是完美无缺的,非常的科学合理,甚至还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但是在制度实行的过程当中,外界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主客观情况也在发生着变化,最开始所设计的制度也许会在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中出现滞后性,从而产生缺陷,也或者或出现当初忽略的问题。因此,在积分管理制度实行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定期的进行跟踪调查,尤其是辅导员、党建工作小组与监督小组的成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切实的履行起自身的责任,及时的发现制度上的缺陷,根据实际所发生的改变,不断的完善该制度的内容。否则,一旦制度本身出现问题,依旧持续的进行使用,反而更加的僵化,既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也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管理的顺利进行埋下隐患。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要不断的适应学校的校情,还要根据校内各专业的设置情况、专业的内容等作出符合实际的调整,尤其是理工类专业同文科类专业之间,部分细则的跟踪调查应当有所区别的进行。

结束语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要创新管理的模式,原有的考核模式已经不能够律己育人的目标,积分管理制度的引入恰好能够将培养的事业进行下去。其设置的标准非常的明确,简单易懂,学生自然也能够参照执行,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准和学习成绩。(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