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重构的可行性策略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重构的可行性策略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3-21 00:52:53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重构的可行性策略
时间:2023-03-21 00:52:53     小编:

摘要:跨文化交际不是单一的,而是双向的,这就注定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既要传播目的语文化,又要兼顾母语文化。也就是说,英语学习不只是了解外国文化,还应该更进一步加深理解本国文化,并能够用英语对外传播本国文化。而现实却是,中国学生缺乏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了解,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不能用正确的英语表述本土文化,导致了所谓的“母语文化缺失”现象。本文主要应用语言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重构上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学;母语文化;重构策略

大量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外语文化上,却未能重视对母语文化的吸收与理解,缺乏用英语恰当地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存在母语文化知识与目的语文化知识严重失衡的现象。很多学生能够用英语流利地讲述西方节日与典故,而对于中国元素的词语却无法表达,如:端午节、七夕节、中国历史故事、名胜古迹、儒学道学经典等等。大学生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无法用英语准确地描述中国文化,直接造成跨文化交际低效甚至失败,更不用提积极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共享中国文化。本应该处于强势地位的中国文化如今却在狂热的追捧英语浪潮中,变得越来越颓势,这与大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目的渐行渐远。针对中国大学生在交际实践中呈现的母语文化缺失现象,作为教育机构的高职高专院校难则其咎,应对此进行深刻地反思,并寻求重构母语文化积极高效的策略。

1.广泛宣传,更新观念

我们必须把通过英语传播中华文化的这一重要性通过各类媒体并借助于一些国际性的活动进行广泛宣传。事实证明,2008年北京奥运会令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增强了中国人用英语传播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自信心和积极性,成功地向世界介绍了中国文化;2010年迎来了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绝佳时机,向全民宣传和普及思想,培养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自觉意识,即平衡母语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建立均等的文化交流的意识,坚持合适的文化立场和正确的交际地位。另一方面,还要更新国人的观念,引导人们对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摆正态度。语言具有相通性,母语既可以被看作掌握外来语言的基础,是一种有效地可利用资源,扎实的汉语文化功底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2.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母语文化

2.1优化课程设置

高职高专院校应当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明确强调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学中设置相关英语课程,从一般性知识到系统整体介绍讲解母语文化,引导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准确把握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课外,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主动进行学习。

在课程设置上,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应体现哲学、历史、宗教、社会等中国文化内容的综合,体现出中国文化和区域文化相结合的特点,令学生换种角度来欣赏母语文化。例如学校可开设中西方文化对比课程,增强大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体例上,应富有层次,遵循由易入难的原则,显示出从词汇知识到文化运用的体系特色;在教学目的上,应综合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的应用性训练;在课程性质上,应实现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有机结合;在课程设置对象上,应斟酌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差异。要科学合理地设计出切合实际、内容详尽、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母语文化英语课程,还亟需英语教学工作者们不断探索。

2.2在教科书中增添中国文学及文化作品

教材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在文化信息交流时,有两个环节,其一是西方文化的输入,其二是民族文化的输出。但是,现在的大学英语教科书,大都以国外的时文为主要材料,有的教科书引进了国外原版的语言和文化材料,选录的都是西方的评论、故事及其它体裁的篇章,使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到了西方的语言和文化,较为细致和真实地理解了它们,成功地完成了西方文化输入。但是学生在介绍自身民族文化时,却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很难用英语准确地表达出民族文化,不能完成民族文化的输出。鉴于上述原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增添中国文学及文化作品是必需的。当然,被引入的中国文学、文化作品本身就应该是经典文学,其译文也应当是经典的,同样是优秀之作。比如:四大名著的英文译本中的篇章、当代文学作品中钱钟书老先生的《围城》的译本等等。这些作品在选入教材时,可以采用全英文式的,也可以采用汉英对照式。作者认为,也可以编撰出这样一本有关中国文学、文化作品的英语教科书以供学习大学英语的学生阅读和学习,并纳入考试、考察体系。这本教材的编写者应不仅包括英语语言学家,还必须有汉语文学家、汉语文学作品的译者、外国文学家、比较文学和文化方面的专家,群策群力,合力编撰出这样一本既能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又能学习中国文化,更为重要的是能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中国性、民族性的大学英语教科书。

3.提高英语教师跨文化交流的素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既担负着语言教学的任务,又承担文化传播的任务,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因此,要在英语教学过程实现母语文化重构,就必定要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首先,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文化素养成为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独特素质。大学英语教师不单单要积累大量的英语语言知识、全面的应用能力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要具备足够的的双文化甚至多文化知识。在传统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过程中,多数英语教师一直以介绍语言知识点为教学重点,忽略了并不强调对母语文化知识的传播,也不重视用母语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新形势下,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对目的语文化了解的过程中增加母语文化素养。其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清晰地规定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综合的中西文化知识与中西文化评价能力。在教学理论上,教师可运用比较法,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强化大学生对东西文化的直观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详细讲解有关目的语文化的背景知识,然后适当比较同母语文化的特点,帮助学生识别中西文化现象的异同点,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的文化价值观,同时努力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的的文化平等交流意识,鼓励他们能在将来的对外交往中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

结语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对跨文化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重构母语文化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重要方面组成部分,也对破解母语文化缺失现象、提升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作为祖国的栋梁,大学生应该认识到,只有了解母语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才能在实际应用语言时游刃有余,才能在国际交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必须正视日趋严重的大学生母语文化缺失现象,重视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教学的平衡,积极引导学生研究中国文化,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让英语也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文化出版社.1994

[2] 王宗炎.《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 崔刚,罗立胜.《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5] 赵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成因分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