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北宋赐茶初探

北宋赐茶初探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2-09 02:12:32
北宋赐茶初探
时间:2023-02-09 02:12:32     小编:

[摘 要]赐茶,作为皇帝笼络大臣的手段之一,北宋时期得到较大的发展,不仅赐茶的数量增加了、范围扩大了,而且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北宋赐茶之所以得到较大的发展,一方面与北宋经济的发展、茶叶产量提高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皇帝运用皇权密切君臣关系,使臣下竭力效忠于自己,以便巩固统治地位。作为皇权手段之一,赐茶基本上实现了统治者的初衷,但是,也带来了一定消极影响。

[关键词]北宋;皇帝赐茶;赏赐

赏赐,历来是最高统治者展现皇恩浩荡、笼络大臣的重要手段。茶叶成为正式赏赐物品始于李唐王朝。此后,以贡茶赏赐大臣成为惯例。五代时期,赐茶由惯例发展为制度。及至北宋,由于皇帝对茶叶的偏好,贡茶迅速发展,其规模、种类、品相都有很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北宋的赐茶更是蔚然成风,赐茶范围大为扩展,赐茶对象不仅仅是皇亲国戚、官僚贵族,即使是普通百姓也有机会得到皇帝赐茶,皇帝赐茶成为北宋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北宋赐茶概况

北宋建国之初,贡茶主要是用来满足皇室的需要。随着贡茶数量的增加,渐渐将贡茶用于赏赐大臣。由于赐茶种类增加、范围扩大,在其兴盛过程中,赐茶制度逐渐严密,不仅设立了专门掌管赏赐之茶的机构――茶库,而且确立了森严的等级关系。

(一)发展状况

北宋赐茶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北宋初期,贡茶数量、种类有限,“玉芽以下,即先后以次发,待贡足时,夏时过半矣”。

(1)因此,当时的贡茶仅供皇室享用,即使是权臣、宰相也不得享用。开宝三年(970),宋太宗下令造龙凤团茶,用于赏赐的茶叶数量才有所增加。但是,随着赐茶范围的扩大,现有的贡茶仍然不能满足赐茶的需要。于是,至道三年(997)又下令制造新的贡茶,如“石乳”、“的乳”,以供赏赐之用。

虽然用于赏赐的茶叶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多,但是总量仍然十分有限。因此,在这段时期里,皇帝赐茶都是在非常重要的节日,并且只有地位极其尊贵的大臣,如中书、枢密大臣等才能得到赐茶。“盖自君谟始造而岁贡焉,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惟南郊大礼,致斋之夕,中书、枢密院各四人共赐一饼”。

(2)八人才得赐一饼,可见得到赐茶,尤其是珍稀茶叶品种,是多么不容易。就连欧阳修这样的位高权重之人也是做官二十余年才得一赐。

(3)由此更可见赐茶之不易。

北宋时期,一般只有赏赐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会使用贡茶,对于普通百姓一般用普通茶叶进行赏赐。北宋皇帝虽然喜欢将贡茶用来赏赐,但也并不是所有的贡茶都用于赏赐,用于赏赐的贡茶仅仅是已经有了一定生产规模的茶叶,那些新出的贡茶品种仍然只供皇室专享。只有等到这种贡茶数量增多或者产生了更好的贡茶品种时才会将其赏赐给大臣。例如,宋神宗曾经下令制造“密云龙”,但是神宗朝无一位大臣得此茶叶。直到哲宗继位后,才将密云龙用来赏赐大臣,但赏赐的数量都极少。哲宗后期,皇帝下令将密云龙改造为“密云瑞龙”,才开始将密云龙大范围地用于赏赐。

北宋不仅对用于赏赐的茶叶种类、数量加以限制,而且还设置了专门负责管理赐茶的机构――茶库。“茶库掌管接受南方诸路产茶州军所贡茶茗,以供赏赐、出卖及翰林司之用。”

(6)

赐茶是有严格的等级之分的。《宋史・后妃传》曰:“旧赐大臣茶有龙凤饰,明德太后曰:此岂人臣可得?命有司别制入香京铤以赐之。”

(7)北宋用于赏赐的贡茶种类较多,除著名的龙凤贡茶外,还有京铤、的乳、石乳、白乳、腊面、头骨、次骨等品种。不同种类的茶叶只能由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享用,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龙茶以供乘舆,及赐执政、亲王、长公主,其余皇族、学士、将帅得凤茶,舍人、近臣赐京铤、的乳,而白乳赐馆阁”。

(8)由此可见,当时赐茶已经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不同等级的官员得到不同等级的茶叶,获得赐茶是一种荣耀。因此,北宋的文人士大夫都以得到赐茶为荣。大臣们得到赐茶以后一般自己都舍不得喝,而是将其献给双亲。甚至,有的人还“不敢碾试,相家藏以为宝,时有佳客,出而传玩尔”。

(9)黎民百姓得到的赐茶即使品相一般,也是喜不自胜。所以,得到皇帝的赐茶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二)赐茶类型

北宋时期,随着茶叶数量、种类的增多,赐茶活动越来越频繁,赏赐对象也越来越多。在北宋文献中,可以见到对各阶层人士赐茶的记载,如朝廷大臣、边关将士、寺观僧侣、普通百姓等。此外,皇帝还会赐茶给少数民族首领。虽然有关这些赐茶活动的记载比较零散,但仍可将其归纳为两类:

1.常规赐茶

咸平五年八月丙午,石、隰州副都部署耿斌言河西蕃部指挥使拽浪南山等四百余人来归,赐袍带、茶彩、口粮,仍令所在倍存恤之。

(16)

祥符八年二月,西蕃首领角厮罗、立遵、温逋奇、木罗丹并遣牙吏贡名马,诏赐角厮罗等锦袍、金带、供帐什物、茶药有差。

(17)

宝元元年十二月乙酉,诏三司岁给角厮罗彩娟千匹、角茶千斤、散茶一千五百斤。

(18)

这些赐茶一般是为了诱使、奖励少数民族的归附和效忠。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除了这些少数民族以归附功或献物功得到赐茶的记载外,还有不少朝廷赐给少数民族首领及其家眷茶叶的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北宋朝廷赐茶给少数民族有三十余次。这种对少数民族首领和上层人物的赏赐比较丰厚,不仅起到了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及其上层人物的作用,同时也向他们展示了北宋王朝经济之发达。

2、非常规赐茶

北宋统一南方后,便着手收复北方失地,多次与辽、夏军队交战,胜少败多。于是,北宋朝廷开始采取消极防御的政策。除被迫与辽、夏军队交战外,很少再有军事活动。因此,后来有关对军队赐茶的记载较少,对边关将领的赐茶记载较多,如:

真宗咸平五年六月丁卯,赐丰州团练使王承美茶三百斤及银绢各百两。

(22)

大中祥符三年六月庚戌,赐石隰州都巡检使汝州防御使高文茶百斤。

(23)

仁宗景佑元年四月甲午,赐三路缘边部署、钤辖、将校腊茶。

(24)

这些对边关将领的赐茶大多是为表示皇帝的慰问和恩宠。赏赐与否,皆在皇帝一念之间。

虽然都是赐茶,但是边关将领得赐之茶和朝廷大臣得赐之茶是有明显区别的。皇帝用于赏赐朝廷官员的茶叶一般都是贡茶,且因为贡茶珍贵、数量有限,所以赐茶之数较少。对边关将士的赐茶数量庞大,动辄数万斤。除了某些高级将领外,其他人所得赐茶一般只是品相稍好的普通茶叶,而非贡茶。

北宋时期,虽然有些赐茶活动成为礼仪活动的一部分,但是仍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例如,皇帝出巡要赐茶给当地民众,虽然已经成为帝王巡幸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皇帝巡幸毕竟不是常事,受帝王个人感情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不是北宋皇帝赐茶的主要内容。

在有关北宋皇帝对普通民众赐茶的记载中,最常见的是对年老者赐茶。《续资治通鉴长编》关于此类赐茶的记载不少于15次,如:

天禧元年六月壬申,赐西京父老年八十者茶,除其课役。

(27)

天圣元年三月丙午,赐西京父老年八十以上者茶,人三斤。

(28)

庆历五年冬十月庚午,仁宗召父老赐以茶娟。

(29)

……

虽然这种皇帝赐给年老者茶叶的现象较多,但仍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全凭皇帝意愿。

总的来说,皇帝赐茶给普通民众,除了比较常见的赐茶给年老者外,一般发生在普天同庆之时,如新帝即位、册封后妃等。其他情况下的赐茶则多凭皇帝个人意愿。

二、北宋赐茶兴盛原因

北宋时期,赐茶大为发展,无论是赐茶对象的扩展,还是赐茶数量、种类的增多,都得益于北宋茶叶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开展的赐茶活动,虽然每一种具体的赐茶行为,其原因都会有所不同,但是作为皇权运用的手段之一,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皇权。

北宋茶叶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茶叶产量提高、生产规模扩大,而且茶叶的制作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这就保证了北宋赏赐用茶的数量和质量。北宋时期,由于历经五代十国的战乱,南方已基本完成统一,政权比较稳定,而北方战争频繁,于是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南方茶叶生产的发展。

赐茶作为一种赏赐手段,如果运用得好,便可达到笼络大臣,使其为朝廷鞠躬尽瘁的目的。如果使用不当,便会造成不少消极影响。

首先,大规模的赐茶会加重百姓负担,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北宋皇帝用于赏赐的茶叶多出自贡茶,对茶叶的采摘、焙制都有严格的要求,“每日常以五更击鼓,集群夫于凤凰山”

(36)采摘茶叶,在采茶过程中,有专门的监采官人负责监督采茶者,以防他们私扣茶叶。由于是官焙茶园,给工人的待遇比较低,甚至于要求“研茶丁夫悉第去须发”。

(37)北宋政府对贡茶的送达时间都有严格的要求,为了赶在规定时间前送达,官焙的负责人经常让工人日夜加班劳作。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加上在茶园里受到的低下待遇,因此常有工人逃亡现象发生。

其次,由于北宋的赐茶是严格按照等级进行的,获得赐茶成为同等级之人炫耀自己身份、地位的依据。如果在同一群体中有人得到了名贵茶叶,那些没有得到这种赐茶的人,为了表明自己与已得此赐茶者同等尊贵的身份,便会向已得者讨要。更有甚者,有些人还会凭借自己皇亲国戚、权臣贵胄的身份直接向皇帝讨赐。这种大臣之间相互攀比身份的行为容易滋长追求浮华之风,不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结语

综上所述,北宋赐茶无论是赐茶范围还是赐茶数量、种类都较前代有较大发展。不管是皇亲国戚、权臣贵胄,还是平民百姓、普通之家都可以得到皇帝的赐茶,并且赏赐的规模也随着茶叶的发展而不断扩大。赐茶已经成为北宋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它的兴盛不仅与北宋经济的迅速发展、茶叶产量的提高有关,同时也与国家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它是皇帝运用皇权密切君臣关系,使臣下竭力效忠于自己,以便维持其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赐茶也基本上实现了统治者的初衷,它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北宋社会森严的政治等级制度,加强了君臣之间的联系,巩固了封建统治秩序。但是,赐茶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它不仅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影响社会安定,而且还不利于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