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共七大筹备工作若干历史细节考察

中共七大筹备工作若干历史细节考察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9 00:15:30
中共七大筹备工作若干历史细节考察
时间:2023-08-09 00:15:30     小编:

[摘 要]中共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从筹备、会址的选择到正式召开历时17年之久,在组织上、思想上经过充分的准备和长期的酝酿。最终,于1945年4月正式召开,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共七大;延安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中共七大的筹备是历时最长、会址筹建变迁最多的一次。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准备召开七大,但之后由于革命战争形势的复杂,直到抗战已临近胜利,于1945年4月才正式召开。本文仅从中共七大筹备过程中的数次延误、会址选择及物质筹集历史细节加以论述。

一、中共七大的数次延误

在中国共产党的会议制度上,两次代表大会之间的时间是有规定的,中共一大到六大时间间隔一到两年,而六大至七大中间间隔十七年之久,期间曾先后五次提出筹备召开“七大”,但由于种种原因,终未能如期举行。

二、中共七大的会址选择

七大会址的选择亦如其开会的时间一样,经历数次改动,最终于1945年确定在中共中央委员会所在地延安杨家岭。

当时,日军飞机不间断地飞临延安上空轰炸,对军民和参加会议代表们的安全构成威胁,考虑这一点,中共七大的会址最初选在安塞县李家塌。1940年5月,任弼时和李富春亲自去安塞实地考察。他们觉得李家塌位于沟壑区,四周高中间低,环境隐蔽且便于防空,是当时形势下召开大型会议的“好地方”。可是,这里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往,且离党中央所在地延安较远,再加生活物资比较缺乏,上千名参会人员的物资供应很难跟上。他们给中央汇报后,经过再三思考,只好放弃这一计划。

从安塞回来,他们又在延安城周围各个山沟选择会址,最终选择放在延安枣园后沟。这个地方树木比较密集、高大、葱郁,便于隐蔽;离中央领导人和参会代表们的住处相对近些,方便来往,也便于参会代表生活物资或应急物资的采购、供应。于是在沟内西山背阴处一片平坦的坳地处盖了礼堂,还在附近处建窑洞解决住宿问题。但建成后才发现,枣园后沟虽然秘密条件好但地方过于窄小,难以容纳那么多代表。另外,吃水也成了难题,当地只有一口水井且水质不好,不够这么多人使用,只好放弃。

三、中共七大的物资筹集

开好七大仍需要物资方面的保障。1944年下半年,党中央组织有关人员开始物资方面的筹备工作。粮食、蔬菜、纸张、药品以及其他物资的供应是否充足,直接影响着人员众多、场面宏大、会期较长的七大正常举行。

当时战争环境复杂,国民党又加紧封锁,延安物资供应相当紧张,党中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筹措物资的基本原则:因陋就简,尽可能就地取材,延安数量实在有限而不能满足供应的,就到附近的解放区筹措。

召开会议,需印制大量的材料,但纸张又是最欠缺的。聪明的延安人想到当地多见的一种绿色的植物―马兰草,它的叶子又扁又长,有韧性,是一种很好的造纸材料。于是,筹委会便组织有关人员,采集大量的马兰草作原料,应运土办法,很快制造出了一种比较适用的马兰纸,解决了纸张的供应问题。七大所用的会议材料包括毛泽东所作的著名报告――《论联合政府》也是用马兰纸赶印的。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