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二人转文化的“草根”魅力

二人转文化的“草根”魅力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4 23:52:00
二人转文化的“草根”魅力
时间:2023-08-04 23:52:00     小编:

[摘 要]二人转在近三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以其独特的“草根”魅力反映出东北人豪放粗旷的性格特征与鲜明的地域文化特性,它强大的包容力使其深深扎根在东北广大人民心中,强大的生命力如野草在东北黑土地上生根、发芽、蓬勃生长。本文通过对二人转发展历程和东北地域环境的分析,提出二人转作为东北民间的特有文化形态,在东北黑土地上所具有的鲜明的地域性魅力。

[关键词]草根文化;二人转;地域性

引言

在当代中国的语用环境中,草根从其久远的基本义“草的根”被广泛引入到社会学领域,有的学者认为“草根”是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这一解释显然可以联想到“百姓的、普通的、民间的、群众的”等民众群体。对于草根文化,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认为:“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潮流现象,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化的特质,属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二人转文化作为东北民间所具有的文化形态,从其产生特点、流传范围、艺人的出身可以看出,二人转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同时具有生生不息的草根魅力。

一、二人转的名号与由来

二、二人转产生的文化土壤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符号等形成一个地方特有的地域文化。二人转的唱腔高亢红火,内容通俗易懂,直接反映东北人民豪爽、粗犷、热情、实在的性格特质。

1、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是二人转形成的客观因素之一

东北是中国东北方向的国土的统称,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从自然地理风貌上看,北部为大小兴安岭,西部为蒙古戈壁,东部为太平洋。从气候上分析,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冬季北风呼啸、天寒地冻,恶劣的气候环境与生存条件使东北自古就地广人稀,人们之间需要大声说、大声喊才能沟通,在广阔、寒冷的环境中练就东北人的大嗓门。

2、东北人性格是形成二人转特色的重果因素

历史上,东北地区比中原地区开发要晚得多,长期作为戍边、流放的蛮荒之地。其居民除辽东、辽西有少量汉人外,广袤的白山黑水则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满、蒙等骑射、游牧民族的天下。后来拥入的大量汉族人多是遭流放的罪犯或是逃难而来的灾民,据《吉林省编年纪事》中记载:康熙九年(1670年)3月16日“定流徙宁古塔人犯不得于11月至下年7月间寒冷季节遣往,以避免人犯衣絮单薄,冻死途中”,康熙十五年(1676年)“徙直隶等省流人数千户居吉林城修造战船”。除了被迁徙、被流放的人民外,还有为生活所迫来东北寻求活路的闯关东的人们。可见东北地区的居民要想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需要敢闯敢干的胆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后汉书・东夷传》是这样评价东北人的“其人大勇而谨厚”,说明东北人自古剽悍通武,敦厚朴实。《扈从东巡日录》中记载“其人勇悍善骑射,喜渔猎,而饥寒辛苦,骑上下崖壁如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的水土养育了民风剽悍、粗犷豪放的东北人。

东北人除了剽悍、勇武,另一个性格就是热情、坦率、实在。据《柳边纪略》记载:“十年前行柳条边外者率不裹粮,遇人居直入其室,主者则尽所有出享。或日暮让南炕宿客而自卧西北炕。马则煮豆麦草饲之。客去不受一钱。”“凡出门不赉路费,经过之处,随意止宿,人马俱供。”东北人这种坦率实在、热情好客的待人待事方式一直流传至今。然而在这天寒地冻、人口稀少的地区,环境的艰苦尚能忍耐,精神生活的匮乏却是不能承受的,人们为了摆脱“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乏味,在劳动之余,免不了要开几句玩笑,互相打打闹闹,高兴的时候还要唱上两声,喊上两嗓子,高亢嘹亮、泼辣丰趣的二人转让生活在困苦中人们有了滋味和希望。

3、宗教信仰对二人转的形成与发展的促进因素

东北地区在满族入关前,是一些少数民族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如肃慎、契丹、赫哲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多以渔猎为生,人们靠天吃饭,渴望了解大自然,然而大自然的神奇确让人们敬畏,觉得自然界必有神灵主宰,于是就形成了特殊的自然崇拜、鬼灵崇拜和祖先崇拜,这些后来逐渐演变归属萨满教。《渤海国志长编》中记载:“北盟录云,萨满亦称叉玛,奉者多为妇人,盖女巫之一种也。于祖先祷神时,戴尖冠,着长袍,腰系铜铃,击鼓蹲舞,口喃喃辞不可辨。”多桑在《蒙古史》记载:“珊蛮(萨满)者,其幼稚宗教之教师也;兼幻人,解梦人,卜人,星者,医师于一身,此辈自以各有其亲押之神灵,告彼以过去现在未来之秘密。击鼓诵咒,逐渐激昂,以至迷惘,及神信之甚切。”萨满是沟通人神的使者。满族入关后,萨满教曾经繁荣一时,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宫中也常请萨满,宫中大事,甚至文武百官一起跟着起舞,《清史稿》一百零一卷中记述:“乾隆八年,更名庆隆舞,内分大、小马护为扬烈舞,是为武舞;大臣起舞上寿为喜起舞,是为文舞。”又载:“扬烈舞,用带面具三十二人,衣黄画布者伴,衣黑衣皮者伴。跳跃倒掷,像异兽。”曾有“辽阳城九座门,满汉都供一样神的说法。萨满跳神既有说唱又有歌舞的艺术形态,为二人转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4、东北方言是二人转特色的直接体现

方言是一个地方地域性特点直接和生动的体现,东北语言简洁、直爽、诙谐、幽默,能够本真地体现东北人的性格特征,二人转的唱词来源于生活,将生活中的小故事、小插曲、历史传说等用东北直白、诙谐、幽默语言表达再现出来,忠实的表征着东北人的思想与文化,二人转被东北人普遍性地接受和喜爱,成为东北人精神生活不可缺可的大餐。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不仅是思想和感情的反映,而且还对思想感情有着种种影响。”可见东北语言的特色对二人转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二人转艺人的地域性特征

据王兆

一、王肯的《二人转史论》中记载的二人转艺人队伍中对二人转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有50余人,从艺人籍贯的地域分布上看,籍贯在东北三省的艺人占绝对优势:

刘富贵,艺名刘大头,1863年生于山海关内巴沟。有“江东第一丑”之名。

赵富,艺名“赵破裤子”,1840年生于辽西,是张相臣的师父,李青山的师爷。

王宝珍,艺名“王四猴子”,1854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他所编的《郭军反奉》曾被广为流传。

庞凤,艺名“傻子”,1866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李屯乡盛屯村,王宝珍的徒弟。

吴尊爵,艺名“吴二混子”,1884年生于辽宁省北镇县。

程喜发,艺名“程喜凤、程傻子”,1889年生于辽宁省辽中县。

杜国珍,艺名“杜大下巴”,1890年生于辽宁省铁岭。

徐耀宗,艺名“徐大国”,1890生于吉林永吉县。

张万贵,艺名“粉莲花、张铁橛子”,1895年生于黑龙江省兰西县。

郭文宝,艺名“白菊花”,1897年生于黑龙江省穆棱县。

王云鹏,又名王永贵,艺名“双红”,1898年生于吉林省榆树县。

齐兰亭,艺名“露水珠”,1901年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

王尚仁,艺名“王三乐子”,1901年生于辽宁省昌图县。

李青山,艺名“大金镶玉”,1904年生于吉林舒兰县。

王义,艺名“王二妞”,1904年生于辽宁省黑山县。

徐小楼,艺名“双红”,1906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郊。

李泰,艺名“含糊”,1908年生于辽宁省法库县。

王殿卿,艺名“小钢炮”,1909年生于辽宁省彰武县。

刘士德,艺名“大滑稽”,1913年生于吉林省榆树县。

上述这些艺人百分之百来自东北农村,他们是东北农村这个大舞台上成长起来的,东北自然条件恶劣,生存条件十分艰难,但农民对二人转喜爱与呵护使二人转在东北这块土地上传承至今。国家自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席专家、辽宁大学教授巫丙安说起他小候村里二人转唱堂会的盛:“刚化妆的候我们就跑去看,南炕北炕都站满了,窗户上都是人,根本挤不进去,怎么办?有的人就趴在房顶上,用脑袋从窗户眼望里看。如果这一个礼拜在我们家唱,那这一个村子什么活儿都不干了,着火了都没人管!”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体现东北老百姓对二人转的喜爱。二人转是穷人的艺术,它像野草一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东北为二人转提供了生存的环境,造就一批批唱功深、扮相美的二人转艺人。

四、弘扬地域文化,展现二人转的“草根”魅力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每个地域的人们都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三百年来,二人转文化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上、在人们是是非非的评价中曲折前行。尽管有人说它俗、说它不上档次,但它在东北老百姓的生活中却有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地位,东北人豪爽痛快,喜欢直来直去,二人转就是那种能直来直去表现东北人喜恕哀乐的艺术形式,所以一直以来深受东北老百姓的喜爱。正像刘双平先生在《光彩》杂志2010年第9期发表《逢俗必反是罪过》一文,反驳《新闻周刊》以“最低俗的中国人”为标题评价小沈阳,他认为单纯的雅和单纯的俗一样,都是不完美而有局限的。俗与雅一样,也是民众需求的一部分。正如古有“阳春白雪”也少不了“下里巴人”一样。的确,就像超市有咖啡红酒也要有油盐酱醋。社会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只要它是健康的、积极的,我们就应该弘扬。二人转的成长适合东北这块土地,东北的老百姓喜爱黑土地上的二人转,就让它在东北独特的地域文化舞台上散发其独具的“草根魅力”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