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市民化过程中务工青年城市适应性的实证研究

市民化过程中务工青年城市适应性的实证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17 14:54:03
市民化过程中务工青年城市适应性的实证研究
时间:2015-08-17 14:54:03     小编:

【摘 要】通过对务工青年市民化过程中城市适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新时期务工青年较上一代农民工相比自身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务工地的认可度比较高。户籍制度因素对务工青年的文化影响依然存在,但不显著。务工青年整体上的生活水平仍然较低。制约当前务工青年城市适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国家、社会和务工青年本身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务工青年;市民化;城市适应性

一、概论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区分,统一为居民户口。几十年来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终于开始淡出历史舞台。受这一政策影响最大的群体就是那些在城市生活但尚未落户的务工青年。新时期的务工青年,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务工青年的城市适应性问题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是他们的生活环境由农村转为城市,从而放弃原来的社会规范和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融入新的环境中生活。

二、务工青年城市适应性的现状

(一)务工青年当前状况及未来打算

目前,务工青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工作的有34%,其他省会城市工作的占23%,地级城市工作的占31.5%,小城市工作的占11.5%。调查结果显示,务工青年们依旧把自己的美丽梦想寄托在大城市,因为那里信息发达,机会多,能够提供更多的实现梦想的途径。刘易斯(W・Arthur Lewis)在其《无限劳动力供给下的经济发展》的论文中认为,处在经济发展初期的国家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即收入微薄的农业部门,和收入高的工业部门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便大批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而这一转移是通过农村→城市迁移得以实现的。务工青年向往、追求大城市的生活是一种生存理性的选择。

通过对务工青年是否有回家就业的打算以及做一份工作可以持续多长时间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务工青年对他们是否回家就业态度不明确;同时大部分务工青年对待一份工作只能持续一两年甚至更短时间除此以外,通过对务工青年目前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发现,2.5%的人对目前的工作状况十分满意,比较满意的有45%,不是很满意的有44%,8.5%的人非常不满意。总体来讲,不满意的比率大于满意的比率,这种对工作的不满意可能会造成其他事情的不如意,比如恋爱、个人职业发展等。综合看来,务工青年们虽然自身条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他们的幸福感、满意度却并未同比率上升,反而是更多的不确定、不稳定、不满意充斥着他们目前的生活。

(二)制度与务工青年的生活

通过对务工青年是否享受其他福利进行了解发现,仅有少部分人享受福利待遇,大部分人没有享受到福利或者不知道有没有福利。可见福利制度的缺失问题依然严峻。这与李培林教授等分析的2006年及2008年的两次“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结果一致,“农民工和城镇职工更重要的工作待遇差异,是在社会保障方面。制度是制约务工青年市民化的关键因素,其中户籍制度是根本,由户籍制度带来的其他福利制度也是解决务工青年市民化的生存保障。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这一根本的制度因素对务工青年构筑城市梦想的阻力将会越来越小,但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将成为重要因素。

(三)务工青年城市适应的主动性

务工青年在城市适应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主动性,有利于更好的把握务工青年市民化的意愿。通过对务工青年与城市当地人(例如房东等)的人际关系调查发现,30%的人认为很融洽,65.5%的人认为还可以。这一结果表明务工青年与当地人的关系处理得较好。处理好与当地人的关系能够帮助务工青年更好地融入城市。通过对“当地人对务工青年是否有歧视”调查发现,62%的人认为当地人存在歧视现象,但不是很明显。调查结果反映出工作地人们对务工青年的接纳度并不乐观。 当问到“如果您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您会主动采取措施吗”时,54%的人一定会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40.5%的人认为自己可能会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4.5%和1%的人不知道怎么维护或者觉得维护也是浪费力气。通过以上数据得知,务工青年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他们比较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外据调查发现,类似过去工作单位经常拖欠工资的现象,现在在务工青年身上也很少发生了。

通过对务工青年是否愿意给政府提建议的意愿的调查发现,17%的人很愿意给政府提建议;18%的人比较愿意给政府提建议;54%的人认为不愿意,觉得提了也是白提;11%的人不清楚自己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大部分人都持不愿意的态度,可见一方面务工青年对所在地献言献策的参与度并不高。同时务工青年认为在市民化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他们的工作和收入问题,他们认为收入提高了,相应的社会地位也就会提高。只有经济上有了保障,其他方面才有可能有保障。社会融合的经济、社会和心理或文化层面是依次递进的,经济层面的适应是立足城市的基础。提高务工青年的收入需要务工青年自身及社会多方面的努力。

三、务工青年城市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落实,务工青年走进城市的梦有了制度保证,但在现实条件中,还有“准市民”与“市民”的区别。这种身份文化的定义,正说明务工青年要想真正适应、融入城市生活还有一段路程要走。唯一能缩短这一路程的方法即是国家、社会、务工青年自己的共同努力。

(一)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限制依然存在

虽然户籍制度正在逐步改革,但这种制度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无论是务工青年自身还是城市市民,都无法将对方当作“自己人”来对待。由于一系列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导致务工青年实际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与他们期望的生活水准相比,距离还相当悬殊。诸多硬性条件使得许多务工青年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不能得到较好满足。如果务工青年长期游离于社会保障的大门外,在因失业、疾病、意外伤害陷入生活困境时往往孤立无助,社会隐患将会井喷。务工青年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再分配的社会保障制度理应为他们提供社会保障。无论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还是当前《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的“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都需要相关部门认真落实。

(二)城市对务工青年的接纳程度不高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务工青年外出后,既不能快速在城市定居,又不愿意回到农村。相对来说,这些人对农业不熟悉,同时,他们又特别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城市社会。但城市的接纳除了各种制度的接纳之外,还有心理上的接纳。长期以来,这些务工青年却或明或暗地受到来自城市市民诸多方面的污名、偏见和歧视。城市对务工青年的接纳度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和城市组织对务工青年的接纳,如果社区积极重视对务工青年的关爱,加强同城市居民的了解与互信,同时媒体多一些正面的报道。那么务工青年将会更快在城市中找到心理依托和归属感。

(三)务工青年对未来的发展不明确

务工青年的现状可以用三个“不”来总结:不确定、不稳定、不满意。这种不确定、不稳定、不满意将使他们对生活难以真正在城市定居。据调查,务工青年自外出从业以来,平均每人变换外出从业地点2.2次,平均每人每年更换外出从业地点0.42次。如果他们不能够尽快的安定下来,频繁的社会流动,将对城市的未定型造成一定的威胁。根据郑梓桢教授等对中山市的实证研究发现,随着国家重视程度的提高及媒体宣传的影响,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使得制度因素对务工青年城市适应的影响逐渐减小,而外来流动人员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融入城市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个人因素对其适应和融入城市的影响日益显著。新时期务工青年与上一辈务工农民相比,个人情况有了很大的进展,比如在学历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务工所在地的认可度逐步提升,但务工青年整体上的生活水平仍比较低。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提升务工青年自身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在城市发展。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