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关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思考

关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思考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0-26 03:00:59
关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思考
时间:2022-10-26 03:00:59     小编:

【摘 要】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历程中,在改革开放前,对所有制的改造成为消除贫困的主要途径,改革开放以后,旧有的以集体保障为核心的福利模式的运作面临极大的挑战,开始执行“国家反贫困计划”。我国实施的农村反贫困政策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忽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功能;扶贫行动缺乏非政府组织和贫困人口的参与等。当前农村反贫困应该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上来认识,扶持和发展并重,以期更好的解决我国农村的贫困问题。

【关键词】农村;反贫困

改革开放以来,反贫困政策对于缓解农村贫困这一客观社会问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当前社会矛盾不断积聚的时候,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农村贫困和反贫困问题,不仅有利于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实践,同时有利于对改革事业的整体认识。

一、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历程

(一)贫困的定义

(二)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实施

贫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自然和历史因素的积淀;二是人口负担沉重和低素质循环;三是二元经济管理体制的阻碍等。

1. 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反贫困回顾

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反贫困政策回顾

(三)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成果

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实践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就已着手展开反贫困行动,然而,有组织的大规模的反贫困行动则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从其反贫困实践来看,主要政策包括:

一是实施特别计划。主要以国家计划这种形式强有力地推动本国贫困问题的解决。如盛行于印度的就业计划和乡村综合开发计划(IRDP),印度尼西亚的社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移民的计划以及韩国的新村运动。

二是区域开发政策。主要是通过政策倾斜来加大贫困地区开发的力度,从而达到脱贫的目的。如印度在基本需求战略指导下的农村开发和农业发展系列化政策等,巴西在发展极战略指导下的扩大农业边疆系列化政策。

三是传递系统的建设。包括政府组织、传统权力结构和非政府组织三方面传递系统的建设。

再如孟加拉,在长期的反贫困实践中,该国探索出一种富有特色的扶贫模式――小额信贷扶贫。该模式为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提供有息和无息两种贷款,帮助他们缓解资金短缺问题,使其走上通过发展生产来增加收入的正常轨道。鼓励白手起家,优先为妇女和贫困人口发放贷款的这种孟加拉乡村银行(GB 模式)被世界各国称道。这些乡村银行的股东和客户大部分都是贫困家庭的妇女。银行把妇女组织成小组,按一定顺序,轮流借款,属于非赢利性机构,贷款不需抵押。借款原则是:越穷的人越能优先得到贷款,所有能产生收入的合法活动,银行都给予贷款。银行充分利用妇女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的方法,使银行的到期还款率达到 100%,乡村银行通过这一成功模式向农村贫困妇女提供小额贷款,帮助孟加拉国约一百万个家庭发展(平均贷款额为 100 美元左右),在农村创造了无数个就业岗位,使得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尤其是使贫困女人得以实现经济独立并从而获得社会独立。1994年,我国开始引进这种小额信贷模式,在山西吕梁、河北易县、河南虞城、陕西安康、四川仪陇、福建寿宁等地进行小规模的试验,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实践中,印尼与马来西亚的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巴西的发展极战略也值得参考和学习。

三、对中国当前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

(一)农村反贫困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实施的农村反贫困政策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忽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功能;扶贫行动缺乏非政府组织和贫困人口的参与等等。

进入21世纪,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课题。中国政府在大力推进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同时,也展开了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的试点,并逐渐在全国农村推广。但是从实践的效果来看,除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外,大部分地区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仍然严重滞后,而且以土地保障为依托的农村传统家庭保障制度,也因受到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外在因素的冲击而面临空前的危机。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存在的缺陷导致返贫现象严重。尤其是传统家庭养老制度难以为继。

此外,非政府组织在扶贫中的作用仍然处于边缘位置,在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在扶贫项目的选择、决定和实施的过程中,大都处于被动的接受和服从地位,缺乏有效参与。

(二)推动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建议

对于我国农村反贫困问题,应当立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高度。具体来说,当前农村反贫困应该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上来认识,扶持和发展并重。

1.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取消户籍的城乡差别,统一户籍管理,实行按居住地自由登记的户籍登记制度。更重要的是,要取消以前附加在户籍上的一系列不平等的福利差别,实现全国公民统一的国民待遇。

2. 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

防止农民因病致穷。当前,医疗价格高昂,农民一旦得大病,整个家庭就会陷入贫困。疾病已经成为农村贫困的主要成因之一,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所以,大力发展农村医疗事业,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减轻农村贫困来说至关重要。

3. 推进农村教育事业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落后,农民素质低,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脱贫致富能力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农村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前,由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基本上由农村承担,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公共服务能力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方义务教育的质量。现在,这一状况有所改善,新的紧迫问题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当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将高中(包括普高和职高)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水平。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