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中印爆发新边界冲突的可能性与应对之道分析

中印爆发新边界冲突的可能性与应对之道分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8-06 15:05:12
中印爆发新边界冲突的可能性与应对之道分析
时间:2023-08-06 15:05:12     小编:

【摘 要】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印边界谈判小有进展却举步维艰。印方不时的边界挑衅行为更是令两国关系蒙上了阴影。中印边界争端仿佛就是随时都会爆发的火山,始终存在着爆发边界冲突的危险。对此,中国必须妥善应对。

【关键词】中印关系;边界冲突;应对之道

一、中印边界问题现状

截至到目前为止,中印边界仍然存在广泛的分歧。在中印边界东段,中国主张的边界在喜马拉雅山南麓,而印度主张的边界则是“麦克马洪线”;两方在中印边界中段的分歧范围相对较小;而在中印边界西段,中国主张的边界在喀喇昆仑山,而印度主张的边界则是在北面的昆仑山。在全长2000公里的边界线上的争议领土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2.5万平方公里。面对如此庞大的争议领土,两国至今无法达成一致,边界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更为重要的是,受到两国边界问题的困扰,两国的国家关系也一直都处在一种不温不火的尴尬状态。首先,中印关系明显落后于印度与其他世界性大国之间关系的发展进程和速度。美印关系自不必说,俄罗斯也与印度关系密切。两国因为军火的供应关系而来往十分密切。因石油运输而依赖印度洋的日本也对印度争相示好。相比于这些国家,中印关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停滞不前。其二,中印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也与美印联手“遏制中国”的战略密切相关。一方面,美国视印度为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一张王牌;另一方面,印度也乐于借助美国的力量来防止中国在南亚的渗透以谋求南亚霸权,两国的共同利益使得印度在边界问题上也一直都不愿意松口。其三,印度甚至开始不满足于自己对于陆地领土的争夺,而是把目光瞄向了南中国海地区。20世纪90年代初,在“向东看”政策的指导下,印度影响力不断渗入东南亚和南海地区。2000年4月,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称:“从阿拉伯海的北面到南海,都是印度的利益范围。” 2000年10月,印度还与越南在南中国海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这也在侧面上意味着印度更加不会愿意在陆上边界的问题上做出很大的让步。

二、中印爆发新边界冲突的可能性分析

(一)阻止中印边界冲突的积极因素

首先,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讲,中印两国之间存在着可以有效阻止战争的一道天然屏障――喜马拉雅山脉。不仅如此,在印度东部,东南亚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国际力量,完全可以在中印之间起到非常不错的缓冲作用。所以,这些自然因素都可以有效阻止中印之间边界冲突的大规模爆发。

其次,中印之间虽然在边界划界问题上尚无任何一致观点,但这并不妨碍两国之间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从印度来看,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可以防备巴基斯坦联合中国威胁自己的南亚大国位置。反观中国,也希望与印度交好,防止美国利用印度遏制中国的发展。这些共同利益的存在使得两国之间依然存在着对话的可能性,尚可不必完全倚仗武力冲突。

第三,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加速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养活庞大的人口等共同的一系列难题。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所以,从这一个角度出发,印度在发动边界冲突之前也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第四,虽然中印边界谈判工作收效还不是很明显,但是,由特别代表会晤机制、边界问题联合工作小组以及中印边界问题专家会谈小组构成的三层次机制已经形成,而且都在有效运作。所以,其未来的进展还是很值得期待的。更何况,中印之间的合作领域依然十分巨大,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加深,这些密切联系都会对边界冲突战争的爆发起到足够的牵制作用。 最后,从战争的破坏力来看。中印两国都是拥有核武器的大国。而现行的武装冲突法并没有对核武器的使用进行有效的限制和规范。因此,一旦中印开战,难保不使用核武器,这样的战争破坏力是巨大的,应当会引起中印两国的警惕。

然而,笔者之所以认为难以完全排除爆发中印边界冲突的可能性,是因为那些可能引发边界武装冲突的火种依然存在,且难以排除。

(二)容易诱发中印边界冲突的火种

首先,印度几乎完全继承了大英帝国遗留下来的安全战略构想。基于此,印度不仅将中国视为其实现南亚霸权的绊脚石,而且意图将西藏设计成为对抗中国的缓冲地区。也正是因为如此,印度表面上承认中国政府对西藏的国家主权,背地里却与藏独势力相互勾结不清。正如印度前内阁部长、中国问题专家苏布拉马尼亚姆斯瓦密博士指出,印度政府在西藏和达赖的问题上实行的是“模糊政策”,“在公开场合承认西藏是中国整体的一部分,但是平常的说法以及在许多行动中并不使人觉得西藏是中国整体的一部分。”印度俨然以西藏保护者自居,容留达赖流亡政府在印度国内从事分裂中国西藏的活动。相应的,中国政府在涉及国家主权的关键问题上向来都是不会有任何的软弱和退步。因此,一方面,印度很难在短时间内放弃西藏这张对抗中国的“王牌”,而另一方面,倘若印度在西藏问题上继续对中央政府玩弄变脸的把戏。中国政府一定会强硬对待。两国之间也就难保不会出现流血冲突。

其次,印巴关系的水火不容与中巴关系的友善亲近也会让印度在边界问题上更加敏感易怒。印巴两国关系持续紧张,但是双方的战略决策也始终无法摆脱以对方为敌的方针。一方面,印度认为,巴基斯坦是其谋求南亚霸权的巨大障碍;另一方面,巴基斯坦则认为印度自始至终都有吞并自己的野心。而与中印关系的不温不火相比,中巴关系就要有好的多。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之上,中巴之间已经形成了今天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巴基斯坦领导人也把同中国加强关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基础。很明显,印度对这一问题一直以来都耿耿于怀,更视为是中国对印度的无言警告,这些因素都慢慢加深了中印在边界问题上的矛盾。

再次,印度国内愈演愈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更加对中国威胁论产生了无以复加的渲染效果。印度去年公布的一项民意测验表明,2002年,认为中国为友好国家的受访印度人比例高达66%,而到了2007年却降到了26%,这些都无疑表明印度对中国的排斥和抗拒。同样的,这些民族主义分子的煽动也对中国的部分愤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的强大被某些民族主义分子视为对印度的威胁,而印度的强国梦有时亦被解读为野心。一旦处理不好,这些由民族主义带动起来的激进情绪就会被付诸到实际的边界冲突之中。

三、中国的应对之道

既然根据前文的分析,结论是中印边界爆发新冲突的可能性不大但依然存在。那么,我们也应该做好两手准备,才能力保不失。

首先,在中印边界冲突爆发之前,我们应该做的自然是尽力避免这种冲突的发生,因为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一直都是我们永远都不会放弃的追求和坚持。那么,我们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做好充分的应对。

其一,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国际法的有关规定来使中印之间的边界谈判朝对我们有利的方向来发展从而维护好我们的边界利益。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利用条约法中有关缔约主体的适格性要求来否认“麦克马洪线”的合法性。因为印方坚称的“麦克马洪线”是基于英方代表和西藏地方代表签署的《西姆拉条约》而产生的。很明显,西藏地方代表根本就不具备缔结国际条约的主体资格。而且,英国代表的缔约权限本身也存在瑕疵。在麦克马洪与夏扎缔结《西姆拉条约》之前,英国政府还急电英属印度政府,指令其谈判代表不得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单独缔约。可见,麦克马洪也没有缔约权限。因此,《西姆拉条约》在国际法意义上是无效的,那么基于该条约而划定的“麦克马洪线”自然也就成了子虚乌有。其实,类似的可以利用国际法为中印边界问题服务的地方还有很多。总之,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国际法来对抗印方的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也可以对印方的许多不正当行为给予有力的抨击,更可以让印度意欲挑起边界战火的不义分子理屈词穷。

其二,中国应当继续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中印边界问题上永远不做最先关闭谈判大门的一方。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爱好和平的大国形象,争取更多国际舆论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向印方传达自己和平解决边界冲突的意愿和诚意。这样即使到时真的发生了边界冲突,也只是印度自己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

其三,有礼有节地妥善应对美方可能介入的国际干涉。中印边界问题是两国人民自己的事,不需要美方的干预。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维持好自己与美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解决边界冲突问题争取到有利的国际环境。

然而,如若印方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地挑起中印边界的战火,中方就很有必要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武装冲突法的有关规定来进行正当的,无迟疑地反击。

首先,在使用武力方面,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也作为日内瓦四公约的成员国,应当尽量避免使用过于残酷的生化武器,甚至是核武器。反过来,印度如若有这些违背武装冲突法的行为,中国自然可以利用自己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的国际地位来对印度进行有效地国际制裁,不仅师出有名,而且得道多助。

其次,作为国际人道法的成员国,如果中印爆发边界冲突,我们应该遵守区分原则,对打击目标有所区分,善待无辜百姓和放下武器的战斗员,充分利用之前对印作战的胜利经验,有效组织反击。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军队仁义之师的形象树立,也是中国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所在。

四、结语

中印边界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陆地划界问题,更是与中印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赵伯乐教授所言:“印度是中国外交对象中唯一具有三层次特征的国家,也就是说,印度既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大国,又是中国的邻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与印度的关系因此就戴上了重点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的特点。”中国十分重视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也不希望与印度出现边界冲突。两个国家集大国关系、邻国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于一体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只有和平解决边界问题,才能真正互利共赢。中国政府明白这一点,也希望印方深谙其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