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论如何使非音乐类大学生走近歌剧艺术

论如何使非音乐类大学生走近歌剧艺术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08-31 01:48:01
论如何使非音乐类大学生走近歌剧艺术
时间:2022-08-31 01:48:01     小编:

摘 要:歌剧作为一种以歌唱为主,集音乐、诗歌、美术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戏剧形式,是艺术种类的集大成者。但是,就是这样一种充满艺术魅力的高雅艺术,国人对它的了解却普遍较少,也不为非音乐类大学生们所喜爱。通过分析非音乐类大学生远离歌剧的原因,探寻使大学生更好地走进歌剧艺术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歌剧艺术。

关键词:歌剧;非音乐类;大学生;途径

歌剧艺术作为一种以歌唱为主,集音乐、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戏剧表演形式,在艺术舞台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英国剧作家约翰・伊维林曾经指出:“歌剧是人类智慧所能发明的最壮观、最奢华的音乐之一,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法与其媲美。”但就是这样一种博大精深的高雅艺术,在当今市场经济及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国人对它的了解程度却普遍较低,也不被当代大学生们所喜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本文通过对非音乐类大学生远离歌剧的原因进行剖析,对非音乐类大学生如何走近歌剧世界,如何欣赏歌剧,提出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一、非音乐类大学生不喜欢歌剧的原因分析

1.流行音乐的冲击

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对文化艺术领域也产生着巨大冲击。大众传媒手段的迅速发展,电视、网络等逐渐成为我们大学生接受和获得文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间接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审美倾向。年轻的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时尚流行的综艺节目或比赛,如“超级男声”、“快乐女声”、“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等诸多选秀类的节目,热衷于韩国“MBC歌谣大战”,对日本“红白歌手大战”也了如指掌,对台湾“原创音乐大奖”、美国“格莱美大奖”和英国“水星音乐奖”的流行音乐更是耳熟能详。经调查,流行音乐的听众群中,大学生和中学生占据了绝对的主流。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方式为主的音乐类型,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大学生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情感世界更加充满了渴望,他们能从流行歌曲中探寻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对爱情、对生活的情感寄托和表达。因此,节奏明快,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内容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得到了学生们极大的认同及强烈的情感共鸣;其次,大学生在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和巨大的就业压力之余,流行歌曲特有的那种轻松、直白、好听、易学的演唱方式及内容,使学生们的情绪得以抚慰、宣泄与释放,从而获得了心理与精神的双重满足。再次,许多大学生对流行音乐有着一定的从众心理。不懂流行音乐的人在学生群体中会被认为落后、老土冒的象征,而能站在流行的最前沿,对流行音乐、对歌手明星如数家珍则成了一种学生们之间沟通的重要资本。星光熠熠的流行歌手们的服饰装扮也成了时尚的标杆,甚至成了大学生关注和争先恐后模仿的对象。由此可见,大学生由于年龄、阅历的关系,受媒体导向、审美能力、个人喜好,以及流行音乐等因素的影响,使歌剧远离非音乐类大学生艺术视野的主要原因之一。

2.对歌剧艺术缺乏了解

歌剧艺术有其一定的规律,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综合类艺术表演形式。作为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大学生来说,要想走近歌剧、欣赏歌剧,首先应该对歌剧艺术的音乐形式、表现手段、故事情节、结构、演唱类型等基本规律要有所了解和学习,在掌握了歌剧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前提下,才会更好地欣赏歌剧,领略到歌剧所带来的艺术之美,理解歌剧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但是由于非音乐类大学生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阶段,对音乐的学习是非常有限的,对歌剧这种高雅艺术更是知之甚少。试想,如果观众对自己要欣赏的歌剧一无所知,既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关系,也不知道什么是咏叹调,什么是宣叙调,更不明白序曲、幕间曲、芭蕾、指挥与乐队的关系等等,缺乏对歌剧基本知识的了解,任何人都将无法真正走近歌剧艺术世界。

3.歌剧的语言问题

欣赏歌剧,尤其是西方歌剧,语言是主要的障碍。德国歌剧、意大利歌剧等一般都使用本国的语言来演唱。试想,当你听着用德语、意大利语、法语、俄语演唱的歌剧,而你又对歌剧使用的这些语言一无所知时,无疑就增加了观众欣赏歌剧的难度。这就如同我们和语言不通的外国人打交道,相互语言不同、交流不畅,怎么会对他们所表达的内容产生兴趣,更不会引起情感的共鸣。作为一门“看”和“听”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对歌剧的“听”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听明白了歌词的内容或意思,才能理解整个戏剧故事。观众如果要靠紧盯字幕来了解故事情节,这势必会对感受歌剧艺术的魅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外文化不同,语言不通,因此西方歌剧的语言问题也是造成中国观众远离歌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4.歌剧的篇幅及演出时间问题

从歌剧的结构来说,一部歌剧一般分为好几幕,每一幕又分为好几场,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一部歌剧的演出时间一般可以控制在两、三个小时以内,但这对于不太懂歌剧的非音乐类大学生来说,要他们抽出整个晚上的时间,去欣赏一部冗长而又晦涩难懂的歌剧,许多学生是难以接受的。而且有些歌剧,由于其特殊性所以演出的时间会更长。例如瓦格纳呕心沥血26年才最终完成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是由四部歌剧构成的四联剧,是一部气势恢宏的长篇巨制。这部歌剧要分四个晚上才能全部演完。这对于课业繁重的大学生来说,需要他们利用几个晚上的时间去欣赏一部篇幅如此庞大的歌剧,在时间上也很难做到。因此,歌剧不像流行歌曲那样篇幅短小精悍,内容通俗易懂,容易接受。对歌剧有完整的观看经历的观众相对还是比较少的,许多人只是对著名歌剧中的一些经典唱段比较熟悉。

二、使非音乐类大学生走近歌剧艺术的途径

歌剧从它诞生之日起,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旺盛的艺术生命征服了艺术世界。既然歌剧艺术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是专业知识与文化素养兼顾,兴趣爱好广泛,热爱生活,喜爱艺术,具有较高艺术审美品位和人文气息,而歌剧作为世界文化艺术之瑰宝,正是学生们走进高雅艺术,提升个人综合修养的有效途径。非音乐类大学生更应该学习和了解歌剧,如何使学生能更好地走近歌剧艺术,探索歌剧的奥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1.开设歌剧选修课程

歌剧有“音乐的戏剧、戏剧的音乐”之说。这是指在舞台表演,并有舞台布景和服饰的,以角色歌唱为主导,以独立的、特定的音乐结构为推进剧情发展为主要手段的戏剧音乐作品。歌剧是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综合形式[1]。因此,在高等学校开设歌剧相关选修课程,让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使学生懂得欣赏歌剧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艺术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因此,学校应通过开设《中外歌剧欣赏》、《中国歌剧经典名曲赏析》、《外国歌剧经典名曲赏析》等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和技术,把优秀的中外歌剧作品以影片、录像片等呈现在学生面前,其直观性、生动性、互动性等特点,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们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歌剧的表演形式、艺术流派、创作方法、经典作品,以及中外歌剧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等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歌剧不是一门高深莫测的艺术,让真正高雅的歌剧艺术在学生们中间普及开来,拓宽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同时也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歌剧艺术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为同学们积极走近歌剧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2.多渠道宣传和普及歌剧艺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为欣赏歌剧等音乐作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学校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例如校园网络和学校广播等媒介,有意识地多播放一些歌剧名曲及片断,或利用校园宣传栏对歌剧艺术予以宣传介绍。音乐教师可以经常开展有关歌剧的讲座,普及歌剧知识;音乐系的师生也要面向非艺术类大学生,定期举办一些歌剧经典歌曲的音乐会,或排练表演一些歌剧精彩选段,组织学生们欣赏。看到昔日熟悉的学友,成为今日舞台上神采飞扬的茶花女、唐璜、卡门,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观赏兴趣,而且让学生与歌剧有了“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学生们通过欣赏歌剧中生动形象的舞台表演,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和形象,聆听优美的旋律,更直观地感受到歌剧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相信同学们通过这些歌剧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认识,学生们会被歌剧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悠扬高亢的声乐表演艺术,华丽炫目的灯光舞美,气势宏大的交响乐队所震撼,逐步走近歌剧艺术。

3.从欣赏中国歌剧入手

中国歌剧作为一种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戏剧品种,它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但折射出中国民间曲调、戏曲和文学艺术,也展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歌剧由于它的大众性,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创作出许多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优秀剧目,以及深受广大听众熟悉和喜爱的歌曲。例如歌曲《北风吹》、《扎红头绳》、《恨似高山愁似海》,出自于歌剧《白毛女》;脍炙人口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手拿碟儿敲起来》则是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红梅赞》、《绣红旗》、《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奉献》,均来自于歌剧《江姐》;男声独唱歌曲《黑龙江岸边洁白的玫瑰花》、《黑龙江畔的白玫瑰》是为歌剧《傲蕾・一兰》所作;女声独唱曲《珊瑚颂》、《海风阵阵愁煞人》是歌剧《红珊瑚》选段;《东方升起红太阳》是歌剧《阿依古丽》选段;抒情歌曲《紫藤花》选自歌剧《伤逝》;慷慨激昂的《万里春色满家园》、《血里火里又还魂》是歌剧《党的女儿》选段;《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是歌剧《小二黑结婚》选段……,这些广为流传的歌曲都是出自中国歌剧之中。

中国歌剧中这些优秀的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鲜明的形象和个性风格,传遍了大街小巷,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几代人。而且这些名曲以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至今还时常出现在电影、电视、广播,以及各种综艺晚会之中。因此,引导非音乐类大学生们从中国歌剧入手,通过对这些歌曲的多听、多唱、多思考和多交流,了解和学习中国歌剧的特点、历史发展及其艺术表现形式,加强学生对中国歌剧的理解,有意识地培养对歌剧的浓厚兴趣,领略到歌曲所带来的艺术之美,形成不同的审美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从而使大学生歌剧素养得到提高。长此以往,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才会逐渐提高,领会不同作品的艺术魅力,以及独特的价值领悟,进而再了解西方歌剧就相对少了许多陌生和隔阂,逐渐走近歌剧,进入歌剧的艺术世界里。

4.从欣赏西方歌剧经典名曲入手

歌剧是一个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形式,是以音乐为主要手段的戏剧,全剧贯穿音乐,音乐无疑是戏剧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既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又推动歌剧的发展进程,即刻画人物形象,又带动高潮。对于非音乐类大学生而言,有些学生对于歌剧稍有了解,有些只是听过歌剧里面有名的咏叹调,更多的学生对歌剧一无所知的。因此,在欣赏歌剧时,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客观情况,选择一些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著名的代表作品,选择其中一些经典唱段和乐曲入手,引领学生欣赏歌剧。

例如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广为人们传唱的男女混声二重唱《饮酒歌》;歌剧《弄臣》中的著名男高音咏叹调《女人善变》;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的戏剧男高音独唱《今夜无人入睡》,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著名咏叹调唱段《冰凉的小手》,以及歌剧《托卡斯》中脍炙人口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莫扎特歌剧《魔笛》中的戏剧女高音独唱《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主人公费加罗的咏叹调《快给大忙人让道》;比才著名歌剧《卡门》中的咏叹调《斗牛士之歌》及《爱情像一只自由鸟》;奥芬巴赫《地狱中的奥菲欧》的序曲《天堂与地狱序曲》等等。这些经典名曲都是西方歌剧的精华,也是国内外声乐比赛、综艺晚会中经常听到的保留曲目。通过欣赏这些优美的唱段和乐曲,不但使学生们感受到优美音乐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教师还要对其创作背景、作曲家生平、主要内容、人物塑造等进行讲解,从而进一步延伸到对整部歌剧的理解和学习,才能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作曲家创作的目的、动机,从而从更深的层次体会和感受作品的内涵。而且这些经典作品也会使许多学生惊讶地发现,原来这样熟悉的旋律,这些耳熟能详的名曲都是来自于歌剧,从而加深他们对歌剧的兴趣和关注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走近歌剧、欣赏歌剧艺术,对于提高非音乐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素养,了解高雅艺术都有诸多的益处。我们音乐工作者们更是要担负起弘扬高雅音乐文化的责任,引导非音乐类大学生的音乐修养,尤其是古典音乐修养,增进学生对不同歌唱艺术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观念、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能力。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