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清入关前仓储制度探析

清入关前仓储制度探析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7 01:37:13
清入关前仓储制度探析
时间:2022-12-17 01:37:13     小编:

[摘 要]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很重视本国的仓储建设,而粮食储备又是仓储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本文仅就清入关前粮食的贮存方式、统治者对仓储建设的管理以及仓储对于备荒、救荒的作用做以探析,以求更加明晰地了解仓储制度在清入关前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作用。

[关键词]努尔哈赤;皇太极;仓储制度

清入关前的仓储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完善的过程。明代女真人在建立自己的国家政权之前,没有建立“粮库之制”,女真人多在自家掘地窖、建粮仓贮藏粮食[1]。努尔哈赤建立女真族政权――后金以后,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并开始设仓积谷,使得后金粮食的贮存方式也由地下窖藏逐渐发展为以建在地上的粮库为主。皇太极继位后,后金的仓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仓储的备荒、救荒功能亦得以发挥,形成了清入关前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所独有的仓储制度。

一、粮食贮存方式

二、仓储管理

三、仓储与备荒、救荒

仓储制度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备荒措施。[23]邓云特的《中国救荒史》一书中关于备荒的“积极之预防论”一章中也把仓储列为重要的一项[24]。虽然“学者们大都认为清代集我国古代荒政之大成,并将其发展到较高的水准上”。[25]即便如此,此时尚不能将清入关前的仓储赈济制度与入关后所达到的水平相提并论。清入关前的仓储赈济可以说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父子在与天灾及明朝战争的夹缝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的一种尝试,尚未形成像入关后那样完善的仓储备荒、赈济制度体系。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努尔哈赤与皇太极为仓储赈济制度所做出的尝试与努力。

灾荒发生时,仓储粮食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通过籴粜的方式来抑制因饥荒上涨的粮价。然而对于当时后金仓廪不足的情况下,单靠官仓投放市场的粮食是难以平抑日渐上涨的粮价的。因此,皇太极将目光放在了皇亲贵族、富家大户囤积的粮食上。崇德元年(1636年),为了应对水旱灾害之后上涨的粮食价格,皇太极命户部传谕:“米谷所以备食,市粜所以流通,有粮之家,辄自收藏,必待市价腾贵,方肯出粜,此何意耶?今当各计尔等家口足用外,有余者即往市粜卖,勿得仍前壅积,致有谷贵之虞,先令八家各出粮一百石,诣市发卖,以充民食。”[34]谕旨中的“八家”是指后金的八大旗主贵族,通过强制手段让他们交出屯粮粜卖,既能解决粮荒导致的粮价上涨的窘境,又能趁机削弱八旗旗主贵族的势力,对于皇太极来说是一举两得的智举。崇德二年(1637年),皇太极再次拿八家出粮粜卖的例子斥责皇亲国戚以及富户囤居积奇,命户部传谕:“今后固伦公主、和硕公主和硕格格及官民富饶者,凡有藏谷俱著发卖。”[35]至此,存粮之贵族遇凶荒之时或散赈或粜卖成为惯例。

经过皇太极苦心经略,满清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对抗灾荒的能力亦有所提高。崇德六年(1641年),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理事官马国柱、雷兴等条奏:“今岁禾谷未收,秋霜早陨,……恐米粮未能丰足,价值日渐腾贵,市粜日渐稀少,伏乞皇上预为筹画,或借资外藩、或节省犒赉、或赈发仓廪、或减价平粜、或暂缓工程。”[36]这份上疏全面地概括了清入关前备荒、救荒政策的大体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上疏中提到的是“赈发仓廪”,而不是像之前那样靠强制皇亲贵族粜卖粮食来平抑粮价,看来此时清的粮食储存较之前要为充足,仓储救荒正式成为制度。至此,清入关前的仓储制度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全面完善,也可以看出建州女真向封建化又迈进了一步。

四、小结

清入关前的仓储制度较明朝以及入关后的清朝来说,是粗糙的,甚至是简陋的。但是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十三副遗甲起兵”到1644年清兵入关,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父子能在这短短的六十一年的时间里带领原本处在原始社会后期的女真人迅速发展起来,除了八旗兵将骁勇善战、所向披靡之外,清入关前的两位统治者对于农业与仓储的重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频繁的天灾威胁及连年的战乱,建州女真平时建仓积粮,灾时赈发仓廪、收编蒙古灾民,步步为营,最终得以在灾荒中崛起并发展壮大,最终从偏安东北一隅到最后挥师入关,并建立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满清政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