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谈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应用

浅谈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应用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29 01:12:04
浅谈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应用
时间:2023-01-29 01:12:04     小编:

摘 要:现在中国的软实力日益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应用对中国国际形象的构建与传播,对中非关系的深入发展以及和谐世界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庆用也受到软实力本身中的中国模式以及非洲投资环境的制约,以及来自西方社会种种的猜疑与批评,因此,我们应在未来加大对非文化交流力度,继续深化中非在民主政治、人权领域的对话与合作,进一步优化对非政策的国际宣传策略,进而加强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非洲;软实力;文化外交;文化交流

一、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应用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硬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提高,但在软实力建设方面却相对滞后。近年来,中国对软实力建设的关注度不断增强,其中强化软实力在非洲的应用就是明显体现之一。

“软实力”这一概念最先是由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前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约瑟夫・奈提出的。根据奈的观点,软实力主要是指“一国通过自身的吸引力而非强制力,在国际事务中实现预想的能力,它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1]软实力,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影响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上所传递的信息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他国的决策,并能依此来改变其具体行为,实现硬实力所无法实现的目标。

在中国,软实力具体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中国模式的感召力和国际形象的影响力三个方面。可以说,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应用现状很好的体现了中国特色的软实力,具体来看,在文化方面,中华文化对非洲的吸引力主要表现在双方的文化交流。比如,在亚非会议北京峰会召开后的三年里,

在中国模式方面, 中国模式对非洲的感召力主

要表现为大多数非洲国家正日益认同并开始不断借鉴中国发展模式。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步入了发展最快、社会变革最深刻的历史时期。中国模式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成功典范,激发了非洲国家学习借鉴的热情。近年来非洲大陆出现了 “向中国学习”的倾向,普遍希望通过增进与中国

的合作关系,学习中国的发展模式,来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中国发展模式对非洲国家的吸引力具体表现为:中国的经济社会改革是一种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渐进式变革;中国的发展没有照搬西方国家的经验,而是结合自身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和利用;中国拥有一个致力于改革发展、并能有效推进各项改革政策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府;中国的改革是全方位、系统性改革,不仅包括经济发展问题,还包括政治改革、文化创新和社会和谐等。[3]不可否认,中国模式并非没有缺陷,但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方面,比美国模式要好得多,因此,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开始认同并不断借鉴中国模式。

在国际形象方面,经过半个世纪的积淀,中国在非洲塑造了一系列的良好形象,如“政通人和”的国家形象、“互利共赢”的经济形象、“亲和友好”的文化形象、“平等相待”的外交形象等。中国国际形象对非洲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所提出的一些价值理念和政治观念获得了大多数非洲国家的认同。比如,在第一届亚非会议上,当时中国代表团提出的“求同存异、协商一致”原则获得了绝大多数与会非洲代表的肯定与支持,并且,在会后和中国一道成为“万隆精神”的主要拥护者和实践者;此外,中国在外交上所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等理念均得到了大多数非洲国家的支持和拥护。目前,中国在价值观念创新上的最好体现当属“和谐世界”的主张。2005年4月,在纪念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的亚非峰会上,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第一次提出了“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主张,马上获得绝大多数与会非洲国家的积极响应。

二、中国软实力在非洲应用的意义

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应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对于中国国际形象的构建与传播,对中非关系的深入发展与和谐世界的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应用,有利于中国国际形象的建构

在中国谋求大国复兴的进程中,非洲大陆是中国在国际上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平台。经过半个多世纪对非外交的积淀,中国在非洲树立一系列,诸如“平等相待”、“互利共赢”、“亲和友善”等良好的国家形象。但近年来中国在一些非洲国家中的形象现状并不乐观,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与部分非洲国家的经贸摩擦和价值观分歧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在非洲的形象魅力[4],再加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达的新闻传媒掌控着国际社会的信息流通,导致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的认识均来自西方媒体的报道,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非洲国家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识产生偏差。 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应用,有利于中国构建良好的国际形象。目前,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支持,这就要求我们在与世界他国的互动中注重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应用恰好为自身国际形象的提升创造了条件。中国模式对非洲的吸引力,以及中非在文化上的交流合作将有助于发挥中国软实力的魅力,有助于改变非洲国家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歪曲看法,进而提高中国的国际形象,这一点现在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中国热”的悄然兴起。2004年以来中国应各国邀请在全世界兴建孔子学院,目前全世界的孔子学院已经超过100所。孔子学院的盛行,一方面,提升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度;另一方面,也把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以及“和合”文化等中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推向世界,并开始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一定的吸引力。[5]

(二)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应用,有利于中非关系的深入发展

当前,非洲国家大都把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放在首要位置。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应用有助于扩大双方利益的交汇点,增强共赢合作的吸引力,有助于提升非洲国家的独立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中非关系的深入发展。这一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第

一、多数非洲国家一直不断地借鉴中国模式中的成功经验来发展本国经济,尤其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独立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等经验,表明中国模式已深入非洲人民之心,并且中国模式在将来还会继续影响非洲,这在客观上推动着中非关系向前发展;第

二、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国际社会对非洲和平发展事业的关注,让非洲国家逐步摆脱被边缘化的状态,并不断提升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这将进一步加深非洲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和依赖,从而推动中非合作深入发展;第

三、合作论坛,作为中国软实力应用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促进中非关系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比如,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成功召开,推动了中非友好合作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面上的深入发展,巩固了中非传统友谊。

(三)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应用,有利于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

构建和谐世界,需要我们“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当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社会”。[6]中非文化交流增强了中非文明间的对话,让中非文明能够在求同存异中谋求共同发展。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的内涵已日益丰富。从广义文化看,目前中非文化交流除了互派留学生、教师和文艺团体以及举办艺术展览外,援非医疗队、非洲人力资源培训以及治国理政经验的相互借鉴等均已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看,中非加强文化交流、共享精神文化的宝贵财富,有助于推动世界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包容、取长补短与和谐共存,进而携手推进和谐世界的构建。

三、中国软实力在非洲应用的制约因素

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应用虽已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在应用过程中仍受到一系列内外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国软实力自身的制约作用

目前,中国软实力自身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中国模式方面。从现实来看,现行的中国模式在非洲仍面临诸多质疑,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中国和非洲部分国家在人权和民主方面存有较明显的政治分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洲大多数国家陆续开启民主化改革进程,并普遍实行西方的多党选举和议会制,导致与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和政治运作方式的差异不断扩大,并且,新一代非洲领导人接受的大多是西方教育,对西方国家宣扬的所谓人权、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有较高的认同感,在治国理政理念与个人情感倾向上容易受到西方媒体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模式产生抵触情绪。

(二)非洲投资环境的局限性

非洲投资环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首先,非洲国家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大多数非洲国家独立后由于缺乏有效的发展战略,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和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致使我们在非投资成本增大。比如,有些非洲国家在当地很难聘到合格的技术人员,只好从他国或国内招募;有些原材料当地购买不到,只好从他国或国内采购等。诸如此类问题,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中国在非的投资成本,对中国软实力的深入推进产生制约作用;其次,非洲国家的安全环境令人担忧。冷战结束后,非洲大陆的武装冲突普遍降温,但有些国家和地区至今仍内乱不断,如苏丹、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和索马里等。内乱致使中国在当地的投资和各类援助项目时常面临严重威胁,尤其是近年来针对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的抢劫、绑架事件屡屡发生。这些突发事件严重扰乱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制约着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应用。

(三)西方“中国威胁论”在非洲的出现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非双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持续发展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安和不满。为维持和扩大他们在非洲的利益,西方国家开始在非洲抛出“中国威胁论”,鼓吹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快速发展,对非洲政治、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威胁”,这种“威胁”主要表现为:首先,中国加大对非投资主要是为了占有该地区丰富的石油和有色金属等战略资源;其次,中国的廉价商品,尤其是纺织品对非的大量出口,严重冲击着当地制造业的发展,未来势必造成大量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再次,中国向非洲国家推销其发展模式,对所谓“独裁国家”给予无条件的援助,将对非洲国家的民主人权事业以及反专制、反独裁运动产生巨大阻力。尽管“中国威胁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站不住脚,但在西方国家不断地宣传和欺骗下,还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在无法获知真相的情况下,一些非洲民众把中非关系中出现的一些暂时和局部的矛盾,与“中国威胁论”挂起钩来,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进而对中非关系的健康发展以及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进一步应用带来不利影响。

四、中国推进对非洲软实力应用的对策 深入推进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应用,是中国软实力建设仍需努力的方向。针对目前中国软实力在非洲应用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中国应继续采取积极对策来不断推进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应用,以便更好地发挥中国软实力的独特作用。具体对策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加大对非文化外交力度,促进彼此相互理解和认同

首先,中国需加大中非双方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的合作,根据需求适时扩大接收非洲国家留学生和派遣援非技术人员和教师的规模。帮助非洲国家发展人力资源,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援助精神,符合非洲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更容易被非洲国家理解和接受;其次,中国需加大与非洲国家在公共传媒领域和文化艺术领域的合作,尽早实现中国广播电视在非洲多数国家“落地”,这将有助于向非洲民众传达中国人崇尚“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原则,增强非洲人民对中国软实力的好感度;再次,未来中非文化交流中,中国应以孔子学院为载体,大力宣传以儒家思想为底蕴的中华文明。众所周知,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五千年源远流长,是中国软实力建设中的独特资源――儒家思想具有普世性文化特征,能够跨越国界、超越时代而经久不衰。因此,在中非文化交流中大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向非洲人民展示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民族风格的中国,有助于增强中国软实力对非洲人民的吸引力。

(二)将中非文化交流提升到增强中国“软实力”的战略高度

中国软实力想在非洲发挥更大作用,需要我们将中非文化交流享有与政治、经济合作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政府可以通过成立“中非文化论坛”、实施“中非文明对话工程”等举措提升中非文化交流的战略高度,这“不仅是中非双方相互宣传其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友好的双赢,也是培养中国国际软实力的重要环节”[7],必定有助于增强彼此文化价值理念的相互影响。同时,尽管中非间在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建立了深厚的传统友谊,并且双方的合作方式和途径目标与西方大国同非洲的合作有着质的差别,但对中国来说,把软实力中的文化因素提升到战略高度,将对未来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尤其是在目前中国在非洲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仍受到西方大国制约的时候,战略层面上的文化交流有助于间接弥补政治、经济上的不足,正如约瑟夫・奈所指出的,作为一种“间接使用力量的方法”,软实力与经济等硬实力的效果“一样重要”。[8]

(三)继续深化中非在民主政治与人权领域的对话与合作

深化中非双方在民主政治与人权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有助于增强中国发展模式在非洲的影响力,并且,中非在政治制度和治国理念上的差异也需要双方通过多形式、多层面的定期对话来增进共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分歧和误解。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需要向非洲国家阐明:中国政府历来反对某一国家将自己的价值理念和发展模式强加于他国,倡导构建多元共存的和谐世界,主张不同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都应被平等对待,认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才是通向未来和谐世界的必经之路。

(四)进一步优化对非政策的国际宣传策略

针对非洲大陆出现的“中国威胁论”对中国国际形象造成的消极影响,中国未来对非外交政策中应加大国际宣传力度,在非洲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这就需要未来不断优化对非政策的国际宣传策略,重视在技术层面宣传中国对非的援助政策。这是因为,一个国家良好的国际形象离不开及时而精准的国际宣传策略。尤其是中国在非应用软实力时要避免重蹈美国的覆辙。冷战时,为了搞美苏对抗,美国和所有与苏联为敌的非洲国家交好,其中包括那些臭名昭著的专制政府,这一做法对一贯推广民主、自由的美国造成了极大的讽刺,严重损害了其在非洲大陆的国际形象。

五、结语

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中非双方在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和文化等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并且,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应用也开始初见成效。虽然目前中国在非洲软实力的应用仍受到经济实力、国际影响力等因素的制约,但中非间相似的历史经历、深厚的传统友谊以及相同的发展任务,让双方未来的合作潜力巨大,这也为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未来中国应不遗余力地继续加大中国软实力在非洲的应用,使其成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发展的基本支点。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