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上海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上海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1 01:47:46
上海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时间:2022-12-11 01:47:46     小编: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其社会融入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穆斯林流动人口与其他流动人口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其在社会融入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阻碍和排斥。基于对上海市进行的实地调查,发现穆斯林流动人口在融入上海城市社会中的诸多问题,提出促进穆斯林流动人口更好的融入城市的对策建议,以期加快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进程。

【关键词】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上海

一、社会融入的概念界定及研究设计

(一)社会融入的概念

“社会融入”(social inclusion)概念是一个舶来品,中国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也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学者多通过对特定城市的流动人口的实证研究而得出了一些关于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程度的初步结论,并提出了对于“社会融入”问题的不同概念体系和研究视角。虽然学者对于“社会融入”的内涵在的认识有所差异,但从早期学者对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城市适应性的调查到后来针对农民工社会支持、社会融入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针对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研究过程,也是“社会融入”本身作为一个概念范畴逐渐被学界认同和接受的过程。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层面,其中,经济层面的融入主要是城市就业和收入,也就是职业上的转换;社会层面的融入主要是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方面的市民化;心理层面的融入主要是自我认同和心理归属。笔者认为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发生在进入城市后,适应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经济生活、社会交往、心理和文化适应等。

(二)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上海的流动穆斯林人口,具体包括个体经营者、外出打工群体和清真寺工作人员。

2. 测量指标的选定。本文设计的测量穆斯林流动人口的指标包括经济、社会和心理三个方面,经济融入的影响因子是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融入的影响因子是子女教育和社会活动参与;心理融入的影响因子是是否遭受到歧视或偏见。

二、上海穆斯林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

(一)被调查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经济原因、高质量的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以及社会包容度是他们选择上海的主要原因。从问卷数据得出,受访者中90.3%人认为经济因素促使他们进入城市,84.2%的人认为上海能够提供他们所需的各类社会公共服务资源,而54.6%的人认为上海是一个社会包容度很高的城市(图1)。

个案1:H女士,40岁,回族,青海尖扎县人,在上海经营拉面馆。

我和老公带着孩子来上海1年多了,之前还去过广州、天津、北京,感觉广州吃面食的人比较少,津京地区生意很好但是顾客喜欢喝酒,和我们的理念有较大差异,很难发展,而上海吃面食的人较多,如果生意好,我们会一直留在上海。

由此可见,来自偏远地区的穆斯林流动人口在家的时候收入很低,经济因素迫使他们走出家门,来到大中型城市,这个因素也是他们选择流入地的关键因素。但是,不同城市的公共服务的供给和他们对于不同城市的适应能力也往往决定着他们的迁移方向,也就是说,对于穆斯林流动人口这个群体,社会融入本身就是他们最大的问题。

三、上海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就业形式单一

穆斯林流动人口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在进入城市就业的第一选择,呈现出地域特征,其中青海、甘肃和宁夏的回族、东乡族及撒拉族主要以餐饮业为主,经营拉面生意,而新疆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主要集中在做玉石生意、出售葡萄干、馕和卖羊肉串等职业(图2)。这一方面解决了他们饮食的问题,帮助他们先在城市落脚。

此外,被调查者的就业选择往往有盲目和裙带的特点,高达72.7%的人集中在餐饮业,也凸显出其职业性质的单一化。另外,由于绝大多数人对于自身职业的规划较为模糊,但大部分人都抱着干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离开的心态,这也造成上海的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签订劳动合同意识淡薄和合法权益受损害。(图3,图4)。

(二)子女入学、入托困难

上海目前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超过40万人,办理过居住证的流动人口子女享受免收学杂费的优惠政策。但是庞大的数量让流动人口的子女很难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而民办学校一般设施较差,师资力量薄弱,难以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水平。穆斯林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也面临类似问题,而且由于他们对于饮食的特殊要求,除个别回族小学和幼儿园外,很少有学校设有清真食堂,送饭成了他们唯一的解决方式,加之有些幼儿园或小学收取高昂的“赞助费”,这也变向加大了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生活负担。

个案2:Z先生,35岁,回族,青海西宁人,在上海经营面馆

我的孩子今年9岁多了,这学期刚刚办理完入学手续,学费、保险费加起来要8000多元,比老家贵太多了,而且学校没有清真食堂,每天中午我都送饭过去,学校让我的孩子在门口的保卫科吃好,才能回去上课,有时看着孩子委屈的眼神,感觉很不好受。

个案3:M先生,30岁,回族,青海化隆人,在上海经营面馆

这里(上海)孩子上学太困难了,程序十分繁琐,原来的幼儿园一个月就要5000块,我们申请了3年才换了学校,上小学更难,家里亲戚一共7个小孩,只有3个上学,其他的不是没上学在店里帮忙,就是送回老家上学了。

可见,大多数穆斯林流动人口认为自己的子女没有和本城市居民的子女享有相同的教育资源,他们要通过支付额外的费用来换取子女的受教育的权利。而对于学龄前儿童,家长也倾向于将孩子送回老家上学,很多夫妻因此两地分居,造成一些新的社会问题。

(三)城市居民的“有色眼镜”

由于流动人口本身在城市中的弱势地位,以及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特殊身份,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和偏见,甚至歧视。这些偏见产生于在就业机会,福利待遇,日常交往等等各个方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大类。首先,穆斯林流动人口本身在社会交往上存在的局限性,他们大多和自己的亲戚朋友或者同乡交流,很少和当地的居民接触,自我的封闭让他们慢慢被孤立。这种以亲缘、地缘和族缘为纽带建立的社会网络在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内部整合的同时,也阻碍了他们与城市主流社会的交流与融合。内群体认同以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聚族而居使他们与城市社会形成隔离,并成为阻碍其融入城市社会的内在障碍。其次,城市居民对于穆斯林的文化的不了解,造成了他们对于这个群体的偏见,加之他们自身的“内卷化”,让城市其他居民很难真正的理解他们,与他们形成良好的沟通关系。这也让一部分穆斯林流动人口在社会融入过程中,被贴上了“标签”(图5)。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54.6%穆斯林流动人口认为,上海本地的居民不愿意和他们交往,42.4%的人认为其他城市居民对他们有所防备,44.3%的人认为他们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本地人对他们有一些偏见。

个案4:L先生,30岁,撒拉族,青海循化人,在上海经营面馆

本地人对于带白帽子的人有偏见,在住宾馆、医院看病的时候很不方便。我老婆去医院生孩子,各家医院也相互推诿。很多客人来吃饭,还要问我是从哪里来的,这让我们感觉很不舒服,平时我们出去坐公交车或者地铁都不敢带白帽子,带了他们就会离我们很远,打车也打不到。

由此可见,尊重问题影响了穆斯林流动人口的民族情感,降低了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这是他们的和城市的双向适应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典型问题。也让他们更倾向于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这样就可能会带来一些治安问题,从而进一步加大城市的管理难度,也加深了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标签”印象。

(四)社会保障的缺失

社会保障体系虽然建立,但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穆斯林流动人口能够享有的权益范围含糊不清,另外穆斯林流动人口本身的就业选择,没有固定工资,造成他们的参保率很低,这些反应出在城市的大多数穆斯林流动人口都没有社会保障。 尤其是其在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权利得不到保障。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政策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上关注度不足,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支撑,这个群体本身的参保意识也十分淡薄。

个案5:M主任,回族,沪西清真寺工作人员

来上海的穆斯林同胞,很多从老家带日常药品过来,生病要住院还要回到老家去,因为他们的医疗保险在这边不能报销,尽管他们很多人愿意留在上海,但是他们对社会保障的理解很浅显,也缺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所以据我了解,穆斯林流动人口在社会保障方面缺失的问题普遍存在。

笔者调研了解到,上海的一部分穆斯林流动人口在医疗保障问题上采取集体挂靠在某一个餐厅,一起投保的方式,来解决他们的医保问题。一部分人逐步在解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问题,但这部分资源仍需要优化配置,而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基本缺失严重,这主要是因为部分穆斯林流动人口在企业工作以打工为主,没有稳定和长期的工作,在职业规划和发展上比其他员工要相对落后,政策上也没有给予他们相应的支持。

四、促进上海穆斯林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对策建议

(一)为上海穆斯林流动人口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给予其创业的优惠政策

第一,平等的就业机会,不仅仅是在招收穆斯林员工时,对他们一直同仁,也要让他们享受到更多的培训机会,让他们拥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有助于打破这一群体单一的就业选择,创造多元化的工作性质。第二,对于从事餐饮业的穆斯林流动人口,应帮助他们办理所需的各种执照和证件,减免一部分税收,以方便他们迅速发展他们的事业,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

(二)提高上海穆斯林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水平,创造公平的受教育环境

由于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经济条件有限,工作稳定性较差,子女教育的问题常被政府忽视,政策上应该鼓励这些流动人口将子女送去学校,提高他们子女的教育水平。第一,逐步取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限制和额外费用的收取,解决穆斯林学生的清真饮食问题,降低他们的入学门槛。第二,加大宣传教育,改变穆斯林流动人口的传统观念,宣扬教育的重要性,鼓励穆斯林家长通过缴纳社保基金办理营业执照等方式,提高入学机会。

(三)加强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相关内容的宣传,促进穆斯林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沟通和了解

第一,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宣传穆斯林文化和宗教信仰,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宗教需求,同时对穆斯林流动人口进行法制培训,加强他们的自身素质,改变他们的各种陋习,消除原有的对该群体的偏见。第二,依托社区,开展民族工作,让穆斯林流动人口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中来,让居民了解他们,打破双方之间的隔阂,使得城市居民和穆斯林流动人口更融洽的相处和交流。

(四)加强城市社会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健全面向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的体制和机制

第一,将以穆斯林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加强对这部分群体的社会救助,改变医疗保险报销机制,方便流动人口治病就医。第二,基于现有的户籍制度,寻求一个完善的跨省医保衔接制度,加强对该群体社会保障的法律监督。

五、结语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为穆斯林流动人口改善生活质量,寻求职业发展创造了机遇。随着穆斯林流动人口离开家园,涌入上海,其社会融入问题也同时产生,并且成为城市管理和民族工作的重要问题。因此,帮助上海穆斯林流动人口更快的融入城市,不仅有助于促进上海各民族的团结,而且对于城市多元文化的构建也有积极的作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