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浅议和合身心观

浅议和合身心观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18 15:29:36
浅议和合身心观
时间:2015-08-18 15:29:36     小编:

【摘 要】社会的快速发展,给现代人的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文章结合儒、道、释三家的身心和合观,劝诫现代人要修习“和合”,学会“平常”。

【关键词】和合;身心

一、现代人需要身心和合

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迈入了高科技和信息时代,物质生活的富足成为这个时代进步的一种显著标志,与此同时,人类也为这种进步付出了惨痛的教训。快节奏、高营养、强压力的生活方式给人类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身体上出现了从未出现过的文明病(鼠标手、空调病、网瘾等)、富裕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心理上的问题则表现在抑郁症、精神分裂等,更有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变态狂等社会极端事件。面临着这样全新且严重的困扰,现代人往往借助现代药物、医疗手段加以诊治,结果事倍功半,疾病照样“卷土重来”。殊不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剂良药,名曰“和合”,现代人若能静心领悟并持之以恒,必定能根治这个现代人所忧患的“痼疾”。

二、儒、道、释身心和合观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概念,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广泛而久远的影响。“和”指的是和谐、和睦、和平、和善、和祥、中和等思想,“合”指的是汇合、结合、联合、融合、组合、符合、合作等思想。所谓“和合”,概而言之,是指在承认“不同”事物的矛盾、差异的前提下,将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取长补短,排列组合,使之达到最佳状态,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合思想的核心是“和而不同”――既要客观地承认不同,又要努力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格局中,儒道释三家虽各有侧重,却能相辅共生,笔者认为,三家的“殊途同归”处即是对“和而不同”思想的共同认可。

(一)儒家的身心“和合”观

和合思想是儒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儒家的本体之学、处世之论、做人之道、为学之方等都与“和合”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儒家的“和合”有“天人合一”的自然和合观,所谓“尽心、知性、知天”,即主张通过人的努力,达到人与天的和合;有“和为贵”的人际和合观,《论语.学而》有云“礼之用,和为贵”,就是强调人与人相处的可“贵”之处在于“和”;有“乐忧天下”的社会和合观,儒家提倡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公而忘私,“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只有勇于承担国家使命、社会责任,才能实现小我与大我的和合。

在儒家看来,无论是自然和合,还是人际和合、社会和合,都要首先从自我的身心出发,正如《大学》所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我身心的和合是一切其他和合的基础。“仁”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而郭店楚简《五行》把“仁”写为“身+心”,这个形象的写法告诉我们,要想成圣、成贤、成君子、成为“仁者”,身与心是不可分离的,是和合一体的。如何才能实现身心和合呢?儒家是通过身心双修的修养观来指导实践的。所谓“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儒家认为身心双修最重要的是立德,提升身心修养的过程即是将“仁、义、礼、智、信、宽、恭、敏、惠”内化为自身涵养,不断提升道德境界的过程。身心双修应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应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应该“养浩然之气”,唯有坚持这样的“慎独”、“内省”,才能跳出身心外的束缚,做到静心虔诚的身心双修,实现身心的真正和合。

(二)道家的身心“和合”观

道家以“道”为最高法则,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天地万物包括人的本源,所以人的身与心也要从“道”的最高原理出发,遵循“道”的规律,达到身不累、心不躁的和合状态。如何实现身心的和合,道家的“无为”哲学观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不能无视这些规律而胡作非为,同样,人的身与心也都有其最自然、最平和的状态,人类也不能跨越自己的极限,去片面追寻那些本是水月镜花的权、钱、名、利。身心顺乎“自然”的最好途径就是“无为”,老子云:“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老庄所谓的无为并非消极避世,无所作为,而是用“无为”的智慧去甄别“烟花缭乱”的外部世界,回归身心和合的真我,用“无为”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起落悲欢,从而取得“无不为”的成功。

关于身,道家主张修生养性,养身应该“少私寡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认为生命比名利更为重要,人若沉溺于声光容色、灯红酒绿,必定损伤自己的身体,相反,若能有“几曾着眼看王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平和,必定益寿延年。关于心,道家的哲学教会人们如何在逆流困境中强大自己的内心,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固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道家的辩证思想,人生道路上也有对立统一的“祸”、“福”两境,顺时不得意忘形,逆时不绝望悲观,内心才能保持平和乐观,才能和合强大。现代社会,对名利的趋之如骛,对物欲的垂涎追捧,让人的心灵彻底迷失了方向。如何拯救?道家的“守静、致虚”鼓励人们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不深陷于拜金享乐,不被浮躁诱惑困扰,回归人的精神家园,实现人身心的和合。

(三)释家的身心“和合”观

“因缘”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理论基石,佛教认为,宇宙人生的生发无不是依托于各种“因缘”和合而成,世间万物都是一种因缘而起的共生关系,即“因缘和合”。比较儒道释三家的“和合”观,不难发现,释家最侧重身心的和合,身心和合中尤为重视心的和合。《楞严经》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维摩诘经》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心地观经》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六祖坛经》云:“于一切法,念念自净其心”,可见,佛教是最重视“心”的宗教,佛学是研究“心”的学问,“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佛家认为人所面对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人生痛苦归根结底是心的不“和合”,即人心的欲望得不到满足。 如何治“心”,使“心”和合?首先是“觉”,佛家常说“出世间”,就是指觉悟。禅宗六祖慧能曾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心要觉悟而不是执迷于狭隘的物质世界,心要净、要智而不是被“贪、嗔、痴、慢、疑、恶心”所主宰;其次是“空”,佛家认为世界的真相是虚幻不实的,不要将无常当作永恒。所谓“四大皆空,五根清净”,“空”的观念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景象,是“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

当然,佛家的空不是无,而是“放下”,佛家劝解人们凡事要放得下,不要拘泥,不要偏执,放得下,转瞬皆成过眼云烟。可以说,领悟“空”的真谛对于帮助现代人缓解精神压力、理解生命意义有着独到的启示。再次是“慈”,人们常说“菩萨心肠”就是指佛教的与人为善、慈悲为怀,不仅要“自觉”、“自渡”,更要“觉他”、“渡人”,要用慈悲的愿力拯救自己于“放纵”、“享乐”的苦海,更要用慈悲的心境去传递爱心,怜悯众生。

三、修习“和合”,学会“平常”

和合学的倡导者张立文教授认为,人类现今面临着五大冲突:即人与自然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自己心灵的冲突以及人与文明的冲突。张老师对五大冲突的提炼几乎涵盖了现代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如果我们对五大冲突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考察,要解决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与文明的冲突,必须先要解决人身心的冲突,解决身心冲突是解决其他一切冲突的基础。如何解决冲突,使身不累,心不烦?儒道释三家在各自的思想中都为现代人解决身心冲突提供了共同的修习方法――“和合”。有一个故事是这样:小和尚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做什么?”,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小和尚:“那得道后呢?”,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小和尚:“那何谓得道?”,老和尚:“得到前,砍柴时惦着挑水,挑水时惦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读懂了这个故事,也就明白了,做到身心“和合”其实并不难,怀平常心、做平常事、结平常果,平常即是“和合”。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