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查字典论文网 >>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一堂物理优质课的实践与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一堂物理优质课的实践与反思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15-08-18 16:39:46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一堂物理优质课的实践与反思
时间:2015-08-18 16:39:46     小编:

摘 要:新课程改革将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要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1]。在新课程全面推广实施的今天,各地教育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构建新课程背景下的一堂优质课,以期提高课堂质量,达到新课改的目的。一堂物理优质课不仅应该准确高效的传输知识,还要能体现新课程的思想,提高学生能力。本文就优质课的标准、构建方法浅作探究,并通过反思教学实践,总结了构建优质课的一些误区。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课堂

一、一堂物理优质课的标准:

好课无止境,但好课有标准,一堂好课不可能处处是亮点,但必须具备优质课的基本特质。一堂物理优质课的基本特质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准确高效的传输知识,学生自然的形成知识并吸收知识,课堂充满生机但不显浮躁。

3、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学效果显著。

二、新课程背景下构建物理优质课的教学实践:

为达成上述课堂目标,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学生和老师两个角度尝试以下方法:

1、从学生的角度看,要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3]。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己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如何,主要看课堂活动中是以学生为主还是以教师为主,具体要看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学生学习的自主不是散漫,反之学生的思维要十分充实与活跃。同时,自主学习不是“放羊式”的随意学习,老师要予以监控和评价,要引导学生做出学习的结论。

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组学习的选题是否科学,分组是否合理,是否互赖互动,不要只重形式,本来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偏偏安排一个小组去合作完成,结果造成一人做多人看的局面。

探究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包括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它锻炼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知识创新、动手求证的能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地发现问题,来掌握知识和技能。探究学习的深度如何,主要看学生有无“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老师引发的问题数量是否多,质量是否高。一节课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说明教师善于启发;教师难于回答的问题越多越好,说明学生的探究有深度。

2、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忠实课程标准,以人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新课程体现的一个重要思想,表现为处处关注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情感和体验,以学生的情况为依据来设计教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基础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和教学内容,并关注教学带给学生的内心情感,是愉悦的还是沉重的?不要只顾自己完成教学内容,领着学生一路小跑,或者传授知识“一竿子插到底”,面对高一的学生就把高三的相关知识和盘托出。结果自己讲得痛快,学生听得痛苦。教师要抓住课题最本质的东西,注意研究学生心理,揣摩学生不易领会之处,以精选的示例,引导学生。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创造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以科学的“点金术”,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核心。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符合相应阶段学生的学情,教学要忠实于课标,有需要的地方可以适度拓展,但不要依赖满天飞的教辅资料对书本知识做太多延伸,把学生带入“题难”、“题多”的漩涡。

以人为本,要求一节课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感受,教学生活化。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个必须”中就包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让学生做一些危险的尝试,接纳学生的个性,不能以标准答案把学生的创造性一竿子打死,取材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觉得简单而熟悉。教学语言精练、准确、教态和蔼可亲,让学生学得愉快,自然,在和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三、新课程背景下构建物理优质课的实践与反思

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不断实践和反思的过程,通过教学实践和反思,发现在认识和构建优质课方面容易出现下列两点误区:

1.新课程背景下的优质课不是“花架子课”。

不管怎样课改,落实课标是根本,提升能力是目的,课程实施的手段多种多样,但要使用得当,不能把新课改理解为“出花招”,只重形式不重内容。新课程的确鼓励学生多合作多动手,但不是流于形式的乱动手,如果为了让学生动手而设计一些无关紧要的动手环节,就误解了多动手的真实含义,有做作之嫌了。新课程重视知识的得出,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但这种体验和探究要有意义,也不能只走过场。探究有课堂探究和课外探究,课外探究要给予学生开放的思路,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课堂探究受到环境、时间的限制,教师要对探究的问题要给予适当的引导,探究目的明确,思路清晰,然后让学生动手去做,得到相应的结论。不能没有引导就让学生去埋头乱撞,铺垫不到位只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课题时间里面对问题手忙脚乱。如探究三力平衡的条件,你得告诉学生我们要干什么,可以怎么去干,然后让学生去做来得出结论,如果不加引导,也许大多数学生面对这一探究问题只会乱加尝试,一节课下来也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就更谈不上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了,这在我们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是不可取的。

2、避免多媒体的泛滥。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必然手段,也不敢说是最佳手段。关键要看多媒体使用的质量,如果一堂课采用了过多的视频、图像,使得本末倒置,就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把知识的主干淹没在一幅幅鲜艳的图片和一段段生动的影视中。那就得不偿失,弄巧成拙了。

结语

新课程改革正在争议中前行,新课程背景下优质课的标准,也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打造一堂优质课,也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作为教育一线的教师,我们义不容辞要走在“试水”队伍的最前面。尽管艰难,只要尝试,必有收获。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相关推荐 更多